何孟莲 赵满达 程光民 张永翠 徐 斐 孙德发 包全喜 徐相亭*
(1.山东畜牧业兽医职业学院,潍坊 261061;2.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辽 029300)
饲料加工技术是肉羊产业由传统养殖模式向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舍饲养殖转型的瓶颈。国家大力推行粮改饲工作,对饲料原料的加工制作尤为重视,通过饲料加工技术,充分利用饲料原料,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性能及产品的品质。目前在饲料加工技术中通过饲料物理结构的改变,对饲料的适口性、代谢利用、降低成本、缩短饲养期、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崔建华[1]报道,饲料颗粒化技术能够改善饲料的适口性,有效防止动物挑食,提高日增重和饲料消化率。刘耕等[2]报道,制作颗粒饲料时,对粗饲料进行粉碎,所制作的饲料可改变羊瘤胃由乙酸类型发酵向丙酸类型发酵的转变,有利于能量的利用,提高肉羊的增重。蒋向君等[3]报道,颗粒饲料制作中,原料的粉料细度、制作颗粒直径粗细、颗粒长短、粗纤维含量等技术指标合理,能够解决羊消化不良及反刍困难等问题,适合羊反刍特点,提高饲料利用率,缩短饲养周期,实现羊集约化养殖目标。本试验主要考虑颗粒型饲料具备提高粗饲料的代谢利用、提高日增重、储存时占空间小、便于取用饲喂、省力等优点及绵羊有嗜好颗粒型饲料的特性,通过改变全混合饲粮型态,自制全混合颗粒型饲粮,对调控肉羊育肥效果、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等进行研究,为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养殖提供技术保障,并为全混合颗粒型饲粮制作技术及对肉羔羊科学育肥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选择体重(27.00±3.75) kg、健康状况良好、断奶的2月龄杜寒公羊24只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全混合粉料型饲粮组)和试验组(全混合颗粒型饲粮组),每组12只,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试验羊单栏饲养。2组饲粮配方相同,对照组羊只饲喂全混合粉料型饲粮,试验组羊只饲喂全混合颗粒型饲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100 d;正试期分育肥前期(20 d)、育肥中期(50 d)、育肥后期(30 d)。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肉羊饲养标准》(NY/T 816—2004)肉用绵羊营养需要设计饲粮配方,其组成与营养水平见表1。2组饲粮所用全部粗饲料及精料长短粗细相同。全混合颗粒型饲粮制作时,根据配方设计用电子秤准确称取原料,原料中所用全部粗饲料长度0.5~1.0 cm,全部精料直径≤0.5 cm,用搅拌机混合同时喷水(18%)搅拌匀后,提升机输送到环模颗粒机(环模直径5 mm)内,制成直径0.6 cm、长2.5 cm的颗粒型饲料,晒干、避光通风处贮存备用。
表1 饲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Table 1 Composition and nutrient levels of diets (air-dry basis) %
试验前育肥羊舍进行清扫、消毒,育肥前对羊进行剪毛、编号打耳标、防疫注射、药浴、驱虫、称重。每天06:00、16:00各饲喂1次,自由饮水及自由采食(记录每次的剩料量,计算采食量)。
测定育肥不同时期体重,早晨空腹称取,连续2 d的平均值为实际体重。初始体重(试验前1天、试验当天)、育肥前期体重(第20、21天)、育肥中期体重(第80、81天)、育肥结束体重(第109、110天)。每天准确称取每只羊的给料量、剩料量,计算每天的采食量。采食量计算为实际采食饲粮重量数。
在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中选择接近该组平均体重的1只试验羊宰杀,宰前称取空腹重。颈动脉放血方法宰杀,沿着背中线把胴体分割,分为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测定各项屠宰性能指标,称取背最长肌备用待测肉品质及营养成分指标。
宰前活重:屠宰前停饲24 h、停水2 h后,称取的体重,单位kg。
胴体重:宰杀后,去掉血、毛皮、头蹄、内脏器官(保留肾脏和肾脂肪),静放置20~30 min后的称取重量,单位kg。
屠宰率(%)=(胴体重/宰前活重)×100;
胴体净肉率(%)=(净肉重/胴体重)×100;
骨肉比=胴体骨重/胴体净肉重。
眼肌面积:胴体的第12与第13肋骨之间横切背最长肌的横切面积。用硫酸绘图纸描绘出眼肌横切面的轮廓,再用KP-90N求积仪计算眼肌面积,单位mm2。
GR值:胴体第12与第13肋骨之间分割后,距离背脊中线11 cm处脂肪组织厚度,作为代表胴体脂肪含量的标志。本试验利用游标卡尺测量胴体的GR值,单位mm。
肉色:取厚度3.0 cm肉样,新切面朝上放在托盘上,避光静置30 min后,用SCQ-1A型肉质颜色测定仪进行测定。
pH:从背最长肌取样,厚度4 cm,直径5 cm。用便携手持式pH计测定pH。pH计校准溶液采用2点(pH 4.01和7.01)溶液。将pH计玻璃电极校准后套上金属刀头,插入肉样中心,待pH计稳定不变(15~20 s)后读数。宰杀后45 min内测定的数值为pH45 min,将肉样放置4 ℃冰箱内24 h后测定的数值为pH24 h。
剪切力:取背最长肌并样品修正,样品水浴至75 ℃时,取出冷却至室温,用直径1.27 cm的取样棒器顺着肌纤维方向钻取肉柱后,用C-LM3B型嫩度仪测定,记录剪切值,计算平均值。
熟肉率:背最长肌取样,剥离外膜附着脂肪的样品100 g(m1),将样品水煮45 min,取出冷却30 min后称重(m2)。计算公式如下:
熟肉率(%)=m2/m1×100。
汁液流失率(滴水损失):将修整好的肉样品(约10 g、2.0 cm×3.0 cm×5.0 cm)装入专用塑料袋中,充气、扎紧袋口,在4 ℃冰箱内放置24 h后,用定性滤纸轻轻拭去肉样表层汁液,称重,计算公式如下:
滴水损失(%)=[(贮前重量-贮后重量)/
贮前重量]×100。
失水率:从背最长肌中心部位处用直径为2.5 cm取样器取约1 cm厚肉样、称重,用MEAT-1型压肉仪按压、再称重。计算公式如下:
失水率(%)=[(肉样压前重-肉样
压后重)/肉样压前重]×100。
粗蛋白质(CP)含量采用凯氏定氮法(GB 5009.5—2016)[5]测定饲粮中氮含量,乘以6.25,即为粗蛋白质含量;粗脂肪(EE)含量采用索氏抽提法(GB 5009.6—2016)[6]测定;钙(GB 5009.92—2016)、镁(GB 5009.241—2017)、钠(GB 5009.91—2017)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铁(GB 5009.14—2017)、铜(GB 5009.13—2017)、锌(GB 5009.14—2017)、碘(GB 5009.267—2020)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胆固醇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GB 5009.128—2016)[7]测定。
能量为参考食品中产能营养素的能量折算系数计算所得(GB/Z 21922—2008)[8]。
碳水化合物含量=100-粗蛋白质含量-
粗脂肪含量-水分含量-粗灰分含量。
试验数据用Excel 2007整理,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显著水平为P<0.05,试验数据均表示为平均值±标准误。采用的统计方法为t检验。
由表2可看出,对照组和试验组羊初始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从110 d的育肥期增重数据分析,试验组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育肥前期和中期,试验组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育肥后期差异不显著(P>0.05)。整个育肥期内平均日增重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试验组育肥中期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育肥前期和育肥后期差异不显著(P>0.05)。平均日采食量数据显示,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在整个育肥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育肥中期、后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前期不显著(P>0.05)。整个育肥期内试验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饲粮物理结构对杜寒公羊增重效果的影响Table 2 Effects of feed physical structure on weight gain effects of Dorper and thin-tailed Han crossbred rams
由表3可看出,试验组净肉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内脏器官比和骨肉比数据分析,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显著(P<0.05);而屠宰前体重、胴体重、屠宰率、脂肪含量、眼肉面积数据分析,2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饲粮物理结构对杜寒公羊屠宰性能影响Table 3 Effects of feed physical structure on slaughter performance of Dorper and thin-tailed Han crossbred rams
由表4可看出,试验组肉色(亮度值、红度值)高于对照组,pH45 min、滴水损失、失水率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显著(P<0.05),而pH24 h、肉色(黄度值)、剪切力、熟肉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
表4 饲粮物理结构对杜寒公羊肌肉物理性质的影响Table 4 Effects of feed physical structure on mutton physical property of Dorper and thin-tailed Han crossbred rams
由表5可看出,粗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粗脂肪、胆固醇和能量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
表5 饲粮物理结构对杜寒公羊肌肉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风干基础) Table 5 Effects of feed physical structure on mutton nutrient content of Dorper and thin-tailed Han crossbred ram (air-dry basis)
由表6可看出,试验组镁和钙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铁、铜、锌、钠和碘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表6 饲粮物理结构对杜寒公羊肌肉矿物质含量的影响Table 6 Effects of feed physical structure on mutton minerals contents of Dorper and thin-tailed Han crossbred ram mg/kg
育肥期增重、饲料转化率是评价羊育肥效果的重要指标。育肥期增重和料重比与羊的生长发育规律、饲粮营养水平和饲料物理结构等密切相关。刘克礼等[9]报道,羔羊断奶后用颗粒饲料育肥60 d,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粉料饲粮组)提高了61.9%,差异极显著。张积荣等[10]报道,全价颗粒饲料硬度对绵羊生长和屠宰性能有影响,硬度合理提高生长发育和屠宰性能。郭万正等[11]报道,山羊全混合日粮颗粒料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可有效地避免羊挑食。李博[12]报道,平均日采食量与平均日增重的提高缩短育肥时间,从而直接提高生产效率。本课题自制颗粒饲粮时对饲粮进行混合、压实,从而改变了原料型态形成颗粒。在环模颗粒机制粒过程中因摩擦作用下升温,使饲粮中淀粉等物质发生粘合现象,改善颗粒型饲粮的适口性,并便于采食,同时对消化系统的物理消化、化学消化、生物消化均产生影响。因颗粒型饲粮延长咀嚼时间,提高唾液与饲粮混合,促进饲粮在消化道内的物理消化。饲粮在瘤胃中发酵主要取决于瘤胃微生物的分解速度和过瘤胃速率,颗粒型饲粮在羊的瘤胃内停留时间延长,促进饲粮在消化道内的生物消化,提高增重效果。因此试验组育肥期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优于对照组,尤其育肥前期、中期的增重更显著。本试验中颗粒型饲粮干制后饲喂,饲粮在瘤胃内吸收水分而体积变大,出现饱感,引起整个育肥期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尤其育肥中期、后期更显著。此结果与黄继康等[13]报道,饲喂颗粒饲粮可显著增加采食量的结果不一致,有可能未干制的颗粒饲粮和干制后的颗粒饲粮所含水分含量不同,影响采食量,有待进一步研究。在试验条件下,增重效果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全混合颗粒型饲粮饲喂育肥杜寒公羊时,育肥期应设定为80 d,延长至110 d时育肥效果不显著,不经济。同时能够一定程度减少采食量,提高饲料转化率,有利于育肥增重,提高生产效益,降低饲料投入,缩短育肥期。
羊的屠宰性能反映羊在育肥期的产肉性能高低,是评价育肥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体现屠宰性能的指标有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脂肪含量、骨肉比、内脏器官比等。赵有璋[14]指出,胴体重和屠宰率是直观衡量肉羊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王婕姝等[15]研究报道,用颗粒型饲粮饲喂育肥羊,可以提高胴体重、屠宰率等指标。本试验研究中,饲粮配方相同情况下,全混合颗粒型饲粮可显著改善净肉率、内脏器官比和骨肉比等指标,胴体重、屠宰率、脂肪含量、眼肌面积有提高趋势。杨和平[16]指出,早熟肉用品种羊在最初3月龄内骨骼的生长发育最快,此后变慢、变粗,4~6月龄时肌肉组织发育最快,以后几个月脂肪组织的生长快,到1岁时肌肉和脂肪的生长速度几乎相等。在饲粮营养及结构合理的情况下,在此期间营养物质转化率高,增重显著,并出栏早,胴体大,肉质好,能够提高育肥效果。本试验结果中,试验组净肉率、内脏器官比、骨肉比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他产肉性能数据有提高趋势。因为试验选择了2个月龄杜寒公羊育肥,在育肥的中期、后期正处于肌肉组织生长发育最快时期,饲粮中营养物转化主要用于肌肉组织的生长发育。
肉的鲜嫩度是评价羊肉食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体现肉鲜嫩度的指标有pH、肉色、滴水损失和失水率、保水性等。肉色指肌肉中肌红蛋白的含量和氧化/氧合状态及其分布的一种综合光学特征。保水性指鲜肉在加压、重力等作用下保持其原有水分的能力。李博[12]报道,屠宰后糖原酵解会使肌肉的pH逐渐下降。于忠升等[17]报道,羊饲喂全价颗粒饲粮有利于维持瘤胃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其能够正常进行瘤胃发酵、消化吸收及营养物质代谢,提高产肉性能。本试验研究中,试验组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饲粮消化和代谢好于对照组,饲粮中糖原在体内充分分解利用,因此试验组pH45 min显著低于对照组,肉色亮度、红度值显著优于对照组,屠宰后肌肉中pH降低程度低于对照组,羊肉保持新鲜度好于对照组,肉红润鲜嫩。剪切力是指测试仪器的道具切断被测肉样时所用的力,反映肉的嫩度。莎丽娜[18]报道,剪切力与纤维直径、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肌肉间脂肪含量、失水率呈显著负相关;因羊肉的失水率越低,表示保水性能越强,系水能力越佳,肉质越好。本试验研究中,试验组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因此剪切力好于对照组。试验组滴水损失率、失水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因为试验组pH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肌肉蛋白质的静电强度低,粗微丝和细微丝之间间隙变化不大,所以试验组滴水性能和保水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保持肉的鲜嫩多汁性能好于对照组。
随着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量增加,对各种产品中的营养物质含量指标逐渐重视,尤其对肉中蛋白质、脂肪、碳酸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含量及矿物质含量更为关注。于忠升等[17]报道,羊饲喂全价颗粒饲粮有利于消化吸收及营养物质代谢,提高产肉性能。本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羊肉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镁、钙含量显著提高,能量、锌含量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在相同配方饲粮下因试验组营养物质转化利用好于对照组,能够提高饲粮营养成分的转化率和利用率,有利于饲粮营养物质在肉中的沉积含量,提高或改善肉品质。如果生产特殊羊肉,应考虑颗粒型饲粮,提高饲粮营养物质的转化利用。肉中胆固醇含量的高低,影响着人们对肉的食用价值。莎丽娜[18]报道,胆固醇含量与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沈雅萍等[19]研究表明,反复冻融会导致畜禽肉胆固醇氧化增加,品质下降。本试验研究中,因试验组粗脂肪含量低于对照组,引起肉中胆固醇含量比对照组有降低趋势,有可能肉样品的冷冻时间或检测前反复解冻引起胆固醇含量低于对照组,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试验结果显示,饲粮配方相同情况下,饲粮物理结构影响杜寒杂交公羔羊育肥效果、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全混合颗粒型饲粮显著优于饲粮配方相同的全混合粉料型饲粮育肥效果;杜寒杂交公羔羊用全混合颗粒饲粮育肥时,本试验条件下育肥期80 d左右时育肥增重效果最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