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啤特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1-10-18 05:07武斌慈仪明
甘肃林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临夏州全州发展

武斌 慈仪明

啤特果又名皮胎果、亚面包、剥皮梨,系蔷薇科梨属秋子梨系统(Pyrus ussuriensis Maxim.)的一个地方栽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是甘肃省临夏州海拔1900~2500 米的高寒阴湿、半阴湿山区特有的优良乡土经济树种。啤特果呈倒卵圆形,果皮暗黄色,表面有蜡质较光滑,果点较大呈圆形,锈色散生且明显。平均单果质量125 克,最大可达150 克。采摘的啤特果鲜果需经过后熟、变黑才能食用加工,自然条件下整个后熟过程需要15~20 天。后熟后果肉呈黑褐色,酸甜适口,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含热能1.78 千卡/克,维生素(B2)1.5 微克/ 克,粗脂肪0.43%,粗纤维2.94%,铁39 微克/ 克,18 种氨基酸总量2.7 毫克/克,钾盐含量更是高达338 毫克/100 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原糖,是润肺养胃、消泻止渴、软化血管、解酒保肝的食疗佳品。2007年11 月在甘肃省第二届林果花卉展览交易会上,啤特果被评为甘肃十大名果之一,和政“松鸣岩”牌啤特果汁系列饮料荣获金奖。《甘肃省1000 万亩优质林果基地建设发展规划(2010—2012)》也将啤特果列为高寒阴湿区发展经济林的首选树种。近年来,临夏州将啤特果列为林业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太子山沿线的和政、临夏、积石山、康乐等县将啤特果产业作为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之一,州县两级进一步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有力促进了啤特果产业的发展。啤特果产业已经成为临夏州适生区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经济、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重点产业之一。

一、啤特果产业发展现状

(一)栽植现状。截至2020 年底,全州啤特果总面积达到49.33 万亩,挂果总面积达到18.75 万亩,年产量7.96 万吨,年产值1.23 亿元。啤特果栽植主要以和政县为重点,辐射太子山沿线的临夏、积石山、康乐、东乡、广河等五县,其它县市也有栽植。全州栽植啤特果的乡镇有23 个,涉及135 个行政村,种植农户4.2 万户。全州范围内以房前屋后、路旁田埂栽植的“四旁”树约为50 万株左右。

(二)加工销售情况。全州现有和政县“八八”啤特果有限公司、临夏市南园食品有限公司等8 家加工企业,产品全部以饮料为主,年鲜果加工量2 万吨左右。其中规模最大的为和政“八八”啤特果有限公司,为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加工啤特果1 万吨左右,年产啤特果果汁饮料6 万吨左右。其他企业,年加工啤特果合计1 万吨左右。销售市场主要是临夏州8 县市,青海、西藏、兰州、定西等周边省区市。

(三)合作组织。全州现有啤特果收购、贮藏、销售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7 家,大部分以基地建设为主,其中和政县辉林啤特果种植购销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国家级示范社。各县市已建成果蔬保鲜库(含移动库)55 座,库容达7000 多吨,其中临夏县8 座、和政县18 座、永靖县24 座、东乡县5 座。这些已建成或计划建设的果蔬保鲜库基本上覆盖了啤特果种植区域,初步解决了啤特果仓储保鲜问题,让啤特果种植户减少产后损失,实现反季节销售和常年均衡供给,增加了啤特果种植户的收入。2017 年,临夏县结合北塬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将啤特果作为特色林果产业重点培育,通过土地流转、合作社经营共建设啤特果园1 万余亩;2020 年,康乐县坚持以专业合作社引领、整流域连片发展的思路,在苏集河、胭脂河两大流域集中连片发展产业基地5000 多亩。

(四)林下经济。啤特果林下经济主要有:林草、林农、林药、林花、林畜(禽)、林苗、林菜和生态旅游等模式。海拔较高、交通相对不便的地方,基本以林草、林农、林药、林畜(禽)模式为主;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兼有生态旅游。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尽管临夏州啤特果产业建设起步早,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投资少、效益低、链条短问题依然突出。一是投资少。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一系列扶持措施,积极支持啤特果发展,但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啤特果产业建设资金投入非常有限,只能结合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以经营者自筹资金为主,严重制约着全州啤特果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二是效益低。当地群众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果园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低,低温冻害时有发生,林业有害生物发生严重,单位面积产量低,产品质量不高。三是链条短。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加工增值效益不明显,市场竞争力不强。除加工企业收购加工之外,全州尚有5.5 万吨的剩余果品,占果品总产量的74.2%,这些果品主要以鲜果销售和反季节储存销售为主,果品售价低,销售渠道窄,销售难度大,已成为全州啤特果产业发展的“瓶颈”,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已迫在眉睫。四是宣传不够。啤特果作为临夏州特有的保健型水果,在临夏州具有广泛的认可度,但因啤特果的生理特性,鲜果品相在省内其他地区乃至省外不容易被消费者接受,限制了其以鲜果形式的销售。虽然“八八”啤特果汁品牌在省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其产品单一,市场占有率不高,带动啤特果产业发展的辐射能力略显不足。

三、对策和思路

(一)加强组织领导。啤特果产业是临夏州重要的林果产业之一。州委、州政府要把啤特果产业与全州农村经济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督查、同落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各级林草部门要强化林果基地建设生产指导,深入研究生产中遇到的热点、难点,及时协调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规避市场风险。各县市党政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年度发展计划,明确思路,优化布局,落实具体的工作措施和办法,全力推进啤特果产业化建设,确保取得实效。

(二)制定发展规划。要制定临夏州啤特果产业指导意见或产业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建设重点、保障措施,指导啤特果产业快速发展。根据啤特果适合发展的极限、分布情况、群众发展积极性、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将啤特果规划区域分为产业核心发展区、产业示范区和产业延伸区。

(三)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一是加强老园改造。将提高果品产量和质量作为啤特果产业发展的支撑点,按照“分片指导、综合管理、示范带动、群众参与”的总体思路,全面实现老果园提质增效。二是强化新园建设。坚持“政府扶持、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受益”的原则,采取能人带动和大户经营战略,实行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营,辐射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大力发展啤特果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发挥特色产业优势。三是发展林下经济。按照总体规划指导、个体发展优先的原则,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发展林草、林药、林畜(禽)、林花、林苗、休闲度假等多层次林下经济,促进啤特果产区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全面发展。

(四)提高企业加工水平。通过技术改造、引进生产线等方式进行扩能增产,进一步提高啤特果加工能力,鼓励新建和扩建啤特果保鲜、冷藏等贮藏设施,加大啤特果贮藏能力。通过财政奖补、贷款贴息、技术及信息服务等手段,鼓励发展多种经济主体、经营形式的啤特果运输、销售组织。加大对啤特果及特色农业产品电子商务的扶持力度。

(五)强化宣传推介。通过举办各种推介活动,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强化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吸引企业落户临夏,全面提升啤特果加工水平,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鼓励支持投资兴业加工企业,积极研发功能型饮料和各类保健型食品,加大果酒产品研发,开发普及型低度果酒白酒和以啤特果为原料的高度高档保健白酒,解决啤特果产能过剩的问题,提高种植户和经营者的经济收益。

(六)加强科技攻关。研究制订从苗木生产到产品加工等全系列技术规程,制订啤特果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啤特果全产业链技术标准,推动啤特果产业标准化建设,积极探索啤特果深加工技术与途径,保证啤特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临夏州全州发展
非遗传承视角下临夏州砖雕的传承与保护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文山州总工会:全州工会维权维稳工作会议召开
临夏州走访纪实
临夏州畜禽粪污处理现状调查及资源化利用对策与建议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甘肃省青少年中长跑、竞走冠军赛在临夏州成功举办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