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静,陈亮任,蔡方宙,郑丽梅
(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广东 高州 525200)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原理是胃酸、胃蛋白酶侵袭消化道黏膜,随着侵袭程度加深而出现消化道溃疡[1]。出血是消化性溃疡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也是疾病严重程度的一种典型表现,严重时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2]。另外上腹部疼痛、梗阻、穿孔等症状也是消化性溃疡的典型表现;除此之外患者还可伴有呕吐、反酸、反流等症状[3]。临床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首要原则是止血,其次是在出血得到控制后,调节患者胃功能,纠正胃酸分泌及胃蛋白酶分泌异常[4]。其中止血最为有效的方式是通过手术喷洒药物或止血夹等外科治疗方式,而调节胃肠功能则主要依赖促消化药物[5]。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内镜下止血夹治疗与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止血夹治疗的临床价值。
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对象均来自本院,收治时间为2015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样本量40 例。以随机数生成器将患者随机分成2 组,各20 例。对照组:女9例,男11 例;年龄26~66 岁,平均(46.39±9.36)岁;疾病基本类型:胃溃疡9 例,十二指肠溃疡11例。观察组:女8 例,男12 例;年龄25~68 岁,平均(46.46±9.42)岁;疾病基本类型:胃溃疡10例,十二指肠溃疡1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比性得到证实。
纳入标准:①有消化道出血的典型症状,呕血、黑便等,经消化内镜检测确认为消化性溃疡伴出血;②精神、认知等正常,能配合研究的开展;③患者或家属签署研究知情书。
排除标准:①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②复发性消化性溃疡出血;③近期有使用抗精神药物、糖皮质激素;④过敏体质或对研究中药物过敏;⑤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⑥肝肾等功能不全;⑦严重心脑血管疾病。
收治后予以常规止血应急处理,并按照患者实际予以补液、营养支持、纠正电解质等对症支持治疗,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1.2.1 对照组
予以患者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气管插管麻醉,将内镜置入患者胃部,之后抽吸胃内血液以及其他液体,再以生理盐水进行冲洗,观察和找到活动性出血点,按照出血量多少、出血点大小等选择止血方式。①Forrest Ia、Ib 级患者,配置8% 比例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后喷洒,视情况选择合适型号一次性钛夹夹闭止血,完成后再以生理盐水冲洗,冲洗完成后再经内镜对是否还存在出血进行观察。②Forrest Ⅱa 级患者,以1:10000 去甲肾上腺素在黏膜下多点注射,之后以钛夹夹闭裸露血管。③Forrest Ⅱb 级患者,配置1:10000 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冲洗,在血块脱落后以1:10000 去甲肾上腺素黏膜下多点注射,钛夹夹闭溃疡部分,完成止血。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患者奥美拉唑(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503),剂量80mg,采用静脉滴注方式给药至负荷量;另取200mg 奥美拉唑与50mL 生理盐水,通过静脉微量泵泵入,速率4mL/h。持续静脉给药5d后,改为口服奥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93),20mg/次,持续治疗8 周。
(1)止血效果评价。评价两组不同治疗方案的止血治疗效果,其中无效:溃疡未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存在活动性出血,需联合其他治疗方式进行止血。有效:活动性出血得到控制,溃疡已明显进入愈合期,逐渐康复中。显效:无活动性出血,溃疡愈合,炎性反应显著改善。评价时间在治疗后7d,治疗总有效率计算方式=(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症状缓解时间。统计两组患者止血时间、黑便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时间。
(3)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的疼痛表现,10 分为剧痛,0 分为无痛。
(4)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包括腹痛、胃痛、恶心呕吐等。
(5)再出血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如患者在消化道出血得到控制后,胃镜检测再次出血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则认定为复发出血。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出血治疗疗效[n(%)]
观察组止血时间、黑便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症状缓解时间( )
表2 症状缓解时间( )
治疗24h、48h后观察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疼痛VAS 变化( )
表3 疼痛VAS 变化( )
观察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3 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胃肠道不良反应及复发率[n(%)]
由于生活习惯、环境污染、生存压力等的影响,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率呈现增长的趋势[6]。消化性溃疡多见于胃、十二指肠,其发病受到感染、药物、应激反应等的直接影响,症状表现是上腹部疼痛,但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难以引起患者重视。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终生患病率在5%~10%,可发生于任一年龄,是一项威胁居民健康的常见疾病。如疾病在早期未接受科学干预治疗,随疾病进展可引发出血,对生命有较高威胁[7]。消化性溃疡伴出血属于急危重症,致病因素较多,如遗传基因因素、胃肠道环境因素、心理因素等,加之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如未引起患者自身重视,导致疾病发病风险增加,即可引发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本病治疗原则是止血和抑酸,两种治疗措施以止血为先,抑酸为辅。如在有活动性出血下,单纯以抑酸药物治疗,虽能减少胃酸的分泌,但不能够止血,仅适合轻度出血患者。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有了长足进步,目前消化性溃疡伴出血多选择经内镜引导,通过喷洒药物、钛夹夹闭等方式进行止血。其优势是创伤小、止血效果理想[8]。在本次研究中,为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选择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最终研究结果显示止血治疗效果理想。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0.00%,表明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止血夹止血的治疗效果相较于单纯内镜下止血夹治疗更为突出。其原因主要是奥美拉唑作为临床使用广泛的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减少胃酸分泌,调节胃肠功能,继而提升治疗疗效[9-10]。并且观察组止血时间、黑便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再次证实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止血夹治疗能取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由于奥美拉唑的作用,患者疼痛程度也显著缓解;并且在出血得到控制后改为口服奥美拉唑,有助于进一步调节胃肠功能,对降低疾病复发风险有重要作用。故在两组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的对比中,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处于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奥美拉唑联合内镜下这种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出血的方式,具有止血快、成功率高等优势,因此应用前景较高。但是本次研究纳入的样本较少,可能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在后续的临床研究工作中,将不断增加样本量,以获得更具价值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