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对超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能效探讨

2021-10-18 06:12李莹莹赵俊德
智慧健康 2021年23期
关键词:血流量脑血管脑组织

李莹莹,赵俊德

(1.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甘肃 平凉 744000;2.甘肃省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甘肃 平凉 744000)

0 引言

脑梗死有极高的发病率,且致残率达到15%,一旦患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将受到巨大的威胁。对于脑梗死的治疗而言,及时确诊及时进行溶栓治疗至关重要,将直接影响到脑梗死的预后效果。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头颅CT、磁共振扫描、脑血管造影等方式对脑梗死进行诊断[1-3]。根据过往的临床治疗经验分析,超急性的脑梗死的常规影像检查表现不具有典型性,普通CT 平片检查在超急性期误诊漏诊的概率较高。基于此,为提高超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正确率,本研究采用64排螺旋CT对超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检查,现做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80 例我院于2019 年11 月到2020 年11 月就诊的疑似超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 检查,包括男性44 例,女性36 例;年龄50~75 岁,平均(64.57±3.23)岁;发病时间1~6h,平均(3.31±0.23)h。

纳入标准:患者均出现头晕目眩、恶心、肢体僵硬、口齿不清、一侧鼻唇沟变浅、伸舌侧偏等脑梗死早期症状;患者本人及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存在沟通障碍患者和陈旧性脑梗死患者。

1.2 方法

对80 例疑似超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飞利浦BRILLIANCE 64 层螺旋CT 机进行检查。在进行检查前应做好检查准备工作,将患者的假牙、首饰等含金属物质的物品取下。患者以仰卧位躺在检查床上,首先对患者的颅脑部位进行常规平面扫描,以排除脑出血患者。层厚和间隔均设置为5mm,球管电源80kV,电流150mA。再实施重点区域脑灌注成像扫描。在设置参数时以脑组织最大梗死层面为CT 灌注扫描的中心,若在扫查过程中没有发现梗死组织则以患者的基底节层面为CT 灌注扫描的中心,进行扫描的范围要覆盖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和后动脉供血区。向患者的肘静脉团使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50mL 造影剂,在注射了造影剂之后再注射40mL 生理盐水,注射速度为5mL/s。延迟5s 待对比剂达到峰值后进行动态扫描。扫描参数设置为:250mA,0.8kV,每圈1s,间隔1s,循环32 次;层厚设置为5mm,范围为5mm×8mm。采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测量脑血流量、峰值时间、脑血容量。由3 位CT 专家对成像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异常情况,意见出现歧义时通过二次讨论得出结论。

1.3 指标判定

分析80 例疑似脑梗死患者的CT 造影检查和脑血管灌注成像情况,统计64排螺旋CT 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以数据处理软件分析CT 灌注数据,选择梗死区及半暗带区、对侧正常对照区。通过伪彩图像测量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脑血管狭窄程度:轻度狭窄,狭窄程度<30%;中度狭窄,狭窄程度30%~70%;重度狭窄,狭窄程度>7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 22.0 版本)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80 例疑似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T 平扫结果及检出率

进行检查的80 例疑似超急性脑梗死患者中8例患者的病灶侧大血管情况正常,占总研究例数的10.00%;有72 例患者出现早期脑梗死征象,表现为脑梗死区密度轻度减低、局部脑沟变浅。其中有16例患者的病灶侧大脑前动脉发生闭塞和狭窄,占总研究例数的20.00%;有18 例患者的病灶侧大脑后动脉发生闭塞和狭窄,占总研究例数的22.50%;有38例患者的病灶侧大脑中动脉发生闭塞和狭窄,占总研究例数的47.50%。经过64排螺旋CT 进行检查后,检出了72 例患者为超急性脑梗死,64排螺旋CT 的检出率为90.00%。

在表现出超急性期脑梗死现象的72 例患者中,血管狭窄程度为重度的患者有14 例,其占总检出例数的占比为19.44%;血管狭窄程度为中度的患者有42 例,其占总检出例数的占比为58.33%;血管狭窄程度为轻度的患者有16 例,其占总检出例数的占比为22.22%。

2.2 80 例疑似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灌注成像检查结果

见表1。

表1 80 例疑似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T 脑血管灌注成像参数( )

表1 80 例疑似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CT 脑血管灌注成像参数( )

2.3 64排螺旋CT 的诊断正确率

患者入院7d后MRI 检查出80 例患者中有78 例患者为超急性脑梗死,64排螺旋CT 的诊断准确率为92.31%(72/78)。表明了64排螺旋CT 的诊断准确率较高。

3 讨论

脑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持续走高,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4]。脑梗死的致病原因复杂,其中脑组织区灌注异常、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炎是最为常见的致病因素。脑梗死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患者在发病后通常只有6h 的黄金救治时间,该疾病具有发病急且病情进展迅猛的特点[5]。由于脑部结构组织复杂,在急性脑梗死发作后,如未能了解梗死发生的具体部位、梗死面积,未能确定缺血半暗带区的话,随着病程的发展患者的脑组织代谢会发生改变,会给脑组织造成难以逆转的永久性损伤。超急性脑梗死是指脑梗死发病6h 内的脑梗死,属于脑梗死的初始阶段,在此阶段如抓住时机及时进行治疗,会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CT 扫描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检查,但依据以往的临床诊断经验来看,常规CT 的局限性较大,其检查结果准确率较低,无法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力的支持[6]。

脑梗死发生后,血流动力学会受到影响。可以依据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变化来判断脑组织的缺血程度,这两种指标均下降意味着血管狭窄程度严重,若脑血流量下降但脑血容量尚维持正常数值则表示脑组织尚且保留了调节能力,其给神经元造成的损伤是可逆的,在此时进行抢救可以使患者恢复正常的脑部功能[7]。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的脑血流量降低至50%以下时会引发神经元功能障碍,此时将近坏死的细胞尚可逆,称为半暗带区。最后脑血流量降低至20%以下后神经元损伤不可逆,最终形成脑梗死。峰值时间是观察超急性脑梗死脑部组织微循环障碍的敏感参数,峰值时间对梗死病灶的定位至关重要[8]。依据以往的相关影像学研究分析,常规CT 可以排查出脑出血,但由于超急性期的脑梗死在发病后24h 才会显现低密度影,导致常规CT 难以在超急性期检查出脑梗死。64排螺旋CT 可以通过脑灌注成像在脑梗死发作的早期阶段就显示出病灶,可以清晰看到颅内的缺血位置、梗死范围和血管狭窄程度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可以对临床治疗起良好的引导作用[9]。本研究通过对80 例疑似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64排螺旋CT 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在接受检查的80 例疑似超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患者脑梗死区的脑血容量、脑血流量均少于健侧,患侧的脑灌注值和强化峰值显著比健侧更低,平均达峰时间显著高于健侧(P<0.05),表明了供血动脉发生闭塞,周围的侧支循环可以对其进行代偿,以维持脑组织处在低代谢水平。如半暗带的血供情况没有及时得到改善,那么才造成脑组织难以逆转的伤害。虽有研究表明MRI 是一种更为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其对于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更为准确,但是MRI 检查对患者有一定限制,如患者体内有金属物就无法进行MRI 检查。且使用MRI 检查的费用高昂,会增加患者的就医负担。随着医疗影像行业的技术革新,64排螺旋CT 的图像密度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优化。64排螺旋CT 可以提供更加清晰直观的影像学资料,放射科医师可以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结合患者的疾病史和临床表现等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在本研究中,64排螺旋CT 的检出率达到90.00%,诊断正确率达到92.31%,表明了64排螺旋CT 有较高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国内文献进行研究,吴慧启等[10]曾对64排螺旋CT 血管成像对脑动脉瘤患者确诊率的影响进行了报道,得到了64排螺旋CT 的确诊正确率较高的结论(P<0.05)。此结论和本研究类似。

综上所述,64排螺旋CT 可以较为准确地识别脑梗死的病灶部位,确定梗死灶的大小和缺血半暗带,其检出率和诊断准确度都相对理想,可以为超急性脑梗死提供有力帮助,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血流量脑血管脑组织
电针对慢性社交挫败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脑组织p11、5-HTR4表达的影响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2020年上海市崇明区脑血管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专家告诉你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都要注意些啥?
从计算肺循环的血流量联想到定积分的思想
尿激酶对脑组织影响的研究进展
抖腿是健康行为
浅谈体育课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的作用
不同宫内缺氧时程对胎鼠脑组织STAT3表达的影响
高原习服黄牛脑组织不同部位SLC25A6 mRNA绝对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