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盈慧
摘要:在《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一课的教学中,学生提出从指、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的角度展开研究。指数与对数本质是同一数量关系,正是本单元的“大观念”,教师积极回应学生的思路,优化调整原有设计,在关键处、疑难处设计问题串,让全体学生充分活动思考,从而使其数学素养得到发展。
关键词:对数函数;反函数;学生思路;问题串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7-092
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路、体验等学情优化问题任务,引导学生去把握学习内容的本质,促进其深度思维,从而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数学素养。
下面,笔者以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4.4.2《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设计为例,预设的研究思路是类比幂函数、指数函数,从特殊的y=log2x入手,列表、描点、画图,再画出更多不同底数的对数函数图象,然后利用GeoGebra软件中的“滑动条”画出y=logax(a>0,a≠1)的图象,最后,归纳出对数函数图象及其性质。
问题1:请你说出对数函数的概念?并谈谈“对数源出于指数——欧拉”的理解。
学生:y=logax(a>0,a≠1)叫作对数函数;y=ax(a>0,a≠1)与y=logax(a>0,a≠1)在本质上是同一数量关系,只不过字母x,y对调了。
问题2:y=logax(a>0,a≠1)是一类新函数,我们研究它的什么?怎样研究?说说你的研究思路。
设计意图:1.巩固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这是本章着重培养的数学素养;2.启发学生回忆幂函数、指数函数的研究过程。
学生1:我们已经学习了对数函数的概念和定义域,还要研究它的图象,并进一步得出其性质;我想先由特殊的y=2x的图象得到y=log2x的图象,进而解决一般的对数函数的图象。
或许学生对对数运算还不熟悉,没有对y=log2x列表、描点、画图,而是想从问题1揭示的y=2x与y=log2x的联系入手。
学生2:由20=1知y=2x的图象过点(0,1),y=log2x的图象过点(1,0),由21=2知y=2x的图象过点(1,2),y=log2x的图象过点(2,1),这是两对关于直线y=x对称的点,所以函数图象也关于直线y=x对称,再由换底公式y=logax(a>0,a≠1)=1log2alog2x,就能变换得到一般的对数函数的图象。
学生的回答并不是教材预设的研究思路,但对“指对数的统一性”的理解契合我对这一章的整体设想,换底公式的运用更是超出了我的预期。我积极评价了两位同学的研究思路,调整教学设计,提出了如下问题串:
问题串:(1)对比画函数y=2x图象时的表格,完成画函数y=log2x的列表,表格当中你有什么发现?
(2)函数y=2x图象上任意一点M,记为M(a,b),则点 在函数y=log2x的图象上。这两点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3)对于函数y=log2x图象上任意一点P,是否也有(2)中的特征?
(4)函数y=2x与y=log2x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它们的定义域、值域之间有什么关系?展示你得到的对数函数y=log2x的图象及性质。
(5)类比y=ax(a>0,a≠1)的图象和性质,给出你对对数函数y=logax(a>0,a≠1)的图象与性质的归纳整理。
设计意图:y=ax与y=logax(a>0,a≠1)本质上是同一数量关系,是本章的“大观念”,这样对数函数的研究也要对底数a分类讨论,对数函数图象的位置、公共点和变化趋势都能由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推得。
因势利导,在归纳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后,指出“指数函数y=ax(a>0,a≠1)与对数函数y=logax(a>0,a≠1)互为反函数”。
设计意图:将反函数调整为本节课的目标之一。
例题:1.比较下列各题中数值的大小:
2.解下列关于x的不等式:
设计意图:1.学会构造函数并用函数性质解题;2.体会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3.体会借助中间量比较大小的方法;4.引导学生注意对数函数真数、底数的限制。
课堂小结:
问题3:结合图象,我们得出了对数函数的哪些性质?
问题4:本节课的学习历程是怎样的,体现了哪些数学思想和研究方法?
設计意图:1.知识上引导学生总结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并能初步运用函数性质解决问题。
2.本节课带给学生的思想方法和学法更为重要,通过学生的课堂小结可以进一步落实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形成数学研究方法。
教后反思:
问题2引导学生从关注知识转向关注方法,学生成为研究思路的主人,从而习得数学思维方法。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已有认知和体验基础之上的,他们有能力从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互为反函数的角度考虑问题,甚至推及一般情形也是以换底公式为依据,值得肯定。客观上,沿着学生的思路加大了难度,为突破难点,面向全体同学的素养发展,问题串的设计就很有必要,这一环节提供了学习的支架,要让学生充分活动思考,与学习任务深度互动。实践表明,学生是优秀的研究者,在解决问题中达到了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
(作者单位: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江苏 常州21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