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教授为媒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实践*

2021-10-17 19:17:28张丰香王霞薛鹏韩彩静张淑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21期
关键词:产教教授校企

◆张丰香 王霞 薛鹏 韩彩静 张淑杰

0 引言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成为当前工科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升华到实际运用、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环节,是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综合实践素质的重要途径[2]。目前,在国内工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性教学还是薄弱环节,特别是需要企业参与配合的实习环节,主要问题在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足,包括基地数量不足、缺乏针对性、内容缺乏深度、稳定性差等多方面。如何建设高效能的实践教学基地,已成为当前新工科背景下工科人才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

围绕上述问题,各高校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方面开展了广泛的探索,普遍认为校企合作是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最主要也是最好的形式。各高校采取的合作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但其本质都是构建一种“双赢”的实践合作模式,调动校企双方参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积极性[3]。2018年,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山东省高校产业教授选聘工作的通知》(鲁教人字〔2018〕3号),旨在健全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大力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潍坊医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成为山东省内首批产业教授设岗专业,以此为契机,开展以产业教授为媒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 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秉承“德育为先、思政融合、教研相长、潜力挖掘”的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查和分析,听取行内专家学者意见,设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应用型人才,核心专业技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食品的分析与检测能力,二是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控制和管理能力。因此,以社会需求的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同时强化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以期满足相关社会岗位的实际需要,是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目标。

围绕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组建包括实验课程、课外科技活动、专业技能大赛、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在内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教学资源实现实验模拟提升、学研融合促进、实践环节巩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实践教学过程的实现要依托于实践教学基地,其中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更是高校孵化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要场所[4],是学生走向社会的桥梁,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对于承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企业的选择就显得非常重要。

2 以产业教授为媒,拓展实践教学基地

产业教授体现的是“产业+教授”的结合,通过选聘科技企业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引企入教、引企入研,实现高校与企业创新资源的深度对接。这一制度最早由江苏省于2010年设立。目前,这一制度得到校企双方的肯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效,江苏省将原本在本科院校博士、硕士培养中采用的产业教授项目延展到高职院校,开始职业院校产业教授制度的探索[5]。山东省于2018年开始产业教授选聘工作,设岗高校覆盖省内本科类院校和高职类院校,规定了产业教授的职责、聘任条件和程序、聘任高校职责、产业教授的管理考核以及支持措施。

潍坊医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根据产业教授职责,在产业教授遴选过程中没有局限于已有的实践教学基地,而是依据产业教授聘任条件,在全省范围内优选符合条件的企业高层次技术人才作为产业教授,然后通过产业教授,与其所在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协议,实现实践教学基地的扩建。本专业首聘产业教授四名,全部来自省内知名食品企业,都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在企业担任中层以上职务,是企业的主要技术骨干。目前通过两名产业教授的努力,与其所在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协议,分别是瑞福油脂股份有限公司和山东三元乳业有限公司。产业教授是学校与企业之间沟通、合作的桥梁与纽带,在维护实践教学基地的稳定、增加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与互动、促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 以产业教授为媒,促进实践教学内容的产教融合

目前在国内高等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各高校都加大了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但是实践教学现状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还是比较突出[4]。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实践性课程设置不足,虽然各高校都设置有实习等综合实践环节,但在实习之前缺少综合类实践课程,直接从各专业课程进入综合实习环节,导致学生的接受能力差,实践效能不高;另一方面是缺少具有相应实践背景的师资,虽然目前各高校都在大力引进博士人才,但大都是应届毕业生,从学校到学校,几乎没有企业或行业相关的实践经历,理论知识深厚,实践能力缺乏,也导致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业在实践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产业教授实践经验丰富、与生产一线结合紧密等方面的优势,让其参与综合实践课程的设置与授课、毕业实习内容以及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以“懂技术、会管理”的核心专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以产业教授为桥梁,构建校内外产教融合衔接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见图1)。

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在大一、大二基本实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从大三开始进入专项专业技能培养。围绕食品分析与检测能力培养,从食品理化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动植物检验与检疫三个方面分别设置相关实验课程;围绕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控制与管理能力的培养,设置食品质量管理学和食品标准与法规等相关课程。在大四上学期,学生去企业实习之前,针对核心能力的培养,结合社会岗位的实际能力要求,设置1~2周的产业教授综合实践课程。目前,本专业开设的综合实践课程为食品分析综合实验和食品安全控制技术,模拟实际岗位任务,让学生依据任务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内容,出具实验报告或设计报告。此过程可以弥补学生从专项能力培养直接进入毕业实习而缺少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过程,实现从校内实践到校外实践的过渡,引导学生养成综合利用所学理论知识以及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为后期的毕业实习奠定基础。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相结合,设置校内(专业教师)、校外(产业教授)双导师,鼓励指导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结合实际岗位以及企业实际生产工艺提出问题、凝练问题,作为毕业论文题目,深度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产业教授既是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也是学校和企业连接沟通的桥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促进产教融合,在补足高校人才培养的短板中起到关键作用。

4 以产业教授为媒,开展与实践教学基地的产学研合作

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相互支持,实现产学研相融合,是校企双方互利互惠、合作长久的根本。长期以来,校企融合的方式始终没有改变企业的参与者身份,高校因无法避免自身的“求助”而使得这场合作最终沦为“单相思”,校企合作难以深化[6]。产业教授既是企业的优秀人才,熟悉企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具有一定的决策和调度权力,也是学校的急需人才,享有利用学校丰富科研资源的权利。因此,产业教授可以将企业相关需求转化为科研项目,从校企两方选择成员,组建团队,充分利用双方平台资源,开展相关研究;还可以指导校内教师选题,使科研服务于行业,实现成果转化。

专业教师在产业教授的引领下,与瑞福油脂股份有限公司的研发人员一起围绕“芝麻酱火锅蘸料配方的开发”开展合作研究;同时与企业联合,围绕企业一直期盼解决的问题“小磨香油的呈香机制以及香油芝麻渣的综合利用”进行山东省重点项目的申报;并以此为方向,开始相关科学研究,帮助企业解决关键问题,并鼓励和指导学生从该方面申请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参与科研活动,极大调动学生的科研兴趣。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会被优先派往瑞福油脂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实习结束后进入企业工作。以产业教授为媒的产学研合作,改变了企业的参与者身份,极大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实现了校企的互利互惠、双方共赢,同时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了动力。

5 以产业教授为媒,提升专业师资实践能力水平

专业师资实践能力缺乏,缺少“双师型”教师,是当前国内普通本科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产业教授建立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学习的通道,组织专业教师进企业参观或短期学习,提高实践能力;通过产业教授引进更多的企业优秀技术人才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扩充专业师资力量;通过产业教授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互开讲座,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目前,本专业教师已经多次去产业教授所在单位参观学习,听取企业技术人员对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控制的讲解,共同探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已通过产业教授引进企业兼职教师1人。产业教授制推动了专业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提升。

6 结束语

产业教授制的实施为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了桥梁,是探索产教深度融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之举,在推动校企合作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也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然而,目前产业教授制运行机制仍不完善,相关政策与文件过于笼统,缺乏可行的实施细则、有效的评价机制和相应的协调机构,导致产业教授与院校之间交流不足,很难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因此,完善产业教授制运行机制是以产业教授为媒的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的重点。

猜你喜欢
产教教授校企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0-14 08:20:30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5:38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刘排教授简介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56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 06:05:30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