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文萍
摘要:在班级秩序的规划过程中,班主任的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小学班级管理角度,分别从“注重个人修养,实施言传身教”“设立班級制度,明确班级规定”“实施赏罚分明,提升教学质量”这三个方面入手,针对提升小学班级管理效率进行了初步地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个人修养;班级制度;赏罚分明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1-047
小学时期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学习能力形成的黄金时期,对于学生而言十分重要。因此,班主任要有意识提升班级管理效率,使得学生在课堂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且切实发挥自身作用,通过创造性的教学管理工作,做好对于学生知识的启蒙和智力的引导者,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与此同时,小学班主任在授课期间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开展教学任务,将语文教学内容适当结合生活实际,还要对于教学方式、理念等进行创新和改革,创造一个全新的教学体系,学生在全新的教学体系之下学习,学生的学习素养和综合能力一定会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之下加以提升,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除外,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件,以及在授课期间要树立一定的威信,还要亲切、和蔼,两者相辅相成,收放有度,既可以树立良好教师形象,还能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树立崇高的威望,才能在教学管理方面取得成就,才能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获取突破性的进展。
一、注重个人修养,实施言传身教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灵魂和引导者,任何一个决定和政策,对于学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假如班主任因为个人问题制定错误的政策,影响的则是众多学生的发展前程,影响巨大。因此,班主任要注重个人学习和提升,促使自身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的职业素养,在良好的教师形象和规范的行为之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进而完成言传身教教学任务。
如班主任在教学期间时刻注意自己的衣着、举止等,在课堂之中温柔待人、礼貌问候,在课下热心帮助学生,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就会牢牢印在学生的心目中,这样学生遇到问题时也会热衷于和班主任进行交谈,进而及时解决问题。班主任在平时可以多加读书、看报、关注新闻,来提升自身文化修养,还可以空余出足够的时间去参与班主任培训,提升自身职业技能和素养等。其次,班主任还要对于学生在学习、生活之中的错误行为加以指正,如衣衫不整、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闲谈等,引导学生向班主任学习,进而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认识,进一步更好地完成言传身教的教学任务。
二、设立班级制度,明确班级规定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置身于散沙般的班级之中,学生就会依据自己的心意随意行动,如课堂睡觉、闲谈、走神等,十分阻碍课堂教学任务的进展,甚至扰乱课堂纪律,进而造成严重后果。因此,班主任要设立班级制度,规定学生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界限,从而达到约束学生行为的目的,为后续高质量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
如像班主任可以将设立班级制度作为一项家庭作业布置下去,既可以达到家校合作的目的,又能加强了解学生家长的目的,为制定针对性策略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经过调研,班级中大部分学生见课堂早退、迟到列为较为原则性的班级制度,将课堂问题沟通、交流等作为合理行为。很多学生反映在课堂之中和同伴交流问题,经常被教师误认为闲谈,很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商谈,班主任将每个学生都给予了职位,都可以向班主任反映其他学生的学习行为,这一举措,学生不仅可以成为班级管理的参与者,还能激发学生的管理热情,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学生约束自我行为。
三、实施赏罚分明,提升教学质量
实施赏罚分明是班主任管理班级的重要方式之一,既可以提升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能够激发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可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班主任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制定赏罚分明的班级管理策略,进而在班级之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为后续高质量教学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持。
如班主任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到小组评选之中,在学习期间,学生在小组之中出现任何违反班级制度的行为都要扣分,接受惩罚,在小组之中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成绩进步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教师的嘉奖和赞赏。班主任在每个周五统计每个学生在这一周的学习近况,实施赏罚分明,从而督促学生约束自我。当班级政策实施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的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也逐渐提升。
总而言之,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是一项长期而繁琐的工作,不仅需要班主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心血,还需要班主任拥有与时俱进的思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制定出学生所喜爱和欢迎的班级管理制度,还要在管理班级期间牢牢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动态,对于学生进行时事教育和掌握,进而获取更佳的管理效率,赢得更佳的班级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琴. 关于小学家校合作,提高班级管理有效性的研究[J]. 新课程, 2017(8):218-218.
[2]陈德君. 有关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模式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 000(019):1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