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艳
摘要:古诗是中国教育和文化知识的重要教学内容,学生必须努力学习。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中国古诗课程,不仅可以提高文化知识,提高学业成绩,还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古诗教学,以提高四年级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教学;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2-106
引言
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古诗,能够增加文化知识的积累,使他们了解古代的人文和历史,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语文的学习进程。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小学四年级学生不仅要理解古诗的意义,而且要完整的背诵下来,教师可以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提升古诗教学的效果。
一、建立情境课堂,理解古诗的含义
古诗不同于现代汉字,具有独特的语言韵律和模式,是一种能够传达作者情感的文学体裁。小学四年级学习古诗,不仅是教育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小学四年级学生年龄小,即便能够有效地吸收古诗知识,但无法感受到作者在古诗中想要表达的情感,也不理解古诗的含义,影响了古诗学习的发展。在语文古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仅仅依靠课本来教学生,容易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最终导致学生无法有效理解古诗的内容。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时间的教学情况,创建相应的古诗情景。
例如,在教授《芙蓉楼送辛渐》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告别诗的含义,老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王昌龄和辛渐,让学生模拟王昌龄诗中的场景,扮演王昌龄的同学,首先要了解王昌龄对辛渐的感情,然后再进行场景演绎,即王昌龄跟着辛渐去了江宁,又去了润州,王昌龄在离开润州时写下了这首《芙蓉楼送辛渐》的告别诗,表达了对辛渐的深厚情谊。《芙蓉楼送辛渐》最后玉壶二字,深刻的体现了王昌龄虽然在官场,但还是要保持自己的正直,保持自己的初心。扮演王昌龄的同学需要了解王昌龄的坚定信念,进行场景推理,让学生理清《芙蓉楼送辛渐》诗的含义和王昌龄的内心感受。《芙蓉楼送辛渐》 这首诗不仅表达了王昌龄送别辛渐的深情,也表达了王昌龄虽受迫害和贬低,但仍然坚持洁身自好、顽强不屈的品格,让学生能够体验王昌龄作这首诗时的内心情感,使学生能够理解这首古诗的含义。
二、运用微课教学,理解古诗的内涵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小学四年级学生需要了解古诗的意义和情感,以满足当前的学习需求。微课教學法是现阶段比较实用的信息化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古诗知识,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习和吸收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一些老师的语文古诗教学方法过于传统,降低了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四年级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因此,为了帮助四年级学生理解古诗的内涵,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授四年级学生学习古诗。
例如,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出塞》时,教师用信息技术制作“明月自秦汉以来,照在边陲,至今未变”的微课视频,帮助四年级小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加深学生对“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理解。还可以制作一张“名将李广驻边”的微课照片,有助于巩固四年级学生对这首诗的认识。老师在小学四年级通过微课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也可以在教学层面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
三、主题整合教学,牵引深度学习
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时,首先要考虑如何结合古诗内容来帮助学生学习。例如,可以将同时期诗人的作品进行整合,探索更多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能够深入地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学习识别诗中的关键词,使用思维导图对内容进行分类,并教会他们建立整体画面,将同时期同一诗人的作品进行对比,建立联系,创造情境,让学生深化古诗学习,使学生可以灵活地在适当的情景中灵活运用短语进行表达。
四、深化古诗的应用
任何语言知识都要学会后灵活运用,古诗的内容看似与我们现在的生活相去甚远,但实际上,这些内容也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也是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因此,可以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古诗词。在这方面讲解时,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的相关性,要尽量让学生意识到这些知识是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例如,在《暮江吟》的讲解中,可以让学生从日常生活入手去理解的这首诗,例如,讲到“露似真珠月似弓”,可以让学生积累这样的比喻,比如看到美丽的风景时,去体会诗人的内心感受。可以想象一下,此时是一位诗人,一个深秋的傍晚来到河边,这里是一片宁静而美丽的风景,根据对诗的理解,创作一首可以表达内心感受的新诗。
结语
总之,中国古诗词不仅是核心教学的内容,也是古代诗人、词人的智慧结晶。四年级开展古诗教学,可以开拓学生的精神世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在教授古诗词时,可以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理解力、自主学习能力、古诗词文化等,为小学四年级今后的古诗词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涛涛.深度学习路线参照下的小学语文中年段古诗教学[J].教育观察,2019,8(21):26-27.
[2]陈红英.小学语文中古诗词教学策略分析[J].教育观察,2019,8(18):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