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卡伍支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中,更加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小组合作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方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这一教学模式,可以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实现互补,进而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让学生获得更好地发展。为此,本文主要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高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了如下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5-184
1.小学数学教学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
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既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策略,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被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而且能营造出积极的学习互动氛围,可以成功调动班级中所有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尤其是在一些具有争议性或者理解困难的数学问题上,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有效发挥班级中学优生和中等生的优势,帮助学困生跟上学习进度,提升整个班级的数学学习成绩.
2.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措施
2.1在讲新知识之前的小组学习
小学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会接触到新知识。众所周知,在教师正式讲课之前的预习过程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上课的效率,尤其是数学这样的课程。小学学生的注意力在课下很难集中,尤其是在一个人学习的情况下。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把一些任务分配到小组学习中,这样可以提高每一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小学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的教材中,在五年级上册的“分数乘法”部分内容中,需要学生注意有一些运算的小规则。但是这部分内容很零碎,学生在自己去做预习的过程中就会感觉到很枯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说:“老师觉得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一个人是完不成的,需要大家来帮助老师进行教学。老师会把大家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人都是一个小老师。在老师讲课之前。老师分成的这些组首先要自己很好地完成预习任务。每个组有三个人,然后老师把这节课的内容分成三部分。每个组的三个人回家都看一小部分内容,第二天来上课的时候再展示给另外的两个人。”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既减轻了学生预习的负担,在分享学习交流过程中,也能让学生对其他的部分有所了解。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不需要看得有多深刻。在大家共同有疑问的地方,教师在课堂上也能及时解答。
2.2在上课讨论难点时的小组学习
小学生年龄很小,在对一些事情的理解上,有自己獨特的看法。教师与他们年龄差距较大,在一些问题上,学生之间可以达成共识,而教师有的时候却很难给他们讲解清楚。而且在对一个问题进行讲解的时候。教师要面对的是全班学生,每个学生的智商与学习能力不同。教师并不能为了某一个学生而进行多次讲解。在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利用课堂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及时解决难点。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借助集体的力量解决数学难题,而且可以发挥优势互补的原则弥补班级中个别学生的学习问题,因此在实际的分组规划中,数学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能力差异,从而进行科学、规范的合理分组.
合理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又是实现学生合作的基本手段.教师要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按照“异质同组,同质结对,分组合作,生生互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4人为宜.如果是4人一小组,应该有一名学优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这样,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又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人员调整,以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的活力,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凝聚力.
选派小组长.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只有在好的带头人的带领下,小组成员才能始终如一地围绕某一个学习议题开展讨论、探究,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长既是具有一定号召力、责任心且协调能力强的学生,又是一个小组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还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因此,选好组长直接关系该小组学习活动的成效.
2.3在检查作业时的小组学习
数学中的运算不管是在哪一个阶段的数学学习都会占很重要的一部分比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运算中,学生基本功掌握得不扎实,容易忘记运算的规则。在学生自己写完一道题目时,并不能及时地发现自己的错误。就像一句古诗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如果把这些检查的任务扔给教师的话,教师的任务量很大,而且在繁杂的运算中,教师也可能会出现纰漏。这个时候就需要进行小组合作。
2.4在解答难题时的小组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中,有一类题是有固定解法的,学生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研究这类题目,在教师详细地讲解完其中的一个例题之后,学生只要记住这个容易理解的解题思路,这类题就都能迎刃而解了。所以这类题的重点就是记忆解题思路。在这个时候,小组学习就可以解决这个记忆困难的问题。在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给对方讲解题目,既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还可以节省时间。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合理开展,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促进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等都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加强对这一方面的重视,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有效的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互动,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并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柳萍.探究小组合作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新课程,2020(35):148.
[2]李建梅.论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J].才智,2019(29):55.
[3]全俊卿.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19(26):42-44.
[4]牛周吉,祁生莲.小组合作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多层次运用[J].科教导刊(下旬),2019(2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