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宋杰
摘 要: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它以一种以团体的合作成绩为评价标准,促使学生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小学低段学生正是学习知识的黄金时期,培养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应该要从低段开始。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学生;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1)25-0004-02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課程标准》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要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就是把小组学习作为基本形式,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搭建一个比较民主、宽松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共同完成学习目标。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突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由于语文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很多实践机会开展合作探究。如果让低段学生从小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那么就能更加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
一、科学合理分组,建立合作模式
开展合作探究活动首先需要建设小组,这是一个最为关键的因素。考虑低段学生活泼爱动的学习特点,一般就采用前后四人构成一个小组的活动形式,本着“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特长进行分工,各人担任不同的任务,让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其他学生分别担任记录员、发言人、组员。组长要对每一次小组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协调好活动的顺利进行,并对活动结果做好总结
例如,《小蝌蚪找妈妈》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科学童话故事,蕴含了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这篇文章很适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教师就抓住文章的主题词“找”让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思考:小蝌蚪为了找妈妈都向谁请教?它们都是怎么回答的?学生首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得到统一意见后,由小组发言人在全班学生面前交流自己小组的学习心得。在学完课文后,教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这篇课文。小组长就根据组员特点分配角色,学生热情很高,快快乐乐地读着。在朗读的过程中,他们会主动对同学朗读的语音、语调、语气进行探讨,对如何读好课文出谋划策,最后通过集体合作,每个小组都能读好角色说话的语气。这样深入角色内心的朗读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很有帮助。
二、开展合作学习,培养探究能力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中能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乐意发表自己的意见,懂得和别人进行交流的时候要耐心倾听。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就会从同伴身上学到许多长处,把探究的目光伸向更远的层面。
《曹冲称象》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个历史故事,讲的是曹冲善于观察,开动脑筋想出了给大象称重的好办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曹冲的聪明,在学完课文后,教师让学生四人小组脱离课本表演这个童话故事,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就让学生在小组内探究如何利用动作、表情来适当表现各个角色,旁白由谁朗读,怎样表演才能体现出曹冲的聪明,课文中还有其他的角色,如曹操、官员们等。学生加入动作和语言后合作表演时,让其他小组学生评价他们表演得如何,教师也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建议。然后再让其他同学到讲台上来表演,比一比哪一小组的表演最有创意,学生们兴致很高,都争着上台表演。有的小组还对故事情节进行了拓展,让曹冲最后公布为什么自己会想到用这样的方法去称大象的重量,这实际上就是展示了他们小组对曹冲称象成功原因的探究结果。
为了使活动变得精彩,学生都开动了脑筋,对如何表现人物的特征展开了探究,这样的表演活动既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三、展开有效互动,提高探究质量
所有的教学方式都是为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目的也是如此。在学习时,要让学生进入角色进行互动,那么学生就容易进入角色,在互动中对于课文中隐含的道理进行探究,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狐狸分奶酪》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一篇匈牙利民间故事,讲的是狐狸给两只小熊分奶酪,最后一整块奶酪全被狐狸吃光了,狐狸还说给小熊分得可公平啦!那么这样分配到底公平不公平呢?这是本课学习的一个难点。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活动,探究狐狸的说法是否正确。小组长就让组里的四个同学代入角色,探讨这个问题。扮演小熊的学生认为它们捡到奶酪,应该给它们两个吃的,原本只是不愿意吃亏,谁知最终什么也没有吃到,这不公平。扮演狐狸的同学则抓住文中的句子“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认为自己做到了公平。所以矛盾的焦点聚集到了“吃”还是“没吃”上了,大家一致认为,奶酪全给狐狸独吞了,小熊一点儿也没有吃到,肯定不公平。于是学生就开始进一步探究:那怎么做才能“公平”地分奶酪呢?有的学生认为:要是两个小熊自己商量,你咬一口,我咬一口,这样它们就都能吃上奶酪了;有的学生认为两个小熊应该及时指出狐狸在分奶酪时的不合理,这样就不会导致奶酪被狐狸独吞的结果;还有的学生说:如果小熊想不到好办法分奶酪,可以找信得过的人来为它们帮忙,而不要找狐狸。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思维在激烈地交汇、碰撞,最终达成了一致的建议,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课堂上的难题。这样的教学模式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并且也提高了学习的质量。
尽管小组学习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非常有效,但它也不是万能的,不能一堂课从头开始一直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而是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探究性、开放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以求学生通过在合作学习过程的探究,使学习得以更加深入地开展。通过实践证明,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能使每一位学生的探究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责任编辑 李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