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媛
摘要:近些年来,服装相关专业在中职教育体系当中,愈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服装专业属于艺术相关专业,负有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尤其是随着国外服装文化的侵入,在服装教育领域复兴我国的传统文化迫在眉睫。中职院校必须做好服装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应用研究,以增强我国服装教育领域的实力。
关键词:中职服装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与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人民对日常生活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也更加注重着装的质量和美感。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入侵,在服装领域中我国的传统文化收到了较大的冲击,所以,在服装教育方面的,中职院校需要融入传统文化,才可以体现出优势。
一、渗透传统文化工艺
在服装领域,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优势表现在服装的特殊工艺方面,比如说,苏绣、湘绣、发绣、夹缬、扎染等,每种工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拥有者独特的风格魅力。采用不同的传统文化工艺制作的服饰,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能表现出每个服装制作者的匠心独运,尤其是在手工制品方面,传统工艺制品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做到完全复制,拥有独特性,尤其是在手工扎染、手工刺绣等手工艺品方面,每一个作品都会有所差别,每一个作品都能体现不同制作者的宝贵特质[1]。所以,中职院校的服装相关专业的老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工艺的独特魅力,同时采用一定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我国的传统工艺,并且将传统工艺应用到服装设计和制作当中去。
二、渗透传统文化意识
目前来看,在服装领域我国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相对不足,虽然,已经有一些年轻学生开始勇敢地迈出了复兴汉服的第一步,在日常生活中尝试穿着汉服,但是,在大多数人的眼里,他们通常被视为异类,被认为这样的着装是为了哗众取宠,导致勇于尝新的年轻学生成为了大众口诛笔伐的对象。换句话说,汉服之美可以被广大群众认同,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穿着汉服却被大众认为突兀,不合时宜,这种思想其实非常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渗入服装领域。所以,應该着手从思想意识方面,让大众接受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遗留下来的古代服装之美,是我国珍贵的文化瑰宝,与现代社会礼仪并不冲突,不应该被认为是奇装异服。中职院校应该从自身出发,从学校、老师、学生自身开始,接受传统文化的传承,摆脱传统思想的禁锢,要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可以完美融合。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学校也应该组织宣传传统文化,逐渐引导大众乃至整个社会,建立传统文化认同感,不再认为在现代服装上体现传统文化是不合时宜的,这样才可以做到传统文化在服装领域的真正渗透。
三、中职服装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应用
(一)完善教学渠道
首先,在中职服装教育中应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从引入传统文化方面着手,积极做好传统文化的宣传与传承工作,不要把传统文化的传承局限于服装制作的技法与技术上,而是要做到在服装制作中充分融入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和精神文化,来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在中职服装教育过程中,要发现学校教育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提高学生传统思想意识,提高学生设计服装作品的文化价值[2]。其次,创造条件开展传统文化实训教育。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其实是一件艺术品,在服装教育过程中,老师不仅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需要具备精湛的技术,这样才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融入传统文化因素,向外界展现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与魅力。其实,在一些中职院校的服装教育过程中,手工缝制工艺课程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如果老师仅单纯地传授基本样式教育,不能够让学生进行实训操作,犹如纸上谈兵。所以,中职院校服装教育相关专业的教学应该注重实训教育,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充分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提高教学质量。最后,老师应该做好教学指导工作。通过每年举行的服装设计大赛的作品来看,很多作品都能够体现出我国的传统文化,比如,在“欧迪芬”杯中华内衣元素创新设计比赛中,要体现的宗旨就是在设计方面要引入传统文化,所以参赛者就需要深挖传统文化,设计出能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特点的内衣。所以,在中职服装教育过程中,老师应该基于传统文化,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指导学生如何将传统文化完美地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当中去,引导学生准确分析适宜的服装表现形式,提高服装设计水平。
(二)补充与创新传统教材
目前中职服装教育相关专业的教材中尚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说专业教材缺少人文关怀与趣味性,重视理论基础教学,缺乏实际操作课程。所以,在中职服装教育过程中应该积极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与传统教材的衔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补充和创新传统教材,把传统文化思想融入课堂教学。比如说,可以将中华传统美德融入到德育课程中,将中国武术融入到体育课程中,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在服装教学中的实际运用,在服装教育相关教材中逐渐形成系统性、完整性的传统文化知识板块。
(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中职服装教育过程中积极引入传统文化,既可以提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又可以启发学生的创作天性,助力学生建立传统文化自豪感,提高创作设计的自信心,提升传统文化的实际应用能力[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中职服装教育相关专业的老师需要完善传统文化元素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服装设计灵感与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创新意识。比如说,老师可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开展设计主题活动,激发学生创作灵感,灵活运用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出具有个人风格特点的作品。
四、结束语
中职院校服装教育相关专业,是为社会提供优秀服装设计人才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服装设计领域融入传统文化,更可以体现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以反映出我国在服装设计领域的综合实力,传扬我国传统文化,打造独具传统文化特色的优秀服装设计作品[4]。
参考文献:
[1]马琳琳.中职服装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应用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1,(12):115-116.
[2]徐璐.中职服装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应用研究[J].知识文库,2018,(10):21-22.
[3]杨阳.传统服装文化在高校服装设计教育中的传承与应用[J].明日风尚,2019,(09):119-120.
[4]王彬.浅议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山东纺织经济,2021,(04):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