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治疗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的效果

2021-10-15 00:13王伟平
康颐 2021年16期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衰竭

王伟平

【摘要】目的:探究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呼吸衰竭程度不同将患者分为合并I型呼吸衰竭(n=49)和合并II型呼吸衰竭(n=49),两组患者中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对比治疗后的患者状态。结果:合并I型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合并II型,差异明显(P<0.05);合并I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显著低于合并II型,差异明显(P<0.05)。结论: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具有较好效果,并且呼吸衰竭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因此,患者必须做好早发现、早治疗,以更好的提升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呼吸衰竭;左心衰竭;机械通气

【中图分类号】R563.8;R541.6 【文献标识码】A 【DOI】

左心衰竭在临床中极为常见,主要特征为肺循环淤血。患者在重症期极易出现呼吸衰竭,若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极易出现死亡。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不规律,导致此类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临床中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1]。文献资料显示,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具有较好效果。本文据此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护理方式差异性,将患者分为合并II型和合并I型,每组49例。患者资料对比如表1所示。可以发现P>0.05,可以比较。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呼吸模式选择应以患者是否存在自主呼吸为依据。将SIMV+PSV+PEEP或PSV+PEEP模式应用于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将A/C+PEEP模式应用于无自主呼吸患者。患者具备自主呼吸功能后可采用普通模式,本研究采用仪器为夏美顿RAPHEAL呼吸机,治疗的呼吸参数为:呼吸频率10~18次/min,PS模式16~22cmH2O,潮气量为5~10mL/kg,PEEP模式为3—5cmH2O[2-3]。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血气指标进行分析(pH、PaCO2、PaO2、SaO2等);统计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进行分析,以(x±s)和n(%)别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进行X 2检验和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結果

合并I型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合并II型,差异明显(P<0.05)。数据如表2。

合并I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显著低于合并II型,差异明显(P<0.05),数据如表3所示。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后能够对患者的氧弥散情况进行有效改善,纠正因缺血缺氧引起的酸中毒,使肺水肿导致的液体外渗减少。同时采用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呼吸,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

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呼吸衰竭程度不同将患者分为合并I型呼吸衰竭组和合并II型呼吸衰竭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对比治疗后的患者状态。结果显示,合并I型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合并II型,差异明显(P<0.05);合并I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显著低于合并II型,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高龄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具有较好效果,并且呼吸衰竭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因此,患者必须做好早发现、早治疗,以更好的提升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汲钰.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0,v.30(02):55-56.

[2]陆朝强.无创呼吸机早期治疗与延迟治疗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Ⅰ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20,024(005):637-638.

[3]刘晓.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左心衰并呼吸衰竭的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v.33(01):60-61.

猜你喜欢
机械通气呼吸衰竭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右美托咪定在1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需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分析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