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彬霞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研究中选择到我院住院并接受颅脑手术治疗的患儿作为样本,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来对所有被纳入研究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充分的统计以及分析,在总结患儿颅内感染发生因素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结果:通过对所有患儿的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考方形颅脑损伤、术后脑脊液漏、脑室外引流、伴发糖尿病以及很冰中枢神经系统外感染是小儿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主要相关因素(P<0.05),而开展治疗的过程中,患儿性别、气管切开等因素与其颅内感染的发生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在患儿接受颅脑手术治疗时,引发其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相对较为复杂,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对各项相关因素进行综合的分析,随后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措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更好的避免患儿出现颅内感染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小儿颅脑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DOI】
临床中,患儿由于自身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抵抗能力也相对较差,因此在患儿接受了颅脑手术之后,其很容易出现颅脑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这样的问题不但会给患儿家长带来更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同时也很容易导致患儿出现残疾、死亡等不良结局。为此,如何对患儿进行颅脑术后的颅内感染等并发症进行切实的预防护理,成为了医护人员重点思考的问题。笔者在本文中针对小儿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对研究之中的样本进行筛选的过程中,首先对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住院患儿进行筛选,将其中接受颅脑手术的患儿作为本次研究之中的对象,在患儿筛选结束后,被纳入研究的样本一共为332例(男性患儿/女性患儿=182/150),患儿年龄为1岁至14岁(平均9.2岁)。在被纳入研究的样本中,出现了颅内感染的患儿共29例。
1.2 方法
本次研究中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在记录所有被纳入研究患儿临床症状以及体征的同时,结合患儿的感染情况进行对比,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对颅脑术后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用n(%)以及(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者采用X 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表1中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患儿在颅脑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较为复杂,可以分为开放性外伤、脑脊液漏、脑外引流、伴发高血糖、中枢神经系统外合并感染等一系列因素,性别和气管切开不会对颅内感染的发生产生影响。
3 讨论
在对患儿颅脑手术之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相关因素进行研究之后,护理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针对性的制定临床护理方案:(1)在患儿的手术治疗结束之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的生命体征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重点关注患儿的瞳孔变化以及意识情况,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证可以及时的发现颅内感染,通过有效的治疗来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影响。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需要对于各种仪器和设备进行细致的清洗,并定期对其进行消毒,以此来降低感染风险。在不影响患儿治疗的基础上,护理人员可以定时对病房进行通风,并对房间内的温度湿度进行科学的控制。(2)在患儿颅脑手术结束之后,脑脊液可能会顺着其颅脑损伤过程中撕破的蛛网膜、硬脑膜缝隙出现流出现象,这也就是临床中所讲的脑脊液漏,作为引发颅内感染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护理人员应在术后及时为患者垫放无菌棉垫或者无菌布,并保持无菌材料的清洁。如果患儿为切口脑脊液漏,则可以选择无菌辅料(干燥)来对其切口部位进行加压包扎,如果患儿为口鼻脑脊液漏,血药使用棉签来蘸取医用酒精,以此来对患儿的外耳道、鼻腔进行每日消毒,以此来有效的避免感染的发生。(3)在患儿接受颅脑手术时,应尽可能地选择较细的引流管,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有效的避免引流口扩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应每天为患儿进行敷料以及引流袋的更换,并在恢复良好的情况下及早停止使用引流管,从而有效的降低感染风险。(4)在患儿出现了颅内感染之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取患儿脑脊液细菌进行培养,同时为患儿开展药敏试验,以此来有效的为其开展治疗。
综上所述,在患儿接受了颅脑手术治疗之后,很多因素都会提升其出现颅内感染的风险,护理人员只有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方案,才可以有效的保证患儿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宋伟正,王鹏,程书文,等.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四川医学,2019,040(011):1093-1095.
[2]李亮明,郑文键,朱正凯,等.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防治措施[J].中國医药科学,2020,010(009):240-242.
[3]惠亚,顾成武,江冬萍,等.Logistic回归和分类树模型探讨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相关因素及其交互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9,35(04):567-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