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研究

2021-10-15 03:39诸文娟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年10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高校辅导员培育

诸文娟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要根据当前时代发展的方向以及对人才的需求,对原有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进行适当的改进以及创新。在高校中,辅导员的管理水平是提升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为了使辅导员能够更加有序地开展日常工作,高校要着重对辅导员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良好的培育,这样不仅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辅导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还有助于为学生打造积极、阳光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积极心理品质;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0-0090-03

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和学生之间的接触是比较多的,不仅负责学生的日常学习,还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了使学生能够在高校中养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要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使其在潜移默化中调动学生的个人潜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促进学生形成高尚的价值观,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高校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结合实际情况构建科学有效的高校辅导员培育模式,从而使得每个高校辅导员都能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一、积极心理品质

高校在对辅导员进行积极心理品质培育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含义和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积极心理学最早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积极心理学主要是通过对人们积极心理的关注,将人文关怀的价值进行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人们能够形成积极的品质[1]。积极心理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充分地挖掘人的潜力,注重对人的良好品德的研究,积极心理学的侧重点在于为人们创造幸福和积极的生活,提高社会当前的发展水平。积极心理品质中包含了人们的主观体验,主要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根据自身的情感能力和感知能力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主要包含人们在什么环境下会感觉到幸福和满足、在什么环境下比较容易产生乐观的思想等。此外,积极心理学还涵盖了个体的成长,主要是对人的品格的特征和形成过程进行综合分析,帮助人们形成勇敢和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同时,积极心理学中还包含了群体层面,主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对积极心理影响因素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影响积极心理因素形成的主要环境包括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这些环境都是影响人们形成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高校在对辅导员进行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过程中,需要从积极心理学包含的因素和主要内容入手,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且还要结合高校辅导员当前的思想动态和思想道德水平,切实提高实际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使得每个高校辅导员都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养成良好的积极心理品质,使其更加积极乐观地对待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

二、高校辅导员当前心理素质的问题分析

高校在对辅导员进行积极心理品质培育之前,除了要对积极心理品质的表现形式和主要要求进行深入分析之外,还要对高校辅导员当前的心理素质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实际情况提高后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并且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员还要加强和高校辅导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帮助高校辅导员自我成长[2]。从整体上看,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职业意识较为淡薄

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职业意识淡薄的问题。一些高校辅导员在从事这项职业之前并没有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对职业性质和工作范围没有系统性的研究,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也没有根据自身当前的发展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个人发展路线的规划,因此可以看出,高校輔导员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是比较盲目的,并没有系统性、合理性地安排自身的工作。一些高校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完善而正确的发展目标,整个工作过程是非常煎熬和盲目的。在这一背景影响下,一些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中经常会存在着应付的问题,并且也没有对自身的价值进行有效的发挥,从而使得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一部分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认为对学生进行管理只是为了保证学生在学校中的安全。而且一些高校并没有对高校辅导员的岗位特征和岗位标准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同时也没有对辅导员评职问题进行有效的关注,所以在辅导员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扶持力度是比较小的。调查显示,一些工作时间较久或年长的辅导员由于看不到来自学校领导的关注以及重视,缺少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另外一些资历较浅或年龄较小的辅导员,将辅导员工作当成一个跳板工作。从社会角度来讲,个别部门认为高校辅导员工作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只是负责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热情。调查显示,一些辅导员在工作岗位中由于没有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经常会感觉到迷茫,对自身从事的职业没有多大的信心,一些辅导员并没有将这一职业作为个人发展的重要职业之一,甚至有些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多有抱怨,严重影响了高校辅导员全面素质和个人素质的提高。

(二)心理发展速度落后于时代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前时代发展的方向以及对学生管理的新要求,有效提高自身的心理发展水平,从而灵活地应对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3]。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高校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管理工作时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些高校辅导员在工作经历和人生阅历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丰富,但是从侧面来看,拉远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个别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在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时,会和学生产生隔阂,严重影响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在一些问题的讨论上,高校辅导员和学生的思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其情绪越来越消极,一些年龄较大的高校辅导员甚至认为这一岗位的工作比较适合年轻人,自己的思想已经和时代脱轨了,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自信心。

(三)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烦琐

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相对来说是较为烦琐的。时代不断发展,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素养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努力提升自己,根据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加强对学生日常管理的力度。但是由于一些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内容是比较烦琐的,既要负责学生的学习,还要负责学生的生活,有时甚至是一个辅导员负责多个班级的管理工作,这就导致了他们在闲暇之余很少有充足的时间来提升自身的个人素质,不仅严重影响了高校辅导员工作效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还增加了高校辅导员的压力,使得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

三、培养高校辅导员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

(一)加强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培养

在培养高校辅导员积极心理品质的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员需要对当前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现状和思想观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从而提高后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由于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比较大,再加上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相对来说较为烦琐,所以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如果没有对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进行良好的引导和疏导的话,会严重影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相互融合,结合高校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内容来对高校辅导员的积极心理品质进行良好的培育。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当前的心理问题来提高自身的心理教育能力,全面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学生的思想变化和思想动态进行综合分析。这不仅需要高校辅导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职责,还要其掌握更多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所以在对高校辅导员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时,要对其讲述有关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方面的理论内容,这不仅可以帮助高校辅导员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还可以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疏导,实现双赢的效果。实践表明,不良思想和錯误的行为大多数都是和不健康心理因素有关的,所以在对高校辅导员进行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时,相关负责人员要构建完善的教育方案和教育体系,从高校辅导员当前的心理品质和思想动态入手,提高后续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4]。高校可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课程,让高校辅导员参与到课程中,使其可以在加强心理教育水平的基础上掌握更多有关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从而对内心的一些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疏导。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要为高校辅导员融入有关职业教育的内容,使其认识到自身在高校中发挥的重要影响作用,有效地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在思想政治培育活动中,还要融入我国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使得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时,可以用这些先进的思想来提升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无形之中也有利于提高高校辅导员的心理教育能力。另外,在实际培育的过程中,高校还可以鼓励辅导员养成一些解压效果比较好的兴趣爱好,比如当心情郁闷时可以到户外打篮球或者跑步。因此,在对高校辅导员进行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过程中,要加强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压力自我调节能力的培育力度,从而使得高校辅导员能够运用完善而科学的心理知识,灵活地应对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二)加强自身道德品质的修养

在对高校辅导员进行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过程中,高校除了要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引导和指导的作用之外,还要更多地鼓励高校辅导员多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知识,从而使得高校辅导员自身的道德品质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学校领导要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关怀。当看到来自学校领导的关注和关怀之后,高校辅导员会更加积极地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从而使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要先完善自身的知识储备,可以利用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和高校的图书馆,增加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学生管理方面的技巧,形成完善自我的学习局面。另外,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要注重学习有关工作情感和道德方面的心理学知识,对心理学领域进行不断地探究,从而使得高校辅导员自我修养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意识,所以高校辅导员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科学合理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假如高校辅导员仍然运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和说教的教育模式的话,那么很容易让学生对高校辅导员产生严重的抵触心理,所以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要用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给学生无声的呵护以及关怀,在潜移默化中起到良好的感化作用。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要努力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促进自身养成美好的品德,这样才可以更好、更灵活地对学生起到辅助作用。

(三)建立完善的高校辅导员晋升机制

在以往高校办学的过程中,一些学校领导并没有加强对辅导员这一岗位的重视程度,使得一些辅导员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很难提高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严重影响了高校辅导员的良性发展。因此,在当前时代下,为了使高校辅导员能够养成积极的心理品质,高校的相关领导要建立完善的辅导员晋升机制,对管理体系和轮岗机制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使得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在高校办学的过程中,一些辅导员在新的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中,经常会面临着不熟悉周边环境的问题,如果没有对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进行广泛关注和引导,则容易导致高校辅导员产生消极心理,所以高校的相关领导要积极地开展转岗,对辅导员的心理素质进行不断地培育,从而使得高校辅导员的适应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与此同时还需要提升高校辅导员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专业性,从高校辅导员当前的心理特征以及胜任能力入手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且对高校辅导员在新岗位中的工作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跟踪以及考查,对于有较高潜力的辅导员要加强培养力度。

(四)创建交流平台

为了使高校辅导员能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在对高校辅导员进行培育时,要利用当前先进的网络技术搭建交流平台,安排专业性的心理辅导人员对高校辅导员的一些消极心理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疏导,并且在这一交流平台中还可以融入有关心理学方面的课程和讲座,加强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培育力度。

总之,为了使高校辅导员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灵活地应对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实际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对高校辅导员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要形成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从而使高校辅导员能够提起对实际工作的自信心以及工作热情,追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实现高校辅导员的个人成长。

参考文献:

[1]尹付龙.基于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辅导员管理艺术研究[J].成才之路,2017(18):14.

[2]于雪姣,李宣虹.高职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方法初探[J].同行,2016(3):95.

[3]朱宝妍.沟通在高职院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

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8):278.

[4]和立新,姚路嘉.新时代体育工作者工匠精神与创新意识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8,5(3):7.

■ 编辑∕陈晶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品质高校辅导员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大学生党员积极心理品质现状及对策分析
特区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