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综合报道
2021年8月6日,福建宁德霞浦县古县村原党支部书记孙丽美在防抗台风工作中,为保护群众财产安全,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4岁。被追授“全国三八红旗手”“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
2021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追授孙丽美“时代楷模”称号。
自 2004年任古县村计生管理员起,孙丽美在农村基层扎根了17年。她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带领群众把落后的古县村建设成为美丽乡村。
2021年8月5日,台风“卢碧”在福建沿海再次登陆,宁德市辖区内普降大到暴雨。霞浦县松山街道古县村河水暴涨,村民种植的蔬菜都泡在了水里。
8月6日,雨还在下。古县村金沙溪上,一座水泥桥涵洞被毛竹、杂草、泥沙等杂物堵塞,受阻的水流没过桥面,冲毁岸边的部分农田。
“如果不及时排涝,乡亲们半年的辛苦就白费了。”14时许,孙丽美叫上三位同事,匆匆赶到桥边,在水泥桥的墩子上,俯身清理涵洞中的淤积物。
突然间,孙丽美被湍急的洪水卷下桥,奔涌的水流瞬间没过了她的胸口。三位同事赶紧伸出手,拉住孙丽美。无奈涵洞水流吸力太大,加之水草缠绕,一时无法将孙丽美救上岸。
熟悉水性的包村干部汤辉跃入水中,用力托住孙丽美的身体。但孙丽美担心地向他喊着“你快上去,你快上去!”而刚跳到水中的汤辉已被卷进另一个涵洞,冲向了下游十几米的地方。
等到汤辉抓住水草片刻喘息,再次下水救人,已经寻不到孙丽美的身影……最终,孙丽美的遗体在下游距离出事地点5公里的福宁湾垦区被发现。
据刚到任的省派驻村第一书记樊丽丽回忆,“阿美书记怕把我也拉下去,中途还放开我的手,去揪旁边的杂草。”
2018年7月,孙丽美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也接下一个“烫手山芋”。
古县村3000多人,孙、林、杨是三大姓,常因宗族事务起纷争。丈夫杨亮不支持她蹚这趟“浑水”,“不管做什么工作,总能赚几千元,何必当村支书得罪人?”但慢慢地,杨亮开始佩服妻子,因为她凭着一杆公平秤,在村中事务敢“碰硬”。“得罪也好,不得罪也好,孙丽美认为公平的就去做。很多村民最后都服气。”杨亮说。
渐渐地,古县村变得越来越好。
孙丽美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以公厕代替了旱厕;提升了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改变村内垃圾遍野、杂物乱堆、房屋破旧的面貌;新建村民健身活动场所和完善党群活动场所,丰富了村民的文化休闲生活;改造了葛洪山旅游步道;硬化村道;整治古县溪环境卫生……
与此同时,孙丽美先后帮村民联系霞浦牙城、福州长乐、连江等地,租用当地闲置农田6000多亩,发展“飞地经济”(飞地经济,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帮助村民增收;争取高标准农田项目资金,进行水利修复及农田改造,以2亩土地带来的收入为例,一年可以由原来三四千元增加到2万多元。
除此之外,她发动党员和致富能人办起专业合作社,建起蔬菜冷库,推介村民去务工,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8万元增长到2.4万元。3年间,村财收入从“零村财”增至2020年底的15万元。
“出事前一晚,她还和我商谈未来几年村里的发展规划,如何争取把村里的农保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调整,增加一些建设用地指标;如何开发后山的100多亩荒地,用于建设食品加工项目;年底前争取把村里仅剩的一条200米土路进行硬化……没想到,这些竟然成了丽美书记的遗愿。”松山街道党工委书记甘家旺说,“丽美书记对乡村振兴有梦想、有思路,也有干劲。”
“你说她好在哪儿,一个把老百姓当亲人的干部她怎么能不好!”因病欠下外债的彭则安几乎已让女儿彭倩雯放弃了大学梦,时任村计生管理员的孙丽美在与村干部的聊天中得知此事,她便急忙赶往彭则安家中,力勸他一定不能放弃,要让女儿读书,学费的事他不用担心,自己来解决。
随后,孙丽美一边向上级申请助学金,一边联系已经在霞浦县城打工一个多月的彭倩雯,叮嘱她“一定不能签长期合同,只能做暑期工”。最终,孙丽美申请到5000元助学补助金。如今,彭倩雯正在厦门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2018年,曾在古县村挂职的霞浦县卫生监督所所长陈迎霞带着团队到村里进行“两癌”筛查,有村民被诊断为子宫癌。陈迎霞第一时间告诉了孙丽美。孙丽美一听,说该村民要是真得病那就不得了了,她丈夫车祸去世了,家中只有年迈的公公和两个还在读书的女儿。陈迎霞回忆,孙丽美之后带着该村民去卫生院做检查、联系福建省肿瘤医院动手术,多方争取5万多元帮扶资金,村民自己几乎不用花钱。该村民康复后,孙丽美还为她介绍工作,让她自食其力。
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古县村的3000吨花菜面临滞销。孙丽美第一时间联系县里有关部门获取车辆通行证,又对接客商打通销售渠道,并安排贫困户的农产品优先销售,最终把菜农损失降到最低。
孙丽美的办公室原本安排在村委楼三楼,但她自己搬到了二楼的办事窗口。
“她跟我们说,二楼离群众更近一点,大家有事可以很快找到她。”古县村党支部副书记孙汉英感慨,“她在这里办公,群众找她很方便,我们有事和她沟通也很方便。她帮群众办事就像是做自己的事情。”
在古县村这一以农业为主的村子里,村民大多晌午下了田才来办事,孙丽美便放弃了午休时间,饿了就匆匆去小店扒一碗米粉,有时干脆不吃午饭。每有干部群众一同工作错过饭点,她自掏腰包请大家吃一碗米粉,后来大家调侃她是“米粉书记”。
在繁忙的工作中,一碗碗米粉陪伴着忙碌的孙丽美,也见证着她“为村里群众做点事”的朴素心声。看到村民为一件小事城里村里两头跑,孙丽美争取了补助资金,在村委楼二层建设村人力资源与劳动保障中心,设立便民服务窗口,解决村民办事难、效率低的问题。
她几乎把村委楼当成了自己家,群众办事“随到随办”;谁家有困难,她“随叫随到”。有人和她打趣说:“这么一天到晚守着村委楼,是怕大楼被村民搬走吗?”
如今,村委楼依然在,孙丽美却走了。但人们会记住“阿美书记”,她把自己写在了沃土上、留在了青山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