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香
一个灰不溜秋,衣衫破烂的小男孩从楼道口钻出脑袋,差点撞我身上。我正愣神,从后面冲出一人抓住了他。这人一抬头,我认出是包子摊小张。小张说他父亲突发脑中风导致半身不遂,母亲顾不上照料孩子就把孩子送了回来。这可真是屋漏偏遭连阴雨,他妻子患有精神疾病,时好时坏,眼下小张不光要照顾妻子还要看儿子。
有热心肠的人送给他几件孩子穿的衣服,或者吃不了的米面、瓜果,他一概不收。时间长了,我就劝他:“你又何必拒绝别人的好意呢。”他说是怕自己产生惰性,人都有惰性,一旦依靠别人就成了习惯,他不能开这个头。
小张白天照顾妻儿,包子摊大多得半晚才能支起来。他喜欢边包包子边哼歌,别说,唱得还挺入耳。我想,家都那样了还穷乐呵呢。
这天,我见小张还是像往常一样,一首接一首唱个没完,就打趣他:“难不成你想学大衣哥,靠唱歌一举成名?”他听了哈哈一乐:“您可别拿我寻开心了,还是尝一尝我做的包子吧。”
小张的包子,价虽贵了点儿,但物超所值,吃了几个仍不解馋,想多买点儿带回去吃。小张边唱边说:“我可不能卖你这么多,最多12个。”
我一听急了:“你这是太死心眼儿了吧,开店哪有怕大肚汉的?”小张说:“这你就不懂了,要不说你没有战略眼光呢,我这是在搞推广呢!”我说:“你可真逗,卖几个包子,还战略眼光?我看你要有眼光,不如赶紧卖给我,多挣点儿钱!”“大姐,这包子再好吃吃多也会腻,你一口氣吃太多,吃伤了以后就不来了。”见我不依不饶,小张不得不吐出实情,倒也有几分在理。
小张还是不停地唱,摊前经常有不少人围观,听歌的同时,顺手就把包子买了,回头客越聚越多。因为他出摊晚,往往半夜还排着长队,久而久之,大家就管他家的包子叫“鬼包子”,后来越叫越响,路人皆知,广告牌子也竖起来了。
如今,小张租了门市,经营规模又扩大了,依旧是边包边唱。我觉得他真是个有心人,如果当初一味地接受别人的施舍,或许今天还只能是老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