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里谜中谜

2021-10-15 19:16张田勘
当代工人 2021年11期
关键词:蜀国西亚象牙

张田勘

神人或病人

2021年3月底,中国四川广元三星堆遗址重大考古新发现揭晓。从2019年底到2020年的考古工作新发现6座“祭祀坑”,出土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玉琮等重要文物500余件。

随着三星堆出土文物的增多,爆炸性的消息、结论和假说也越来越多。其中一个最具轰动性的假说是,三星堆文明源自西亚。证据是,三星堆出土了大量黄金面罩、青铜雕像、权杖等,这些文化元素在中华古文明找不到源头,反而与西亚和古埃及有相似之处。三星堆的青铜面具和黄金面罩的人物面部特征和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非常相似,是三星堆文明源自西亚的实证。

从黄金面罩的相貌看,的确与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和现在的埃及和西亚人相似,不过,这只是肖像、器物等方面的外部特征。追溯人类的起源,需要两大类证据,一是基因,二是器物和化石的证据。

同时,也有专家认为,即便黄金面罩的人物面部特征和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非常相似,也不能认定其源自西亚文明。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首先否认了三星堆是外星文明。青铜纵目面具的纵目特别夸张,只是因为古人把它作为一个神或图腾,并不能当成古人真实的长相。其次,也否认了三星堆来自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因为出土的小人像基本上是小方脸,是比较典型的四川人长相,它的鼻子、眼睛是夸张了的,不能当作当时人的真实面相。

苏美尔文明也称两河文明,两河是指今伊拉克东南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下游,两河之间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发展起来的古老文明,是西亚中东一带最早的文明。所谓纵目其实就是指突目铜面具,也是人们从面具观感认为与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的相貌十分相似。这个面具最早于1986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二号祭祀坑。但根据史料,这种面具是古蜀国人相貌的反映。《华阳国志》记载:“蜀侯蠶丛,其目纵,始称王”,其墓葬被称为“纵目人冢”。秦灭蜀国以前,成都平原经历过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5个王朝,后人把这5个在川西平原建立的王朝都称为蜀国。

后人推测,突目铜面具是蜀王蚕丛的神像,也是传说中纵目的形象。蚕丛最早居住于原本严重缺碘、甲亢病流行的四川西北岷山上游地区,生前很可能是一个严重的甲亢病患者,眼睛格外凸出。后人在塑造蚕丛神像时,突出这一特点并进一步神化,这就是后来蚕丛被刻画成纵目的原因。

而且,现实生活中也有人长得像纵目人,如四川剑阁县武连镇王守义的儿子王鹤,相貌也很像突目铜面具。2014年,四川省社科院及医学专家对其父亲进行了考察,并抽血检测,出具了考察报告。结论是,根据男性DNA比较与家族资料分析,这一个体是较早从湖南分出到陕西的类型,后经“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迁徙入川定居。至于王氏家族是何时到达湖南的,并没有结论。

按照上述史料和专家意见,三星堆文明就是古蜀国文明,创造这一文明的人就是本乡本土的蜀人。

象牙暴露年龄

不过,蚕丛只是神话,而且现在科学的证据较少,孤证不立。如果有更多的证据,确实是可以弄清三星堆是当地文明,还是源自西亚文明。所幸的是,随着大量文物的出土为科学鉴定提供了基础,研究人员对三星堆6个坑的73份炭屑样品,使用碳14年代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对年代分布区间进行了初步判定,其中K4坑年代最有可能是在公元前1199年至公元前1017年,也就是距今约3200年至3000年左右,也就是商代晚期。

不仅如此,三星堆祭祀坑还出土了超过120根象牙,对这些象牙既可以进行碳14同位素测定以确认大象死亡的年代,还可以检测象牙的DNA,以确定它们的出生地和属于哪种哪类大象,是非洲象还是亚洲象。

关于古蜀国的环境是否适宜大象生存,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由于古蜀国的环境与现在相比,更温暖湿润,适合亚洲象生存,因此象牙属于土生土长的古蜀地。但是直到今天,古蜀国曾所属的地区内并没有发现象的骨骼遗骸。

另一种说法便是,象牙可能是从当时东南亚、非洲等域外地区运输到古蜀国,连同遗址中的青铜和黄金面罩一样,都源自西亚。

不过,此前三星堆一些象牙的取样检测也表明是在商代晚期。当然后续还要对三星堆象牙进行碳14检测和DNA检测,才能从时间和演化上来帮助判断三星堆文明的起源。即便只是从DNA来证明三星堆中出土的象牙确实就是亚洲象,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亚洲象的迁徙过程,及其演化路线。至少有助于解开三星堆大象的来源,以及古蜀国有没有大象这些谜团。

目前来说,碳14是一种比较可靠的追溯物质、人体年代的技术。动植物一生中都从二氧化碳中吸收碳14。当它们死亡后,立即停止与生物圈的碳交换,其碳14含量开始减少,减少的速度由放射性衰变决定。经测定,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由此,可以确认器物的年代,迄今进行过碳定年的样品包括木炭、木材、树枝、种子、骨头、贝壳、皮革、泥炭、湖泊淤泥、土壤、头发、陶器、花粉、壁画、珊瑚、血液残留、布料、纸或羊皮纸、树脂、水等。

但是,碳14最大的局限性是准确度。如果碳14衰减到无法测出的时候,就不可能靠碳14来测定年代,而这个时间上限是43500年。如果要测古代的文物,距今2万年到1.2万年之间,误差大约在70年-150年,如果距今6000年以内,误差则在30年-40年左右,因此,现在的这个碳14测定基本上是可以接受的。也就是说,三星堆文明大概率还是在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

是线索还是障眼法

目前,关于三星堆文明起源还有另外一些看法。一是认为三星堆文明是多种文明混合、融合或交融的结果。在遗址的出土文物中,青铜尊、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等与黄河流域一致,显示三星堆具有中华文化的共同属性;另一方面,金面具残片、鸟型金饰片、权杖等又属于西方和西亚文化。

更重要的是,三星堆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关系在很多器物和细节上得到证实。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与位于洛阳的二里头文明高度相似,主要同款文物有三种:牙璋、陶盉和镶嵌绿松石铜牌饰。

二里头遗址有大量的祭祀礼器牙璋,与此前山东、陕北等地区出土的牙璋相比,二里头时期的牙璋比较突出的变化是“龙”形化,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多件牙璋也出现了龙的形象。此外,二里头文化对三星堆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上层礼制方面。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河南龙山文化遗址中就出土过陶盉,二里头文化继承了本地龙山文化的陶盉并加以发展,使其成为贵族专用的酒礼器。

二是认为三星堆青铜文明源自印度河流域文明,后者是位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原拉维河流域、属于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一座城市。由于哈拉帕是考古学家最早发现的、属于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遗址,因此印度河流域文明又称作哈拉帕文明。哈拉帕遗址的历史时期大约在公元前3300-1300年。

铜器、陶器、动物制品,它们为揭开三星堆文明起源之谜提供了线索,却又存在着一些相互矛盾,让真相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当然,所有的假说都需要更多的证据相互补充。但是,最好和最直接的科学证据是人的遗骨,如果三星堆中出土了人类遗骨,就可以得出更可靠的结论。一则可以直接对人骨测定碳14,以确认这些人生活的年代;二则可以测序DNA并与西亚人、东亚人,以及非洲等与亚洲人种有关的人种进行比对,以确认创造三星堆文明的人是中华本土人种,还是外来人种,或者是两者交融后的民族,而青铜、黄金面具和所有器物都只能下降到辅助证据的地位。

因此,不妨等待更多的三星堆文物的出土后,以更多的科学证据来判断三星堆文明到底源自哪里。

猜你喜欢
蜀国西亚象牙
乐不思蜀
贪小失大
象牙是个“土特产”
版画
马来西亚·吉隆坡
象牙长啊长
跟踪导练(三)
象牙战争
陶西亚的柳树枝
字是书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