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青年”,一群与父母亲人分居、单身、独居、租房的年轻人。
他们一边熬夜吃外卖,漂浮在糊粥一般的生活里;一边还要听摇滚,关心时政,供奉“顶流”,学着给自拍照加滤镜,无时无刻不在竭尽全力地凹着仪式感……
空巢青年的生活十分割裂,他們每天骑着共享单车,抱怨着“城市套路深”,却还是对明天充满希望。他们买不起花园洋房,就买一束鲜花,摆在出租屋唯一朝阳的窗边。他们崇尚社交安全距离,把独自生活看作一种更高级的生存状态,并以此为傲,活得自由、随性、无拘无束,连朋友圈偶尔流露出的空虚寂寞冷,都像是在高级“凡尔赛”。
“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总有人喜欢用这样的表述,替他们发出对生活的担忧,并以一种批判的口吻,告诉他们应该回归“正常生活”。空巢青年就像留守儿童、独居老人一样,总被赋予一些悲情色彩。可事实上,他们比同龄已婚人士更热衷于外出就餐、锻炼身体、参与艺术及音乐课程、公众活动、演讲以及公益活动。甚至有证据表明,比起与配偶居住的已婚人士,空巢青年身心更健康。
享受“人间烟火”固然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交流需求,但诚实的生活方式,更应该是随着自己的身体意愿行事,饿就吃饭,爱就表白,想空巢就空巢。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