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详 俞菀
4种类型
“空巢青年”涉及一个社会群体和一种生活状态,作为一个特定现象和独特的社会群体,并不是当下社会所独有的,而是在古今中外都普遍存在的。他们是频繁的社会流动、变革的婚育观念、非传统的生活方式、生育政策、科技发展与社会变迁综合影响和交互作用的产物。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空巢青年主要分为4种类型:主动与被动型、积极成长型、享乐逃避型、适应不良型。
主动自愿型空巢青年出于工作需要、追求独立性和个人生活习惯等原因,主动、自愿选择独居,已经习惯甚至享受独居的生活方式。被动非自愿型空巢青年则由于工作变动、个人性格、合租矛盾、客观条件等原因限制而被动选择了独居的生活方式。
积极成长型空巢青年将空巢视为人生的必经和必要阶段,认为空巢期是执着奋斗、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追求内心宁静和寻找事业转机的理想阶段,其间遭遇的孤独寂寞、缺乏家人陪伴与困惑挫折等煎熬,都将有利于促进其独立思辨与自立自强能力的提升。
享乐逃避型空巢青年或将空巢当作摆脱种种束缚的良机,过着无人打扰、任性随意的生活,或因不习惯、不适应与他人合住,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而逃避躲进空巢里,封闭自我、顾影自怜。
适应不良型空巢青年在应对城市公共空间发展不足、社会隐性排斥、刻板印象与歧视、标签效应等问题时呈现出不良反应,导致其心理失衡加剧、自我认同不足、相对剥夺感强、集体心理焦虑、弱势心态泛化,并出现孤独、焦虑、失落感和挫折感等负面情感和躯体化症状。适应不良型空巢青年目前为数不多,且属于状态性适应不良,可以通过有效的干预引导进行纠正。例如,对于一些在大众和社交媒体渲染下形成的“悲情标签”以及空巢青年是“问题青年”的消极刻板印象即可通过心理干预进行解除。
三大主因
既然是空巢青年,对“巢”的理解往往直接影响其悲伤和无力的程度。巢,对中国人而言,是房也是家。有的空巢青年是有房没家,有的有家没房,最艰难的自然是又没房又没家——不断上涨的房租超过了收入的涨幅,不断选房、频繁搬家。
空巢青年有两个密切关联词,一个是独身,一个是独生活。实际上,很多以空巢青年自嘲的人,独身的几率会更高,不想将就不如独身。至于独生活,其主动选择和追寻的意味更浓烈一些。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独生活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我们可以从3个维度去考量空巢青年存在的原因:
作为“社会中的人”——空巢青年在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利物浦出现过,在工业化的美国芝加哥和底特律出现过,甚至在今天的硅谷也依然存在着。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广大青年必然会经历从农村、中小城市、内地走向沿海大中城市或特大城市,再从大中城市或特大城市走向其周边城市的迁徙脉络。流动社会中,必然出现空巢青年。
作为“现实中的人”——现实中的当代青年,为了生存而活在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中,是造成空巢现象的主因之一。与此同时,还有另一种现实生存的选择萦绕在空巢青年周围,就是对更高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的追求,包括居住条件和形式、与亲人关系、工作环境、生活环境、生存条件等。
作为“个体化的人”——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认同自身的心理状况,以及独特的自我。这是当代青年逃不掉的个体特征,也是抹不掉的时代印痕。
两类学说
独闯天涯的孤独寂寞、隐秘疏离的生活状态、狹窄专一的交际网络……当空巢青年成为一种普遍关注的现象,好像我们身边总有人可以对号入座。有意思的是,在人们不断深入的认知过程中,空巢青年的贬义色彩正在淡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依据全国六大城市的青年抽样调查,恰好佐证了这一点。调查结果显示,空巢青年虽然生存压力大,但普遍生活控制感较强。多数青年对自己处理问题充满信心,并未表现出显著的焦虑、紧张、绝望、价值感缺失等问题。
无论是此前的“蚁族”“北漂”,还是现在的空巢青年,说是一群人,不如说是生命中的一个暂时状态更确切,且中间暗含着某种进化过程。
从心理学上讲,对于进化中的空巢青年,可以从功能独立层面提升其独立管理个人事务的能力,从情感独立层面帮助其摆脱对父母情感的过度依赖,从态度独立层面帮助其形成可持有与父母不同态度、价值观和信念的能力。心理学同时认为,社会化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学习社会的标准、规范、价值和所期望的行为,是一种持续终身的社会适应过程。空巢青年的社会化是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社会学则认为,个体化意味着个体行为的框架和制约条件逐步松动、失效,个体从诸如阶级、阶层、性别、家庭的结构性束缚力量中相对解放出来,包含“脱嵌”的解放维度,即从历史规定的传统社会形式与义务中脱离,也包含“再嵌”的重新整合维度。
“脱嵌”状态的空巢青年面临自由与风险的双重境遇,一方面意味着个性发展、个人选择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与自由,另一方面也面临人际关系冷漠、集体意识隐退和精神生活空虚的社会风险。“再嵌”则有利于帮助空巢青年化解个体化的社会问题及社会风险,并更好地实现社会化。
作为城市人口流动主体的空巢青年,并未完全融入都市社会,更多只是身体意义上的城市在场,缺乏认同与心理归属感,表现为“弱嵌入”状态。城市认同是流动人口对城市地域、市民群体的接纳和归属以及市民态度观念的内化,城市归属感是一座城市最大的吸引力。缺乏城市归属感容易使空巢青年对所在城市,以及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和责任感,需要通过“再嵌”环节的社会联动不断提升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促进他们与社会的深度联结。
有人说,当代的中国年轻人似乎总是很着急,前辈们用20年、30年甚至大半辈子实现的理想,他们却想在短时间内达成。现实的贫困窘迫与遥远的荣华富贵不断撕扯着他们的灵魂。
如若身处这种状态,空巢不失为一种自省和缓冲。正如叔本华在《关于独处》里说:“丰富而伟大的人节制交游,不远不近地欣赏着人群的火焰,既不一头扎进寒冷的孤独之中,也不被火焰灼伤。”所以,与其在空巢中顾影自怜,不如在人生必经的阶段寻找最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