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涛涛
作为中国陶瓷的一员,紫砂陶艺发展的历程可称得上短暂,得益于宜兴当地得天独厚的制作条件,紫砂壶从诞生开始,便与中国的文化及生活紧密融合。因茶而生的紫砂壶,成为了当时人们日常活动的一部分,围绕着这一点,紫砂壶便有着无穷的创作题材。紫砂“连年有余”壶的创作便是源自于生活中的谐音文化,将现实中的“鱼”与生活条件中的“余”映射在了一起,伴随着对“余”的美好期待,自然衍生出了“鱼”的生长环境,这两种意念在某种程度上相互连通,于是这把紫砂壶的造型便诞生了。
当代紫砂壶的创作不再是仅仅围绕生活中的实用场景而设计,过去那些茶壶,如“牛盖洋桶壶”这类因茶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经典佳作已然缺乏诞生的土壤,更为贴近人的生活理念,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精神追求,日常审美的工艺美术品才是紫砂壶创作的现状,紫砂“连年有余”在设计中就掺入了更多个人的审美理解,比如这把壶从体积上就遵循小而美的原则,总体偏小,根据其形态轮廓,控制在一掌可握的程度,其壶体轮廓椭圆,底部更为圆润如意,服务于手掌的触感,将紫砂泥包浆细润的优点发挥了出来,而在这把壶的上半部分,则集中生动地塑造了“鱼跃”的水面形象,将暗含的主题“连年有余”摆在了一个极其显眼的位置。
在过去,紫砂匠人根据自身的经验来制作紫砂壶,在这一时期,紫砂壶造型的制作有着极高的成本,所以人们尽可能地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探索紫砂壶形体的创造。而当代紫砂壶的工艺、制作已经有着系统成熟的流程,制作的成本也极大地降低,同时现代的造型设计还带入了人体工学的设计理念。紫砂壶在使用的时候,由双手来进行,手指、手掌与茶壶造型的契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把设计精湛的紫砂壶造型,其持握感会使人感觉到舒适、顺畅,同时这种形体上的优势还夹杂着紫砂壶本身的功能性质,如投茶是否方便,出水是否爽利等,这些都会影响一把茶壶的实际使用体验,在紫砂“连年有余”的创作中就充分把握住了上述这些要点。
这把壶的制作采用传统的紫砂圆器的制作方法,先打泥条泥片,然后用围身筒法制作壶身,由于壶体较扁,壶面的弧度较大,所以在制作壶体的时候采用先上满片再配底片的顺序来进行制作,这样在实际操作中手指的操作余地更大,在拍打壶面曲线的时候会更容易,在此处需要注意的是,拍打时要使壶面厚薄均匀,缓缓地让泥片受力弯曲直至达到想要的角度。在制作好壶体之后,就要考虑壶口的大小,由于紫砂“连年有余”壶的整体轮廓并不大,所以要尽可能地利用壶内空间,壶面除了要向外“鼓”之外,壶口亦要制作得较为宽敞,这样投茶时就会较为方便,同时这样的设计也能够减轻壶口的压力,不至于加上壶盖以后壶心内凹下沉。
其次,根据大壶口来制作壶盖,盖面的壶度要舒缓,不能急,不能高,需要配合壶体的曲线,缓缓地向中央集中,嵌盖的设计保证了壶体到壶盖之间的过渡顺畅,在盖面上塑细密的波浪纹,同时在靠近壶钮的时候,紧急下陷,在盖面的中央制作一枚“鱼钮”,陶塑波浪与鱼的造型要使两者紧密结合,鱼首跃出水面,波浪簇拥其间,这里同时带有写实和夸张的手法,参照传统年画造型中两者的形象,将之立体化、简洁化,用尽可能少的线条语言塑造出“鱼跃”的瞬间。
紫砂“连年有余”壶盖上的“鱼”是一种偏绘画的表现方式,由于茶壶本体是完全的简洁素润,有着这样一个基础,茶壶上半部倘若采用写实的手法就会显得过于繁琐,造成整体上的形态失衡。在参照中国传统美术形象,关于“年年有余”的年画、画报、雕塑等,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这些现有形象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简化,结合成熟的如意卷浪造型,“有鱼”的形象就成功地塑造完成了。极具动感的造型,搭配壶盖表面的波浪纹理,中国传统的吉祥语言“连年有余”便随着对富足和美好形象的期盼而诞生了。
总结:紫砂壶一直带有一种简洁的形体魅力,在连贯古今的造型创作中,传统的文化主题也需要贯彻这种简洁的形体语言,用尽可能少而精妙的造型连贯顺畅地表达其本身的意境及内涵。当下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快节奏的生活让简洁的表达成为了艺术呈现的必要条件之一,而这也正好契合了紫砂壶本源的艺术特征,承袭过去,开创未来,紫砂壶艺术将在这样的简洁中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