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高声自远
——论紫砂壶“清露”的光素技法和简约之美

2021-10-15 06:54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8期
关键词:器型宜兴紫砂壶

吴 浩

江南宜兴位于长三角的几何中心位置,腹地广阔,资源丰富,特别是自然风景美不胜收,湖泊众多,竹海茂密。在宜兴南部,有天目山余脉穿越而过,太湖之水浩浩荡荡,在这山水交融之地,紫砂矿藏孕育而生。正是这独特的环境,使得紫砂之中富含有石英、云母和铁质等等元素,形成了本来的透气性,再经过高温烧制以后,又形成了新的透气孔,称之为“双透气孔”结构,用来泡茶具有发散性好、不闷茶、没有熟汤味的特点,有着“世间茶具称为首”之美誉。今天,随着茶文化的发展,紫砂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日趋多元化,但是最为根本的、展示紫砂本质之美的光素器,还是受到了圈内人士和紫砂行家的青睐,也是衡量紫砂技艺水准和艺术审美的基本元素。

我的这件紫砂作品《清露壶》就是采用了非常传统的紫砂光素器的设计和技艺手法,用简洁的造型凸显出紫砂本来的面貌,让我们真正明白了紫砂艺术的本质和内涵。此壶壶身圆融饱满,线条流畅,壶底微微收拢,置圈足,端庄稳重。壶嘴胥出壶身,短小微扬,出水非常爽利,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则是圈圆设计,端握舒适,壶盖凸起和壶身一脉相承,外沿翻卷,子母线吻合,压合严密,气密性良好,上面的壶钮则采用了传统的圆珠设计,拿捏称手,和谐统一。从外表上看此壶,似乎有着许多传统器型的特点,但是又与众不同,博采众家之所长,综合反应出紫砂光素器的优雅和质朴,带有一些明代紫砂的特点和气质。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清露壶》,让我们很快就投入到了紫砂壶的造型和本质之中,简约古朴,秀外慧中,内敛大气,实用宜人,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完全没有想象除了壶本身以外的任何元素,只是天人合一地把自己对传统紫砂艺术的理解一气呵成地展示出来,带给我们纯粹的视觉享受,感受紫砂艺术的简约之美。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唐代诗人虞世南非常著名的《蝉》中的诗句,短短几句,却把我们一直认为非常聒噪的蝉的形象变得清雅脱俗,特别是开篇就是“饮清露”的描绘,已经超然于物外,后面的两句则是完美地升华了主题。对于宜兴的大多数紫砂艺人来说,用这样的蝉自喻其实非常的恰到好处。我正是在不经意间,对这首诗有着新的理解,恰巧准备用手中的紫泥开始设计新的款式,于是就起名为“清露”,然后开始设计创作。清露,早晨草木之上的露水,是最为纯洁、晶莹剔透的,蝉宿于高林,而饮清露,响亮的声音也是靠自己传递出来,而不是秋风的传播。我们紫砂艺人也需要这样自身过硬的技术,用自己的才华来征服壶友们挑剔的眼光,延伸到芸芸众生也是一样,自吹自擂总有一天要原形毕露,只有脚踏实地,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艺,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才能够赢得应有的名声和地位,那是壶友们对自己的认可,受之无愧。我的这件紫砂作品《清露壶》正是本着这样的初心来设计制作完成的,没有一丝华丽的炫技在其中,却踏踏实实,一招一式都是传统紫砂艺术的精髓之所在,在简约之中流露出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和审视,让我们把全部的重心都放到饮茶和赏壶本身,这也是在今天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下,我们最需要修炼的技能之一,用这样的紫砂壶喝茶,踏实、心安,如饮清露,真水无香。

结语:紫砂艺术发展到今天,各种造型的设计,装饰的点缀都已经达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但是真正的高手,往往还是专注于几个传统的器型,然后在其基础之上衍生出来一些富含传统、守正创新的作品,这样才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木,才能在延续紫砂文脉的同时,促进紫砂事业更大的发展,也能够让广大的壶友真正懂得紫砂之根本所在。

猜你喜欢
器型宜兴紫砂壶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
小羊首圆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