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丽
急诊预检分诊是所有急诊就诊病人首先接触的环节,急诊预检分诊的质量能够影响急诊病人的病情转归[1-2]。为急诊病人测量体温是预检分诊的首要步骤,体温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在机体中氧化分解及脏器活动时产生的热能,是急救护理最基本的客观监测指标,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预后提供有力依据和评判标准,体温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会影响急诊医护人员对急危重症病人的预判、治疗及护理。笔者将生命体征测量仪、红外耳温仪、红外额式体温仪应用于急诊预检分诊中的体温测量,比较三种测量方式的准确性和差异度,以期为临床急诊病人选择合适、准确的测温方式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现作报道。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16-23日到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就诊病人17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2例,女83例,年龄12~85岁。纳入标准:入院就诊前30 min未剧烈运动,神志清楚、情绪稳定,愿意配合体温测量。排除标准:需立即抢救的急危重病人,手臂外伤或残疾、耳部疾病或外伤及不配合的病人。
1.2 测量工具 迈瑞VS-600型生命体征监测仪,测量范围:30.0~43 ℃,腋温电子探头分辨率0.1 ℃;博朗PRO4000型红外耳温仪,校准精确度:35.5~42.0 ℃,误差为±0.2 ℃,测量范围:20.0~42.2 ℃;欧姆龙MC-720型红外额式体温仪,测量范围:22.0~42.2 ℃,误差为±0.3 ℃。
1.3 方法 应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为避免室温差异及运动因素对病人干扰,测试病人先进行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测量后,再分别使用生命体征测量仪、红外耳温仪、红外额式体温仪进行体温测量,175例病人共测量525例次。测量体位均采用坐位,测试时室温维持在22~26 ℃,测温时间段:08:00~20:00。研究前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将三种测温仪器送往医院医学工程部进行检验校正,确保仪器性能良好。(1)生命体征测量仪:擦干病人两侧腋下汗液,将测量仪的腋温电子探头放于腋窝中夹紧,1~4 s屏幕显示测量温度,分别测量病人左侧和右侧腋温”。(2)红外耳温仪:暴露病人外耳道,将测温探头插入病人耳道中并贴合皮肤,按下开始按钮,待仪器发出蜂鸣音时,即可取出红外耳温仪,屏幕显示测量温度,分别测量病人左耳和右耳温度。(3)红外额式体温仪:暴露病人前额,保持前额无汗状态,手持测温仪,距离前额正中3~5 cm,按下测量按钮,屏幕显示测量温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方差分析和q检验。
2.1 3种测温方式结果比较 3种测温方式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红外耳温仪和红外额式体温仪测得温度均明显低于生命体征检测仪(P<0.01)(见表1)。
表1 3种测温方式结果比较
2.2 3种测温方式在不同体温区间病人间比较 将体温分为低温(35~35.9 ℃)、正常(36~37.2 ℃)、低热(37.3~38 ℃)和中等热(38.1~39 ℃),3种体温测量方式结果在低温、低热和中等热病人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体温病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红外耳温仪和生命体征检测仪测得温度均高于红外额式体温仪(P<0.05)(见表2)。
表2 3种测温方式在不同体温区间病人间比较
2.3 病人两侧耳温和腋温比较 病人左侧耳温(36.59±0.52)℃,与右侧耳温(36.57±0.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5,P>0.05);左侧腋温(36.65±0.57)℃,与右侧腋温(36.70±0.57)℃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0.03,P>0.05)。
随着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人民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高,导致急诊病人就诊逐年上升[3],急诊预检分诊的质量与急诊急救工作效率与病人满意度密不可分,测量体温是急诊预检分诊必要步骤,体温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医护人员对病人病情发展及转归趋势的判断。特别是近年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SARS、禽流感、新冠肺炎等,都是将病人体温作为筛查标准[4]。体温分为体表温度和体核温度,对于急诊病人而言,体核温度测量不易实施,通常采用测量体表温度。水银体温计由于价格低廉、测温可靠,可重复使用,从而成为急诊使用最常用的测温方式[5]。但是在临床应用中,水银体温计的不足之处也十分明显,其中玻璃损伤和汞的外溢造成的污染是最为突出。临床有报道[6]因使用玻璃体温计造成护理缺陷而引发护理纠纷。此外,急诊病人就诊时心情急迫,就诊数量无法预计,人员流动性强,病情复杂,年龄差别大,部分病人因为对体温表消毒存在疑虑,拒绝测量口温,还有一些干扰因素如测温前饮水、进食、嚼食口香糖、鼻塞、呼吸不畅、易咬碎、护士肉眼读取数值易存在视觉差异及急诊病人依从性和配合程度低等都限制了临床口温测量和水银温度计的使用,特别是一些急性创伤低体温的病人,到达急诊抢救室时的体温仅为(35.16±1.22)℃[7],水银体温计的测温范围仅为35~42 ℃,不能真实反映病人当时的温度。采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已无法适应急诊急救工作性质及病人的需求。近年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类高科技的医用电子类、红外线类产品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护理工作中[8-9]。与水银体温计相比,此类体温计测温速度快、操作简便、材质安全、舒适度佳、实用性强,大大提高急诊工作效率等优点,得到医护人员及病人的认可与欢迎。因此,在多数医疗机构急诊预检分诊中都采用了电子类、红外线类医用产品作为测温方式,但此类产品由于内部芯片的敏感度和传导性和价值不同,对该类产品的准确性还有争议。
本研究将3种电子类产品应用于同一病人,避免样本间的差异不同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研究结果显示,3种测温方式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红外耳温仪和红外额式体温仪测得温度均明显低于生命体征检测仪;在正常体温(36~37.2 ℃)病人中,红外额式体温仪测得结果低于红外耳温仪和生命体征测量仪。额温在3种测温方式中的准确性相对低,说明红外额式体温仪只能作为急诊病人预检分诊中一般性筛查作用。前额正中是人体体表温度,温度变化范围大,容易受到外部环境、风速的波动及前额遮挡物的影响,特别是在前额使用退热贴的病人,对测量部位温度有影响,导致了测量结果不稳定、不准确,本研究结果与田永明等[10]结一致。在使用红外额式体温仪时,不能仅以一次体温为准,应测量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参考依据,同时,要排除影响因素如:前额遮挡物、头发、汗液、有无使用退热贴。如果出现病人体温与症状、主诉不符时,应采用其他测温方式。人体的体温中枢在下丘脑,耳道的鼓膜与下丘脑有同一血液供应,和颅内深部温度相近,能够反映出人体深部温度。红外耳温仪就是通过对耳鼓膜及周围组织发出的热量进行收集,将测量出的温度转化为耳温,经仪器显示。与生命体征测量仪相比,红外耳温仪体积小巧轻便,放置简便、可移动使用,优势明显。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人左、右侧腋温、耳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王领会等[11]研究一致,说明左右两侧差别小,具有良好的再现性,对于急诊病人急诊护士可不必拘泥于哪侧腋下或耳道,如果出现一侧耳道损伤或肢体障碍或主动脉夹层[12]病人,可采用健侧耳道及肢体测量耳温或腋温。
综上,生命体征测量仪、红外耳温仪、红外额式
体温仪均快捷、简便,就测量准确性而言,生命体征测量仪、红外耳温仪的测量结果相对更加可靠,能够真实反映病人体温,红外额式体温仪宜作为一般性筛查、分检作用。急诊病人测量体温时可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测量方式。对于疫情防控的发热筛查时,如就诊人员多,集中,可选用红外额式体温仪进行筛查,如额温为36.7 ℃[13]或疑似病人可选用生命体征测量仪或红外耳温仪测量体温。在春夏季节,就诊病人衣物薄,可使用生命体征测量仪,在秋冬季节,人们增添衣物,可采用红外耳温仪测量体温,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提高病人舒适度。无论使用哪种测温方式,在使用中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避免应操作不正确导致测量结果失真,影响正常使用,对急诊预检分诊的病人应动态监测体温,及时识别潜在危急情况,为急诊医护人员制定各类方案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