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行 邓芳红
提 要:周恩来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为新中国的诞生和各项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全党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的杰出典范。他不仅提出了抓紧学习、努力工作、习作合一、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等许多提高党性修养的正确思想主张,而且严格自律,身体力行,制定了《我的修养要则》,在实践中起了模范带头作用。在纪念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学习和研究周恩来加强党性修养的思想与实践,对教育党员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党的群众路线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当代启示意义。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一百年的光辉历程,在一个世纪的艰苦奋斗中,我们党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这其中就包括周恩来为全党做出表率的严格自律、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的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他们“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①《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人民日报》2021 年2月21 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全体共产党员更要学习周恩来加强党性修养的杰出思想和成功实践。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艰苦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建立的卓著功勋、展现的崇高精神风范是我们全党学习的典范。在继往开来、努力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前进的新形势下,深入探讨周恩来加强党性修养的杰出思想与实践,对提高党员政治思想觉悟,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党的宗旨,狠抓全面从严治党仍有重要的现实启迪和指导意义。
2018年3月1日,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2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对周恩来作了高度评价和最新历史定位:“周恩来同志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建立的卓著功勋、展现的崇高风范,深深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心中,也深深铭刻在全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心中。”①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2、8-9 页。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明:“周恩来同志半个多世纪奋斗的人生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是新中国孕育、诞生、成长和取得崇高国际威望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是中国人民在自己选择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上艰辛探索、不断开拓、凯歌行进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②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2、8-9 页。周恩来是举世公认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是我们党和国家杰出领导人,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半个多世纪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他为党为人民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立下了不朽的丰功伟绩。
周恩来的光辉一生为党的建立和发展,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立下了卓越的历史功勋。1921年,他就参加创建了旅欧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组建了我们党最早的革命武装,领导了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我们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此后,他不仅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在遵义会议上为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不仅为建立、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大量工作,而且协助毛泽东指挥了改变中国命运的战略大决战,精心筹备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和多党合作制度,在毛泽东领导下创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新中国诞生后,周恩来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作出了奠基性贡献。他担任政府总理长达26年,同时还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主席,他是新中国外交、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体育、国防建设等各项事业的主要开拓者和卓有成效的领导者之一,新中国建设事业取得的每一项重大胜利都饱含着他的巨大心血。同时,周恩来善于根据中国具体国情实事求是地进行思考和探索,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周恩来不但毕生功勋卓著,而且在党性修养方面也为全党做出了典范。他以身作则,严格自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并就如何加强党性修养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不论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周恩来都号召党员要自觉地提升自身党性修养,加强思想改造,“要把思想改造看成像空气一样,非有不可。不然,你的思想就会生锈,就会受到腐蚀”③《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年版,第368、368 页。。他认为思想改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每个党员从加入共产党起,就应该有这么一个认识:准备改造思想,一直改造到老”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年版,第368、368 页。。而领导干部更是要带头进行自我改造,“自居于领导,自居于改造别人的人,其实自己首先需要改造”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五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年版,第239 页。。周恩来这些正确思想至今对我们加强每一个党员党性修养仍有重要指导意义。
周恩来不仅提出了许多关于党性修养的精辟论述,更重要的是他一生以实际行动带头践行了自己提出的各项原则和具体要求,他是中国共产党内抓紧学习、加强自我改造、提高党性修养的楷模。1943年3月18日,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在重庆自己的办公室总结了参加中国共产党、从事革命工作20多年来的艰苦奋斗历程,为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党性修养,专门写下了《我的修养要则》。这是他本人对自己政治思想、行为准则、道德修养的严格自律标准,他决定今后要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周恩来还将其贴在办公室门外,让同志们监督他做到其中提出的各项要求。在此后的革命岁月里,周恩来以身作则,严格自律,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努力为党工作,在许多方面都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为我们树立了加强党性修养的杰出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周恩来光辉的一生在六个方面是我们全党学习的楷模:“周恩来同志是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是对党忠诚、维护大局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是热爱人民、勤政为民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是自我革命、永远奋斗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是勇于担当、鞠躬尽瘁的杰出楷模”;“周恩来同志是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杰出楷模”。周恩来一生为党和人民事业所建立的卓著功勋、展现的崇高风范,“深深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心中,也深深铭刻在全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心中”。①习近平:《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2 页。
周恩来一生在为党和人民工作中始终坚持严格自律,自觉提升党性修养。他主要提出了以下这些关于加强党性修养的思想主张,并且身体力行,在实践中起到了典范和积极带头作用。
周恩来认为抓紧学习,勤于思考,是共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觉悟的基础。学习的内容可以包括政治理论、思想文化、专业知识、管理技能等,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要学好用好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和精神武器,是每一个党员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抓紧学习对周恩来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从小就立下了“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志向。在南开上学时,他就明确提出,要“做事于社会,服役于国家,以其所学,供之于世”②《周恩来传(1898-1976)》(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年版,第22 页。。在日本留学期间,他阅读了国内寄来的《新青年》和日本翻译的社会主义书籍,学习了李大钊等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思想认识发生了转变。到欧洲留学后,他直接接触到马克思、恩格斯写的著作,抓紧时间努力学习、认真思考,做出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确立了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从此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才能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43年周恩来写的《我的修养要则》中,第一条就是:“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③《周恩来年谱(1898-1949)》(修订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年版,第562 页。这说明周恩来始终把加紧学习作为第一要则,其对学习的必要性有高度认识。他认为加紧学习是提升党性修养的前提,党的领导人应在这方面起带头作用。在南方局整风期间,周恩来还亲自授课,系统地讲述了从建党初期到抗战时期党的发展历程。为保障学习时间,周恩来特别规定星期四为“党日”或学习日,每逢这天,所有在重庆的公开机关中层以上领导和新华日报编委以上干部以及曾家岩的干部,都要到红岩村集中学习。①参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见证红岩——回忆南方局》,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周恩来特别重视提升党的干部的理论修养,除了要他们学习党史和党的政策外,还要他们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为加强党性修养,周恩来不仅提出要抓紧一切时间和一切机会学习,同时还提出要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就是做任何事要从专而精入手,不要包揽许多。宁可做完一件事,再做其他,也不要浅尝辄止。他强调学习要专一且抓住重点,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是其多年学习和实践的经验总结。延安整风运动中周恩来认真学习了党中央文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亲自领导了南方局的整风运动。通过学习与思考,周恩来对整顿学风、党风和文风,以及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有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认识。1943年,他在给南方局干部作报告时强调要有学习精神,加强理论学习。他要求领导干部要“抓紧思想政治的领导”②《周恩来年谱(1898-1949)》(修订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年版,第565 页。,这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加强自己的政治锻炼”③《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二十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96、167 页。。“活到老,学到老”是周恩来一生践行的格言。他不但注重从书本中学习,还善于在实践中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他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向有经验的工人、农民请教问题,向科学家和技术人员请教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学习亦是周恩来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
周恩来的党性修养好,反映在他一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努力工作中,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论客观条件如何,他都努力为党工作。1939年,周恩来在延安不慎摔伤了右臂,造成骨折,在治疗期间他仍然紧张而繁忙地不停工作着。身边的工作人员提醒他爱惜身体,周恩来回答说:“一个人只要还活着,就应当为党工作”,“工作比医病更重要”。④《周恩来传(1898-1976)》(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年版,第508 页。
直到生命的最后10年,周恩来在极其艰难的政治环境中,顶住巨大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和国民经济的发展。1980年,邓小平在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问时对周恩来评价道:“周总理是一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的人。他一天的工作时间总超过十二小时,有时在十六小时以上,一生如此。”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348 页。周恩来得知自己重病在身,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不但没有放下工作去疗养,反倒更加倍努力工作。他常对身边的人说,他的时间不是他个人的,而是属于党,属于革命。争取一分钟时间,就多做一分钟工作,要抢时间工作才行。
周恩来还根据自己多年为党工作的经验,总结出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法,这就是“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⑥《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二十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96、167 页。。周恩来担任南方局书记期间,负责十余个省的党组织恢复重建工作、统战工作、国内外团结抗战工作等等,各种大小事务纷繁复杂,正是由于他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地设计、指导、布置和实施,南方局的所有干部分工合作,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皖南事变后,南方局面临更严峻的政治环境,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护党的力量、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并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不破裂是周恩来急需解决的问题。他运用杰出的政治智慧,有计划地安排一批党员做疏散工作,灵活地开展重点人物的统战工作,终于妥善化解了皖南事变后的危机,团结了广大的抗日进步力量,为夺取民族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为加强党性修养,周恩来给自己提出了“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①《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二十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67 页。的要求。其核心意涵就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根据主客观情况做好党的工作。抗战中周恩来教育党员干部要将我们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经验教训运用到当前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去,注意时间(抗战时期)、空间(南方各省)和条件(国共合作背景下)的配合,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皖南事变后,南方局部分党组织受到严重破坏,国民党统治区局势异常紧张。周恩来根据时局的变化,采取了“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②《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十七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05 页。的方针,要求各级党组织从领导方式到工作方法都要进行转变,在统战策略方面也要因势调整。他还提出秘密斗争与公开斗争结合、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结合、经济斗争与政治斗争结合等灵活的策略方针,保证了党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周恩来就认识到“调查工作应切实去做……对于了解中国农村实际生活及帮助土地革命策略之决定有重大意义”③《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16 页。。他强调,做调研工作应该尊重客观事实,不要受任何框框的限制。调研的过程是一个深入群众的过程,目的是要了解真实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周恩来一贯主张“理论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又对实践加以指导。我们不能把理论当作教条,如果不顾实际情况,把理论拿来乱套一阵,总是要失败的。同时,实际工作要有理论的指导,才不会盲目乱撞”④《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年版,第271-272 页。,他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号召全党同志“必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的武器来进行调查研究,这样调查研究才能实事求是”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四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年版,第252 页。。
新中国成立后,即使在工作非常繁忙的情况下,周恩来仍坚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1958年的南宁会议上,中央决定由周恩来主持长江流域的治理工作。为了取得一手资料,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周恩来亲自带领一批干部和技术人员实地考察了荆江大堤的几个险要堤段,并且不顾山路险阻,勘察了南津关坝区和三斗坪坝区。在长江中堡岛上详细观察坝址后,实地对照研究工程设计方案,认真了解地质勘测工作,观看地质钻探岩心。经过这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周恩来主持制定了“统一规划,全面发展,适当分工,分期进行”的长江治理方案,他提出要处理好“远景与近期,干流与支流,上、中、下游,大中小型,防洪、发电、灌溉与航运,水电与火电,发电与用电七种关系”⑥《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年版,第132 页。。周恩来主持制定的这个治理长江的方案,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其充分考虑了当时中国的财力、物力和科技能力,注意了时间、空间和条件的适当配合,成为一个从国情出发,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成功范例。
周恩来一贯坚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他提出的严格自律的要求是:“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要“适当地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地纠正自己的短处”。⑦《周恩来年谱(1898-1949)》(修订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年版,第562 页。周恩来很重视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和改造问题,在自觉进行思想改造的同时,还经常帮助其他同志纠正错误认识和不正之风。抗战时期,他指示《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发表了大量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的文章,要求南方局的党员认真学习。他还利用形势报告会、党员训练班以及个别谈话等多种方式,同一些党员交流思想,帮助他们提高政治觉悟,提高党性修养,保持革命气节,坚定政治立场。
为保持和发扬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周恩来不论工作多忙,坚持参加所属支部、小组的学习活动,经常根据工作实际和自己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①参见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中央南方局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年版,第160 页。他亲自为《新华日报》改版后新办的《团结》副刊撰写文章,提出:“我们愿认真检讨自己,我们尤愿接受大众的批评;我们愿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我们尤其诚意纠正这些错误;我们愿意揭露错误的原因,我们尤愿将这些原因和方法提供朋友们读者们做参考做借鉴。”在文章的最后,他强调:“我们决不害怕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并坚信成功的个人、团体和事业,必定是从错误的改正中磨炼出来的。”②周恩来:《“团结”的旨趣》,《新华日报》1942 年9 月16 日。周恩来一生都坚持思想改造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1962年,他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客观地分析道,在经济方面我们“对于新的事物缺乏经验,在执行中犯了很多错误,有很多缺点,而且有很多是原则性的、很严重的”③《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403 页。,但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了经验,就能够逐步认识和掌握新情况下的经济发展规律,就能够认清形势、掌握主动,纠正错误。
无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周恩来对党的工作总是兢兢业业、勇挑重担、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同时,他始终抱着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反思和改正自己的短处。抗战时期,他曾谦逊地说,自己参加革命“迄今已20年,经常处于实际工作的情况,故培养了一些工作能力,但理论修养不够,有些事务主义的作风”④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中央南方局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年版,第163 页。。他带领南方局干部整风时,专门讨论了怎样自我反省、怎样改正自己的缺点问题。不少同志在他的谆谆教诲下,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明显提高了党性修养。
党性修养是否增强的重要表现,是看党员能否真正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周恩来明确提出,要“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⑤《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六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167 页。。坚持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之一,也是周恩来党性修养好的真实反映。他认为,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就“应该象条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⑥《周恩来选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年版,第241 页。。周恩来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经常告诫各级干部,“不仅要教育群众,还要向群众学习。因为领导者本身知识还不完全,经验还不够,领导地位并不能使你得到知识和经验,所以面向群众,汲取群众经验,十分必要”⑦《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二十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297 页。。周恩来时刻心系百姓,心里总牵挂着亿万民众的困难。1961年3月,他亲自去河北农村调查集体食堂中的问题和农民生活情况。1966年春邢台地震后,他立即飞往灾区,亲自领导和布置抗震救灾工作。
“过集体生活”也是周恩来密切联系群众和团结群众的一种工作方式,他领导党的统战工作和地下工作时,提出“三勤”(勤业、勤学、勤交友)和“三化”(社会化、职业化、群众化)的工作方针,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及领导干部都要有职业”,“要使党员社会化,不仅不脱离社会,而且要深入社会”。①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中央南方局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年版,第141 页。要把解决人民群众的现实问题作为党联系群众的一个重要方式,要采用多种方式为老百姓排忧解难,争取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为加强党性修养,周恩来还提出要严守纪律。他高度重视党的组织纪律、工作纪律与保密纪律,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都要严格按照党章办事,严格遵守党规国法。周恩来担任南方局书记时就领导制定了《关于秘密工作的决定》和《关于组织问题的紧急通知》,对保密纪律作了详细规定,提出要把公开工作和秘密工作、上层活动和下层活动严格分开。周恩来晚年在病危期间,仍严守着党的纪律和秘密,直至逝世他都没有对革命战友和终身伴侣邓颖超透露过半点党的秘密。
周恩来自定的《我的修养要则》的最后一条就是“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他认为“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②《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二十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167 页。周恩来很清楚工作与身体之间的重要关系,没有健康的身体,就无法为党和人民工作,提高党性修养也就失去了最基础的载体。在重庆期间,为了提升南方局工作人员的学习与工作效率,周恩来要求在红岩村工作的同志一定要有规律地工作和生活,他对同志们的工作、学习、文体活动、休息、睡觉时间都作了合理的安排,规定南方局工作人员每天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学习休息8小时,要求大家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有健康的身体,以利于工作。
周恩来从小就注重身体锻炼,在沈阳东关学校求学时期,他就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在南开上学时,他仍保持着合理规律的学习生活和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每天学校起床钟一响,他就起床跑步、做操,在寒冷的冬天也保持着锻炼习惯。良好的身体素质为他日后从事革命工作打下了基础。可惜的是,在他担任党和国家领导职务后,由于繁忙的工作和肩负着艰巨的重任,其锻炼身体的时间被日益增多的各项工作挤压了。晚年他身患绝症,仍带病坚持为党和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他生命的最后的587天里,共约人谈话220人次,谈话时间最长时一次达4小时20分钟;公开会见外宾65次,每次时间大都在1小时左右;开会32次,一次会最长开3小时45分钟。③参见高振普:《周恩来卫士回忆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版,第215 页。他为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标志着我们的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线已经明确,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周恩来严格自律、加强党性修养的精神,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不断进取。特别是在我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更有必要深入研究和弘扬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光辉业绩和崇高精神风范。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面不朽的旗帜,其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的杰出思想和成功实践对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周恩来在入党之初就说过:“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①《周恩来年谱(1898-1949)》(修订本),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年版,第56 页。他始终坚守了共产主义的信仰,并一生为之努力奋斗。今天我们全体党员都要像周恩来那样终身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遵守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在新形势下党员提高党性修养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自觉进行思想改造,要随着时代发展,与时俱进地跟上时代步伐,主动去除腐朽陈旧的思想意识,牢固地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不忘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二是要经常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勇于带头进行自我批评,勇于接受他人批评。“不搞‘鸵鸟政策’,不马虎敷衍,不文过饰非,不发泄私愤。”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年版,第377、401 页。我们党只有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才能够不断纠正错误、净化党风;三是要重视纪律建设,包括工作纪律和组织纪律。要不断完善纪律的监督和执行体系,充分发挥党委和纪委的监督作用,把违反党的纪律、丧失理想信念的党员及时清除出党,才能保证党的队伍的纯洁性。
抓紧一切时间和机会学习,是周恩来在《我的修养要则》中对自己提出的第一个要求。他把加强党性修养建立在扎实的学习基础之上,他认为,学习的内容包括向群众学习、向书本学习以及在实践中学习三个方面。在新时代,我们党更要成为学习型政党,这就要求所有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像周恩来那样,既要善于和勤于学习书本知识,也要善于和勤于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同过去相比,我们今天学习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这是由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决定的。”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年版,第377、401 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一生都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基础,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党性修养;才能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名利观、地位观和权力观,敬业勤政,自觉自愿地当好人民的勤务员;才能像周恩来那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一切。
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进入了深水区,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我们党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面临着理论修养不足、执政能力不足、专业技能和现代管理知识欠缺等问题。因此,加强党性修养重点要落实在理论修养的提升、实践能力的增强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上。一方面,要加强党员的政治理论修养,提高政策理论水平、专业技术化管理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和运用这些科学的理论去指导新时代的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要把所学到的理论和专业技能同自己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努力提高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要借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东风,“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①《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人民日报》2021年2 月21日。。党员的党性修养是否真正得到提高,不仅体现在理论修养上,更要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日常工作中。每个共产党员都要立足本岗,尽忠职守,兢兢业业,敢于担当,勇于开拓和创新。
共产党员要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会不断增多。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党性修养就要求党员和领导干部正确认识群众利益,努力协调好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各方面利益关系,解决好不同利益群体的正当合理要求。要做到这点,就要向周恩来学习,始终坚持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注重调查研究,关心群众疾苦,为百姓排忧解难。周恩来以高度的党性修养,严格自律、身体力行,构建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和谐关系,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赢得了各界人士的衷心爱戴。他深恶痛绝任何形式的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作风。今天,我们加强党性修养需要采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仍是要密切联系群众,坚决反对和清除“四风”,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时刻保持联系群众的渠道畅通,及时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周恩来优秀的党性修养和崇高的精神风范,感召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他不仅是我们党自觉进行党性修养的典范,还在理论上实践上为我们阐释和证明了提高党性修养的关键所在、必要前提、实践重点和正确途径,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加强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一生的必修课,也是传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指明的方向砥砺前行,要“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引导党员、干部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百折不挠把自己的事办好”③《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确保“十四五”时期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人民日报》2021年1月23日。。周恩来身上展现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将激励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