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与反思

2021-10-14 03:04郑威
关键词:汉代二十世纪研究成果

摘 要:汉代奏议文是两汉臣子进呈给皇帝的议政性文本。二十世纪汉代奏议文的研究成果,一方面是将汉代奏议文作为汉代散文的一个分支加以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是将汉代奏议文视为一种公文或公牍文加以研究的成果;第三个方面是看重汉代奏议文的史料价值,以它为例证材料,阐释汉代的历史变革、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等问题的成果。此外,还有对于汉代奏议文的选编与整理成果。二十世纪汉代奏议文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亦有缺憾和不足。造成这一现状有多种原因,新世纪的汉代奏议文研究,应当解决二十世纪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调整至正确的方向上来。

关键词:二十世纪;汉代;奏议文;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I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09-0058-07

汉代奏议文是两汉臣子进呈给皇帝的议政性文本,包含章、表、上书、上言、奏、议、对诏等文体名称。奏,《说文解字》曰:“奏,进也。”[1]《文心雕龙·奏启》云:“陈政事,献典仪,上急变,劾愆谬,总谓之‘奏。”[2]臣下对皇帝的陈说称为“奏”;议,《说文解字注》曰:“‘议,语也。……按,许说未尽。议者,谊也。谊者,人所宜也。言得其宜之谓议。”[3]即陈说之语,得之其宜,是为“议”。在汉代,疏、上书、言、表、奏、议、驳议、状、对策、章、对、说等诸多名称,均是指一种进呈性的条陈,只是因事项、场合、功用等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概念而已。因此,本文以“奏议”一词,总称这一类文本。

汉代奏议文的保存与辑录,应当追溯及《史记》和《汉书》。尤其是班固《汉书》,其典雅富瞻、谨严有法的文风呈现,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人物传记中对传主奏议、书牍、赋作等文学作品的记载。汉代及以后,汉代奏议文多保存在史书、类书、总集、选集等中,如东汉时期的《东观汉记》《汉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后汉纪》《文章缘起》,唐代的《艺文类聚》《古文苑》以及宋代《太平御览》《资治通鉴》等书,均出现了对汉代奏议文的引录。明人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清人孙星衍《汉官六种》、李兆洛《骈体文钞》、汪文台《七家后汉书》、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等辑本和选本也辑录了大量的汉代奏议文作品,总数可观。姚鼐《古文辞类纂》收录了贾谊、晁错、司马相如、刘安、严安、主父偃、吾丘寿王、东方朔、路博德、张敞、魏相、赵充国、萧望之、刘向、匡衡、侯应、谷永、耿育、贾让、扬雄、刘歆的奏议作品,将汉臣的著名奏疏搜罗得甚为详备。另外,《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等大型图书亦收录了丰富的汉代奏议文。以上著作,为汉代奏议文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文本文献基础。

二十世纪的汉代奏议文研究,在文本文献的基础上,走入了文学内部的研究。二十世纪风云激荡、思想交杂,不同的时期为研究者带来不同的学术视角,或中方或西方,或传统或现代,汉代奏议文文本因而得以被展开多侧面的研究。二十世纪汉代奏议文的研究成果日益丰硕,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而这一现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亦值得学界反思和改进。本文将从研究成果的回望综述、研究不足的反思审视、研究现状的原因与新世纪的转向三个层面展开论述。

一、汉代奏议文研究成果的回望综述

中国古代文人的身份特质往往是:以文学才华(包括试举荐选、诗文创作、奏章拟撰等方面)作为阶梯和依托,获取政治地位作为其生存空间。因而,他们往往兼有文学家和政治家的双重角色。出自其笔下的奏议文,本身就带有真诚激切的感情和充足的文采而具有文学性,或就是文学名篇。又因奏议文是和封建社会生活直接联系的文种,多涉及当时社会重大的历史政治事件。因而可以说,奏议文是一种复合型文本,它兼有文学学术性和社会政治性的双重内涵。

在散文史的编纂与叙述中,汉代奏议文往往是作为散文的一个分支,以“汉代散文”或“汉代政论文”这一包裹性极强的概念下之一部分而现身的。这是二十世纪汉代奏议文研究成果的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它是以公文或公牍文的面貌而被加以研究的。奏议虽是文的一种,但是其与诗、词、赋等相比,文学性与艺术性要弱一些。刘勰《文心雕龙·奏启》云:“夫‘奏之为‘笔,固以明允笃诚为本,辨析疏通为首。强志足以成务,博见足以穷理,酌古御今,治繁总要,此其体也。”[4]明确了奏议文作为“笔”文的基本写作要求。从功能用途的角度来看,奏议文是适用性很强的公文。第三个方面,是看重奏议文的史料价值,以它为例证材料,阐释汉代的历史变革、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等问题的。奏议文本因记录着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军事、思想等实时信息,而具有鲜明珍贵的史料价值。以下,将按照这三个方面,回望二十世纪以来汉代奏议文的研究成果。

(一)作为汉代散文的一个分支之研究成果

汉代奏议文的研究遮蔽在古代散文的绵长历史中,作为散文史的一个分支而被散点式地提及。同时在具体研究中,汉代奏议文往往被融入政论文的论述中,做了疏略化分析。

陈柱《中国散文史》于1937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被称为古代散文史的开山之作,是二十世纪第一部中国散文史。他将汉代散文分为辞赋派、经世派、经术派、史学派四类,认为经世派以贾谊、晁错的奏疏为魁,为后世古文家三苏等所宗法;经术派则以董仲舒、刘向为首,公孙弘、匡衡、京房、翼奉、李寻等之奏议文皆援引经术而成文。方孝岳《中国散文概论》虽于1935年即刊印,但其著述形式乃通论而非散文通史。该书探讨了古代散文的含义、发展历程、艺术特色等问题,为中国散文理论建构提供了初步框架,但对于汉代奏议文涉足甚少。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成果,当首推郭预衡《中国散文史》,填补了建国后散文史研究与编著的空白。著者将政论文、史论文、奏议文包罗在内,注重史的发展贯通性和散文独有的民族性。但对于汉代奏议文仅以个例简略提及,论述并不深入。韩兆琦、吕伯涛《汉代散文史稿》将汉代散文的发展分为西汉前期、西汉后期与东汉前期、东汉后期三个阶段,对各阶段的散文在艺术特征上作了总括式的提炼和归纳。但在语涉汉代奏议上,仅选取十余篇作了平面化的内容申说,如认为“他(刘向)的奏议往往能较深刻具体地反映出一些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统治阶级的穷奢极侈,统治集团内部的重重矛盾,以及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困苦等”[5],缺乏理论升华。万陆《中国散文美学》认为贾谊、晁错的奏疏“比之诸子论说,突破是多方面的,从美学的角度上说,最显著的还在倾注着主体性情以说理,融汇着真切的感悟以献策等方面”[6],见解新颖。谢楚发《中国散文简史》将奏议文放置在政论文的概念中进行分析。他将汉代政论文的发展分为前、后两期,于前期政论文中着重分析了贾谊和晁错的奏疏。漆旭邦主编的《中国散文通史》采用了和谢楚发相同的分期路数,认为前期的艺术特征是“由纵横驰骋、疏直激切,向醇正典雅、平稳深沉演化”[7],后期则为“从通达晓畅走向古奥,从纵横激切走向凝重”[8]。该书对于众多现存奏疏作了细致的内容解读与艺术赏析,雅俗共赏,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之双美。相比于以上著作,熊礼汇《先唐散文艺术论》对两汉奏议文的思考与探索更为全面深入,展现出详实丰厚之姿。既有對比,如认为“东汉奏疏,和西汉后期奏疏一样,都是沿袭战代以来的写法,入笔便是‘臣闻云云,出以对句(或大体整齐的句式),再言事论理。和西汉后期奏疏的广引经文言事,使得文风和缓、纡徐不同,东汉奏疏倒有不少任气之作。”[9]又有总览,如概括了东汉奏议文的四个特点。同时还有对于现象背后思想内因的剖析,如认为东汉奏疏引经现象的变化,实则是思想界变化的体现。白虎观会议后,经学的正统地位再次为官方所确认,故汉和帝时期奏疏中引经据典者增多。

此外,有两部著作不可不提及。它们虽非散文史研究,但具有史的延展性与纵深性,且在汉代学术史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是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在汉代奏议文方面,仅简略论及贾谊和晁错之文,但仍可见鲁迅对于古典文学深刻而独到的目光,认为“以二人之论匈奴者相较,则可见贾生之言,乃颇疏阔,不能与晁错之深识为伦比矣。”[10]二是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书中多处以奏议为文本例式,出现在学术编年的序列中,如翼奉《上书请徙都》、匡衡《请罢诸淫祀》、朱云《上书请诛张禹》、扬雄《上书谏勿许单于朝》等,视奏议文为两汉学术发展的重要坐标。

(二)作为一种公牍文之研究成果

奏议文是臣下进呈至高无上的权威——皇帝的,双方存在着巨大的地位落差,从公文的角度来看,奏议文是属于上行公文;写作目的是汇报事项、明辨社会政策的得失,按照文种加以归类,它是一种应用文。在二十世纪公牍文史的研究著作中,汉代奏议文是以公文或应用文的身份出现的,在论著中对其加以分析和阐述是必然的。

徐望之《公牍通论》,是作者在河北训政学院主讲公牍课程时所编著的讲义。既然是通论式讲义,对于具体文类的探讨难免浮光掠影。该书对“章”和“表”,或用于谢恩、或用于陈情的用途和行文程式作了简练概括。许同莘《公牍学史》可称为公牍学的奠基之作。其中,两汉部分涉及到某些文书(如章奏、奏记)的程式,文书封缄用印以及处理文字时的平署等问题。如认为“章奏移檄,皆公牍也”[11]、“欲考东汉时章奏文移之式,当于汉碑拓本中求之”[12]。侯迎华《汉魏六朝公文批评研究》评价道:“直到许同莘的《公牍学史》才第一次明确提出‘公牍学,……第一次从政事、学术、公牍、文章相沟通的高度去研究公文,注重作者的修养、文风的格调。”[13]实乃确评。

新时期以来,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乃是一部重要著作。该书专设“公牍文”一节,认为“公牍文,指古代朝廷、官府通常使用的公事文,亦简称‘公文。公文,一般可分為上行公文与下行公文两大类。”[14]从文体学的角度,将章、奏、表、议、疏、启、剳子、弾事等不同的体类和名称归为“奏议”类,总称臣下给帝王的上书。汪桂海《汉代官文书制度》利用文献与考古材料,对章、表、奏、议的使用特点、语用特征和结构程式作了细致分析。从历史学的角度,论述了汉代各类官文书的程式,及其制作、运行和管理概况。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揭示朝廷与各级官府如何制作文书、上传下达,如何以官文书为媒介处理政务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界研究汉代奏议文之不足,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三)作为一种汉代史料之研究成果

奏议文是资政之龟鉴,后代君臣往往翻阅前代诏令、奏议作为制定本朝决策的重要依凭。《史记》《汉书》《后汉书》中即多次出现“故事”一词,可见诏令、奏议文的史料价值对于当朝的政治运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同样的,二十世纪研究汉代历史、政治、思想等方面的著作,均或多或少选撷奏议文作为例证材料,看重的就是奏议文的史料价值。

如日本学者大庭脩《秦汉法制史研究》,该书对于法治制度的研究属于政治研究,它详细阐述了汉代上奏文的起首和记载格式,并认为汉代劾奏文与论报文“屡见‘诬罔或‘罔上之语,且多与‘不道相联系”[15]。英国学者崔瑞德、鲁惟一主编的《剑桥中国秦汉史》,该书属于历史学著作,亦少不了汉代奏议的萍踪倩影。金春峰《汉代思想史》与李景明《中国儒学史·秦汉卷》属于思想史研究,汉代奏议文作为记录汉代思想嬗变信息的可信文本而被多次引用。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乃作者在1976-1979年期间的自编集。该书虽属于学术思想研究,但其中论汉代散文,对于奏议有精妙论述。如认为:“汉文学主要为辞赋与奏议两体,而追溯来源,全从战国纵横家言行衍变而来。”[16]见解深邃。他认为,西汉之文以汉武帝为界,前者是纵横家、辞赋家之言,董仲舒以下,方有醇儒之言。而在西汉后期,也尚有法家、兵家言,但当时的时代主流是儒学之文的复兴。东汉以后,随着政局的恶化,士大夫对政治逐渐失却热情与勇气,所以亦遂不能有好的奏议作品。

除了以上三个方面外,还有一部分,是对于汉代奏议文的选编与整理成果。先说选编之成果。徐洁庐编、吴虞公校《秦汉文选》收20余人的文62篇,奏疏选择了贾谊和司马相如之文。中华书局辑注《秦汉三国文评注读本》分论辨、序跋、奏议、书牍、诏令等11类,兼取各体文本。该书摘选了晁错《论守边备塞书》、中山靖王《闻乐对》、董仲舒《粤有三仁对》、东方朔《上武帝书》、严安《言世务书》、萧望之《驳入粟赎罪议》、刘向《论甘延寿等疏》等,篇目贯穿了两汉的不同时期。吴契宁编注的《两汉散文选》共选100篇作品,其中奏议、驳议等臣子进呈皇帝的共41篇,占比40%强。序言中,编者对于汉代奏议文极尽推崇,认为“汉人的奏议,是在汉人散文中最有精彩的一种文字。尤其是西汉人的作品,理既切至,辞亦畅茂。”[17]由此可理解多选奏议文入书的缘由。

但是这一良好趋势并未在新中国之后的选本中延续下去,得到良好的传承。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1959年编的《中国古典散文研究论文集》,一篇未涉及汉代奏议。刘盼遂、郭预衡于1980年出版的《中国历代散文选》竟只选择了晁错《论贵粟疏》一篇奏议。刘昌渠选注的《两汉散文选》选取汉代奏议文的数量也不多。总而言之,编选者收录的两汉奏议文较少,遗珠之憾颇多。此外,还有以公文名义将汉代奏议文纳入选本的,如有胡大奎等主编《历代应用文选》、胡开度主编《中国古代公文选注》、段观宋编《中国历代公文选》等。

再说整理出版成果。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主要整理出版的一是唐、宋、明、清时期的名臣奏议集,如陆赀、包拯、范仲淹、张居正、左宗棠、李鸿章、曾国藩、胡林翼、刘铭传等,以出版的清人奏议集最多;二是包括一卷或数卷奏疏的文人集子得以出版。三是清人选编的本朝或前朝的奏议,亦被较多地整理出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界在历代奏议文献的整理出版方面,卓有成绩。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出版了明代黄淮、杨士奇所编的《历代名臣奏议》,此后上海古籍出版社又于1989年在大陆印刷出版。此外,张建业、王玉璋编《历代名臣上皇帝书》,刘振娅编《历代奏议选》,丁守和等主编《历代奏议大典》(全四册),冀东、村夫主编《中国历代奏章选》,杜涌、左羽主编《历代上皇帝书》,刘凤泉、牟瑞平编著《中国历代名臣上皇帝书鉴赏》,丁守和主编《历代治国策选粹》,夏冰编《中国历代名臣名谏》,周俊旗、汪冰著译《历代名臣奏议选译》,孙晓红、王雪玲编《历代诏奏》,黄克主编《中国历代名臣言行录》,孙琴安主编《历代名臣上书录》等陆续出版。其中,丁守和等主编的《历代奏议大典》乃扛鼎之作。其皇皇巨著,以名人名篇为标准,选录2200位名臣的3800余篇奏议,注重奏议的文采与思想价值,以七个分卷总揽古代社会的奏议文库。总的来说,奏议文献的整理出版由零散走向系统,由一朝走向通代,由选译走向通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关于二十世纪汉代奏议文研究,期刊成果单薄不少,且泛善可陈。不仅数量仅几篇之微,而且专论汉代奏议文的几乎没有,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张建业《文学史研究中一个不应再忽视的领域——论历代名臣上帝王书的价值》一文对于历代奏议文的文学价值、思想价值与艺术价值作了整体、深入地评析,对应当在文学史研究中对奏议文更加重视而大声呼吁,但现实情况则是应者寥寥。刘振娅《论历代奏议体散文的文学成就》一文将历代奏章作通代考察,择其精要,分析其文学性,但其不足处有三,{1}该文的学术价值因而大打折扣。罗书勤、刘丽珍是从公牍文的角度探究汉代奏议文的价值和对后世公文写作的影响。前者《西汉奏疏的公文性质与文学价值》一文指出,西汉奏疏具有强烈的策令性,奏疏中提出了鲜明而可供施行的政治措施;后者《古代奏议继承价值探微》一文认为,从古代奏议的写作方法、技巧中,可以探求到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许多宝贵经验。笼统概述,失之专精。刘保忠、雷腊梅《中国古代的奏疏体公文浅论》,论述了奏疏体公文写作上的三个主要特点,{2}老调重弹,无甚新意。

二、汉代奏议文研究不足的反思审视

二十世纪汉代奏议文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值得肯定和重视的。其研究成果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既有学术专著、文献整理本,也有普及性的选本和期刊论文,凝聚了学人们在二十世纪对汉代奏议文所作潜心思考的厚重收获。同时,二十世纪汉代奏议文的研究视角是多元的,开掘了研究深度:既有基于文本内容、语言,探究汉代奏议文在汉代散文史发展脉络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有基于文本属性和特征,辨析了其撰拟上呈步骤、批复保存制度等方面的问题;还有基于文本价值及对后世的影响,验证汉代学术思想、政治变迁、历史更革中的疑难问题等。学人们还从共时与历时、文本内部与外部等不同角度,对汉代奏议文进行双向阐释,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亦有缺憾和不足,可统括为三个方面。

(一)汉代奏议文论题的遮蔽与概念的粗化

自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之后,散文史的编纂密度日益提高。除上文提及的,亦还有李景华、姜涛、李定西、顾易生、蓝少成、周明、陈必祥、刘衍、陈玉刚、张梦新、贾祥伦、冯永敏等学者,阮忠《中国古代散文史撰述研究》一书有相关论述可参看。但是,汉代散文在漫长的古代散文史链条中,本就占有不多的比重。汉代奏议文作为汉代散文的分支,更是被遮蔽在散文史的绵绵历史中,而少有真正的重视和细究,更毋需奢望对其进行专题式地集中论析了。

即使有著作设置专节论及汉代散文,也少有将奏议文视为一个论题概念,而得以清晰地、正式地出场亮相。反而是往往融合在政论文的论述中,浮光掠影而带过,缺乏独立的、明确的概念属性。如同戏曲舞台上隐于幕后或落位于台侧的器乐伴奏者一般,不免为人陪衬、做嫁衣的窘境。同时,在汉代政论文的陈说中,往往将单篇奏议文同西汉陆贾《新语》、贾山《至言》,东汉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仲长统《昌言》等政论文集并置论述,后者在内容体量和广度上,占有了更多的话语资源和篇幅,奏议文的光芒黯淡了。

总之,在散文史的研究中,汉代奏议文所赢得的关注,是不多的。

(二)公文与文學分开,背离了汉代奏议文实际

公牍文是从文本的行政公用角度而生发出来的概念,它是很宽泛的,包括了上行、平行、下行三种类别的应用文。将汉代奏议文纳入公牍文的范围进行考察,无疑是魏晋南北朝以来将章、表、奏、议等应用文视为“笔”这一思想的延续,有所区别的是换用了一个概念而已。章、表、奏、议等应用文体乃无韵之笔,刘勰在《文心雕龙·奏启》中已言说得很清楚,本文在开篇亦有引述。隋代人所作的《文笔式》沿袭刘氏观点,曰:“制作之道,唯笔与文。文者,诗、赋、铭、颂、箴、赞、吊、诔是也;笔者,诏、策、移、檄、章、奏、书、启等也。即而言之,韵者为文,非韵者为笔。”[18]诏、策、章、奏等应用性公文皆属于“笔”之范畴。公文之“笔”,意为说理明析,语言简练,不带个人的情感倾向。公牍文不要求文采斐然,不要求作者个性的流露,不要求文气在文本中流走贯通,甚至是摒弃以上三者的。文学性的三个构成要素:语言、情感、审美,在公牍文中是不受欢迎且最好将其拒之门外的。

汉代奏议文虽然可以被纳入到公牍文的概念范畴当中,但是它身处先秦至秦汉这一“杂文学”的时代文学当中,文学性与政治性、历史性等诸多属性混杂交融于一体,本就不可能泾渭分明。而从文本实际出发,汉代奏议文又蕴含着动人的文学性、强烈的情感性和丰富的艺术性。但是,在二十世纪从公牍文角度切入对汉代奏议文的研究历程中,研究者有意无意地忽视其文学性、情感性、艺术性,将公文与文学分开,剥离了汉代奏议文所深含的文学价值,往往只关注文本的行文程式、习惯用语等形式层面,或文书的箴封传递、上传下达等制度层面,往往很少深入到汉代奏议文内核的艺术层面。因而,对于汉代奏议文的探讨,只停留于表面之皮毛,而非更为丰韵、更具理论价值的文学艺术精髓。

(三)汉代奏议文本价值的忽视与失落

二十世纪研究汉代社会的历史变革、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著作,主要依据的是三类传世的汉代文献资料:一是史书记载;二是奏议、书信、政论文集等个人资料作品;三是出土的简牍文献、器物等。史书和政论文集以其体大思精、材料厚实,对汉代社会进行多维度地触及和论述,而获得了高频率地征引,最为研究者普遍地使用和倚重。出土文献方面,自罗振玉、王国维所撰《流沙坠简》问世以来,敦煌汉简、罗布泊汉晋简牍、居延汉简、西北烽燧简牍等的史料价值日益为学界所重视。在二十世纪的两汉研究中,以出土简牍作为研究资料的重要补充,进而阐释、还原、解决两汉研究问题的案例,屡见不鲜,敦煌简帛学日益成为一门显学。与以上形成对比的是,存世量极丰的汉代奏议文至今尚未得到充分地利用,它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一直处于开掘力度不足的境况。

在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层级架构中,朝堂是处于最顶层的指挥中枢。囿于深宫、极少迈出皇家宫苑的帝王获知辽阔疆域内的多方面的信息,主要是由从地方到中央的臣子以奏议文本为载体反馈上达的。汉代奏议具备综合的、珍贵的史料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应当将其视为研究两汉时期的第一手资料。况且,士大夫们忠君许国的精神信仰和“文死谏,武死战”的激切意识,鼓动着他们通过奏议言说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中去。他们在奏议中所表达的个人观点,所倾注的褒贬感情,与其说是上奏者的个人意志,更不如说是下层普通民众的共同呼声和社会群体的意志。如此,社会信息得以在万千臣民和皇帝这两端自由流通,史料价值因此贮存于奏议文本之中。

总而言之,忽视了汉代奏议文重要的史料价值,非以奏议文为文本依据来细究汉代社会发展变迁的信息踪迹,是这一部分研究的明显不足;仅以零星可见的奏议篇目填塞进两汉研究著作的例证材料中,失落了奏议文在两汉研究中的文本主导地位,是其研究成果的难掩之瑕。

三、汉代奏议文研究现状的原因与新世纪的转向

二十世纪的汉代奏议文研究,在概念界定、内容阐发、篇目选编、文献整理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汉代奏议文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这对于拓展汉代文学的研究平面、深化对于汉代文章的理论探讨、生发古文研究的可能性与创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整体而言,此世纪汉代奏议文研究是处于不够成熟的起步阶段,学界对于汉代奏议文的重视程度并不高,研究成果表现出平面化、散点式特征。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具体表现在如下三点。

一、汉代文学的客观实际。汉代文学是诗、赋、文三足鼎立的格局,三者共同铸就了汉代文学的灿烂辉煌。汉赋作为汉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时代文学样式,在骚体赋、散体大赋到抒情小赋的发展脉络中均有惊艳后世的作品。对于汉代诗歌研究来说,汉乐府诗、东汉文人五言诗的创作、被赞为“五言之冠冕”的古诗十九首,研究对象的内容层次丰富,且对于探究古代诗歌的源头及其发展轨迹,意义重大。而在汉代散文研究中,史传文学的两大高峰——《史记》和《汉书》,矗立在汉代文学研究史的广阔平原之上。加以贾谊《过秦论》等西汉鸿文,陆贾《新语》等专集熠熠生辉。学界放置了更多的关注于它们之上,汉代奏议文在它们的比较乃至挤占下,其研究的优先顺序不得已而退后。相比以上对象,汉代奏议文乃单篇形式,且篇幅短小,不利于在研究过程中集中攻坚克难的火力,故学界对汉代奏议文重视程度不足,研究热度还不够高。

二、重文轻笔的主观偏见。魏晋南北朝时期,重笔轻文的思想倾向较为普遍。除上文所引《文心雕龙》外,萧统《文选》以“雅”为选文标准,不录汉代奏议。钱穆对此有所批评:“《昭明》所选,亦皆专主丽采,因无内容,此诸体中遂无奏议;即西汉如贾、晁、董生,皆所不录;此大病也。……汉人奏议,浩气流转,《昭明》不录,是其识窄。”[19]此外,萧绎曰:“笔退则非谓成篇,进则不云取义,神其巧慧笔端而已。至如文者,维须绮縠纷披,宫徵靡曼,唇吻适会,情灵揺荡。”[20]于言语间,对于“笔”“文”两者的褒贬差异可见。丘悦《三国典略》所载:“齐魏收以温子升、邢绍不作赋,乃云:‘会须作赋,始成大才,惟以章表自许,此同儿戏!”[21]魏收对温子升、邢绍能笔不能文加以嘲讽批评。这一倾向在二十世纪的研究中,虽未由研究者直露明言,但实际上已转化为他们的潜意识,影响着他们对汉代奏议文的研究侧重。无论是将汉代奏议文以公文或公牍文的身份加以研究,或是将其视为一种佐证史料,显然均注重的是其作为“笔”的一面,而忽视了汉代奏议文本的文学美感和艺术价值。

三、研究方法的固化老套。二十世纪的汉代奏议文研究,面临着一种窘境,其大体遵循着以下固化甚至老套的研究方法:首先是叙述奏议作者的生平经历;接着,通过举例式地提点奏议文篇目和语句,以字句翻译摆出所谓的“内容鉴赏”姿态,以树立一些选文范本摆出一幅益于当今公文写作的牌子;最后,在历史背景的平淡申说中凸显汉代奏议文的政治价值和历史作用。这一研究方法,苍白、浅层、无趣。正如陈飞所言:“翻开现代有关(先秦、两汉散文)的研究著作,大都是一幅毫无生机的面孔。要么是一个一个作家的论列,颇似文学家小传;要么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组合,就是平庸的讲义。”[22]研究者焦急地徘徊在文本研究的外围,却找不到进入文本内部的途径;他们看似说了很多话,讲了很多正确的事实,却只让读者吃了个水饱。

新世纪的汉代奏议文研究,应当解决二十世纪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整至正确的方向上来。首先要真正重视汉代奏议文的研究价值,应当将其作为研究课题或者是研究课题之一部分,做专题式的深入、集中的研究,对其倾注更多的研究精力,产出专门研究汉代奏议文的学术著作。其次在文本阐释方面,立足于文本实际,从字、词、句、篇逐步逐层阐释品味,避免标签式排列和翻译式鉴赏,要能够讲明汉代奏议文的生动性、艺术性,挖掘出这样一种文化遗存的时代性。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伸展汉代奏议文本的阐释空间:如汉代奏议文对前代典籍、文献的征引和运用;汉代奏议文的内容思想与主题嬗变;汉代奏议文的艺术因子,包括文章风格、篇章结构、进谏策略等。同时,在研究方法上,应当更新研究理论,引入其它学科。如语言学,对于分析奏议文语气词的运用有较好的作用;如传播学,奏议文实质上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劝说,文本如何顺畅地将一方观点传递给另一方并使之乐意接受,传播学理论便于解释此类问题;如社会学,它对于奏议文这样一种与社会问题同呼吸的文本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注 释:

{1}一是笔者排除了历代奏议中所谓不具文学性的、全属公文性质的篇章,选择那些洋溢着文学色彩的作品,称之为奏议体散文,在概念的界定上具有主观化、模糊化的特征;二是以文本证明抽象而迂阔的理论,而非从文本实际出发得出结论;三是对于两汉奏议文的文学成就失之论述,没有关注到。仅引证了东汉蔡邕《戌边上章》,证明奏议文中表现了对事业执着迫求、治学严谨、对国家社稷充满忧虑的形象,显然不足。

{2}即:一、立论精要,情理并俱;二、博古通今,引证精当;三、尽职言事,多有新义。见刘保忠、雷腊梅《中国古代的奏疏体公文浅论》,《秘书之友》1991年第12期,第31-32页。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影印清陈昌治刻本).215.

〔2〕〔4〕(南朝梁)刘勰,著,徐正英、罗家湘,注译.文心雕龙[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231,234.

〔3〕(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92.

〔5〕韩兆琦,吕伯涛.汉代散文史稿[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174.

〔6〕万陆.中国散文美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358.

〔7〕〔8〕漆旭邦.中国散文通史(上卷)[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254,380.

〔9〕熊礼汇.先唐散文艺术论(上册)[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368-369.

〔10〕鲁迅.汉文学史纲要[C]//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04.

〔11〕〔12〕许同莘,著,王毓、孔德兴,校点.公牍学史[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9.31,40.

〔13〕侯迎华.汉魏六朝公文批评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90.

〔14〕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438.

〔15〕(日)大庭脩,著,林剑鸣等,译.秦汉法制史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83.

〔16〕〔19〕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第二册)[C]//钱宾四先生全集(甲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218,203.

〔17〕叶楚伧,主编,胡伦清,校订,吴契宁,编注.两汉散文选[M].南京:正中书局,1935.绪言.

〔18〕(日)弘法大师,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474.

〔20〕(南朝梁)萧绎,撰,许逸民,校笺.金楼子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11.966.

〔21〕(唐)丘悦.三国典略.转引自(宋)李昉等.太平御览(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0(影印本).2645.

〔22〕陈飞.中国古代散文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38-39.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The Synthe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Memorial Notes in the Han Dynasty Among the 20th Century

ZHENG Wei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Research Center,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memorial notes in the Han Dynasty were written texts submitted to the emperor by the ministers.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the memorial notes in Han Dynasty among the 20th century were consist of three parts.First,it was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 of being a branch of the prose of the Han Dynasty.Second,it was the harvest of being official documents;Third,the research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historical value of the memorial notes and intended to explore the historical changes, political system, academic thought and other issues of Han Dynasty.In addition,there were some selected works and published books.There were a plenty of findings about the study of the memorial notes among the 20th century.However,there were also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There were different reasons accounted for the status of the Han Dynasty's memorial notes in the 20th century.So,we should figure out those faults and adjust during the research of the 21st century.

Keywords: The 20th Century; The Memorial Notes; Han Dynasty; Research Results

收稿日期:2021-04-12

作者簡介:郑威(1994—),男,江苏徐州人,广西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两汉之际社会转型与文学演进研究”(19AZW007)

猜你喜欢
汉代二十世纪研究成果
我校多项研究成果荣获省、市科研奖
浅谈二十世纪新具象艺术与洛佩斯
冀东1:25000高精度航磁及研究成果
汉代岭南的贡纳情况述略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敦煌汉简字体特点研究
论汉代女乐繁荣的原因
节水灌溉技术研究成果获ICID肯定
《中国的一日》所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日常生活
古代汉藏文化交流研究成果(1979-2011)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