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颈椎病患者术后并发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因素

2021-10-14 10:25秦蕊刘晓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19期
关键词:融合术前路植骨

秦蕊 刘晓明

(唐山市工人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颈椎病较为常见,患者可伴颈背疼痛、僵硬、四肢麻木等症状表现,可通过保守治疗控制,但针对部分症状严重的患者需给予手术治疗。但经临床实践,颈椎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其中邻近节段退变(ASD)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一旦颈椎病患者术后发生ASD,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这不仅会延长术后康复时间,甚至部分患者需要接受二次手术治疗,为患者带来生理、心理及经济等方面的打击〔2,3〕。同时,老年颈椎病患者因年龄原因,机体条件较差,部分伴有1种甚至多种慢性疾病,若术后发生ASD受影响更大,故尽早预防并减少ASD的发生尤为关键〔4〕。目前,临床关于老年颈椎病术后ASD发生的主要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观点尚未统一,不利于综合性合理的预防措施的拟定。基于此,本研究将重点观察老年颈椎病患者术后ASD发生情况,并分析ASD可能的影响因素,旨在为后续老年颈椎病患者术后ASD的预防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院伦理委员会已审核本研究方案,患者及家属均自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唐山市工人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老年颈椎病患者。男48例,女42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1.45±3.13)岁;颈椎分型:交感神经型42例,神经根型21例,脊髓型13例,椎动脉型14例。纳入标准:①符合《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5〕中关于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②术后融合、固定良好;③术前无ASD。排除标准:①既往脊柱手术史、外伤史;②合并颈椎结核、颈椎肿瘤、先天性脊柱异常;③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

1.2邻近节段退变评估方法 术后1年,复查患者的颈椎正侧位X线片,参照Kellgren颈椎退变分级标准〔6〕,其中0级:相邻节段无退变,无骨赘且关节间隙正常;1级:关节间隙有轻微变窄倾向,骨赘不明显,相邻节段轻微退变;2级,关节间隙稍微变窄,骨赘明显,相邻节段退变轻微;3级:关节间隙明显变窄,骨赘量多,相邻节段退变较重;4级:关节间隙明显变窄,相邻节段退变严重,骨赘量大。其中Kellgren≥2级为ASD。

1.3基线资料统计方法 设计基线资料统计表,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男、女)、年龄、合并糖尿病(是、否,参照相关标准〔7〕中关于糖尿病的标准)、病程、术后弧弦距(采用CT测量,作一直线从枢椎齿状突后上缘至C7椎体后下缘,作一条弧线沿颈椎各椎体后缘,两线之间最宽距离为弧弦距)、术前颈椎活动度(测量患者颈椎前伸后屈之间夹角)、术前颈椎管前后径(采用CT测量)、手术方式(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颈椎间盘置换术)、术中出血量。

2 结 果

2.1ASD发生情况 90例颈椎病患者术后1年发生ASD 15例(16.67%)。

2.2发生与未发生ASD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发生ASD组年龄、病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占比显著高于未发生ASD组,术后弧弦距显著小于未发生ASD组(P<0.05)。见表1。

表1 发生与未发生ASD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2.3老年颈椎病患者术后发生ASD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2.3.1单项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初步基线资料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病程、术后弧弦距、手术方式(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1,颈椎间盘置换术=0)纳入作为自变量,以老年颈椎病患者术后ASD发生情况作为因变量,发生赋值为“1”,未发生赋值为“0”。经单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病程长、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术后弧弦距小均可能是老年颈椎病患者术后ASD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2。

2.3.2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得到的影响因素纳入,并纳入性别、合并糖尿病、术前颈椎活动度、术前颈椎前后径、术中出血量等其他资料进行校正,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在校正各个资料之间的影响后,结果显示,年龄大、病程长、术后弧弦距小、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仍是老年颈椎病患者术后ASD发生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3。

表2 单项回归分析结果

表3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3 讨 论

手术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手段,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效果较为理想,但部分患者在术后仍有合并并发症的风险,以ASD常见〔8〕。ASD可影响颈椎病患者整体手术治疗效果,同时部分患者因相邻节段退变压迫神经还将产生不良后果,如需再次手术治疗,对患者带来较大伤害〔9,10〕。

王建等〔11〕研究显示,颈椎病患者在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后随访30~50个月,ASD发生率为30.08%,本研究术后1年ASD发生率较上述研究结果低,可能与手术方式不同及随访时间有关,但仍提示老年颈椎病患者术后有较高ASD发生风险。

年龄大的患者全身情况较差,多合并多种全身性、慢性疾病,同时因患者的颈椎老化,本身便存在退行性变化风险,加上在经过手术后对邻近节段解剖损害,可加速这一过程,使邻椎椎间盘内压改变,继而增加术后ASD发生〔12~14〕。对此,建议对于年龄较大的老年颈椎病患者应在术前应严格评估患者病情,若患者情况允许可先选择保守治疗,若患者症状较严重,可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并在术中注意仔细轻柔的操作,避免对邻近节段造成损伤。病程越长,颈髓受压时间越长,可能引起脊髓不可逆的病理改变,同时,脊髓受压会影响脊髓的血液供应,从而引起脊髓水肿、脱髓鞘等病变,故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易出现ASD〔15,16〕。对此建议,在患者确诊颈椎病早期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及时给予手术进行治疗,缩短发病至手术时间,减少因病程长导致颈脊髓的受压,进而减少术后ASD的发生。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因椎体的活动度被内固定及植骨融合限制,为了补偿颈椎的整体运动,相邻节段的运动范围会明显增加,间盘应力的增加和过度活动会加速相邻节段的退变,故该类患者在术后ASD发生风险较高〔17,18〕。对此,建议对于有颈椎间盘置换术适应证,且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选择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神经压迫解除后,人工椎间盘假体可重建手术节段的生理功能,改变颈椎节段的运动和生物力学环境,减少术后ASD的发生。颈椎的弧弦距越小与生理曲度纠正越大,患者在屈曲或正立状态时重力无法均衡分配至各个节段,椎间盘、关节突受力不均,随着时间的延长,关节突出现磨损,椎间盘缺血,加速ASD〔19〕。对此,建议在术中应维持老年颈椎病患者适当的颈椎前凸矢状位置,延缓ASD。

猜你喜欢
融合术前路植骨
经斜侧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应用
莫愁前路无知己
前路漫长,但值得期待
逐梦记·马
新型L5/S1前路钢板的生物力学测试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关节融合术治疗Lisfranc损伤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多孔钽棒联合植骨治疗成年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单侧和双侧内固定联合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的预后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