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区域形象的媒体呈现
——以《安徽日报》相关报道为例

2021-10-14 07:58
宿州学院学报 2021年8期
关键词:阜阳芜湖科教

张 蕊

安徽艺术学院新闻播音系,安徽合肥,230000

1 问题提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都在积极打造新的城市名片,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从管理学层面来说,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景观风貌的概括,是城市存在意义的注释,也是城市性质、结构和功能的艺术表现形式[1]。当下社会是一个媒介社会,一座城市的形象由现实形象和媒介形象共同构成。李普曼的拟态环境理论认为大众传媒并不是如镜子一般对社会现实的再现,而公众往往只能通过媒介镜像来认识一座城市。大众传媒犹如城市的一面镜子,展现城市现实形象的同时,也在构建着城市的媒介形象以及大众对城市的认知。

安徽省下辖16座地级市,在区域上,16座城市以江淮为界,分布于淮河以北、长江以南以及江淮之间,其政治、经济、社会等发展程度不一,城市形象也不尽相同。随着安徽省政治、经济等各领域的发展,各地市也在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步伐。那么大众传媒如何呈现不同区域的城市形象?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品牌定位与城市媒介形象的呈现之间是否存在正相关关系?本文以安徽的三座城市作为研究的样本,分别是省会城市合肥、江滨城市芜湖、劳力输出大市阜阳。从地理方位上,三座城市分别居于皖中、皖南、皖北,其中合肥市居皖中,芜湖和阜阳两座城市分别居于皖南和皖北。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合肥市和芜湖市2017—2019年GDP排名始终分列安徽省第一、第二名,阜阳市这三年GDP相对落后于合肥、芜湖两座城市,但在皖北城市中,阜阳市GDP排名居首[2-4]。从城市特色上看,合肥市作为安徽省会城市,同时是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并在2013年打出了“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城市名片,力图打造生态之城、创新之城;滨江城市芜湖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重点开放城市,也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阜阳市是安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安徽输出劳动力最多的城市。

在文本的选择上,《安徽日报》创刊于1952年,是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安徽省内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对安徽省各地市都有相关报道,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此外,《安徽日报》在中国知网中有完整的电子版信息,便于研究文本的获得。因此本文选择《安徽日报》在2017—2019年关于安徽省三地市的新闻报道作为研究的文本。通过对近三年《安徽日报》关于三座城市相关报道的数据分析,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对媒体呈现的城市形象进行研究。

2 呈现:对《安徽日报》关于三座城市报道的文本分析

2.1 关于报道内容和版面的分析

本文在中国知网的“报纸”类别中,分别以合肥、芜湖、阜阳三座城市名为关键词进行模糊检索,检索到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期间《安徽日报》关于合肥、芜湖、阜阳的新闻报道分别是581、145和110条,为了比对的科学性,在通读了共836条新闻后,本文对其进行了筛选,将其中部分新闻报道筛除,不作为此次研究的文本,筛除标准如下:

①涉及某地市的典型人物报道;

②涉及某地市的对安徽省整体的报道;

③中央或者省一级领导在某地市的调研或讲话;

④中央或省一级领导对各地市做出的指示或决策;

⑤历史文化类报道;

⑥其他涉及某地市但与该地市无直接关系的报道。

经过进一步的筛选,本文从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议题和报道立场对《安徽日报》中关于三座城市的报道文本进行分析,得出以下数据。

2.1.1 报道数量:省会城市明显高于其他城市

2017—2019年《安徽日报》关于三座城市的报道在数量上有显著差别,经过筛选,关于合肥、芜湖、阜阳三座城市的报道数量分别是304条、92条、73条,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报道数量高于非省会城市3~4倍。

2.1.2 报道版面:阜阳市的版面安排相对靠后

报纸版面也是一种报纸语言,体现出报纸对于一篇报道的新闻价值和社会效果的判断。《安徽日报》作为一份综合性报纸,全年版面基本稳定在12个版,周末4个版,对三座城市的报道多集中于江淮要闻、区域新闻和专题新闻版面,但对不同城市的不同新闻在版面安排上有所区别。以版序是否靠前作为判断标准,从数量上看,合肥市新闻位于001版(头版)和002版(江淮要闻版)的数量多于芜湖市和阜阳市新闻。从所占比例来看,合肥市与芜湖市基本持平,两市都明显高于阜阳。不论从数量还是比例上看,《安徽日报》关于阜阳的版面安排相比另外两座城市都是靠后的,如表1。

表1 《安徽日报》对于三座城市新闻报道的版面安排

2.1.3 报道议题:合肥市、芜湖市议题设置接近,阜阳市差异较大

本文通过对469篇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将报道中所涉议题归纳如下:

①政务党建类(包含政务决策、党建活动等);

②经济建设类(包含经济建设的成果、举措、政策等);

③脱贫攻坚类(包含扶贫政策、扶贫活动和脱贫成果等);

④社会民生类(包含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和管理、社会问题治理等);

⑤生态环境类(包含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

⑥科教创新类(包含科技成果、科技活动或会议、科教政策等);

《安徽日报》对合肥市、芜湖市和阜阳市三座城市的报道议题情况如表2、表3和表4。

表2 《安徽日报》关于合肥市的报道议题

表3 《安徽日报》关于芜湖市的报道议题

表4 《安徽日报》关于阜阳市的报道议题

由表2、表3和表4可知,在关于合肥市的报道中,报道议题按照数量排序分别是:科教创新类、经济建设类、社会民生类、政务党建类、生态环境类、脱贫攻坚类。科教创新类议题占比最大,占比44.8%,接近报道总量的一半,经济建设类议题次之,脱贫攻坚类报道议题仅有2个,不同议题之间的报道数量落差较大;关于芜湖市的报道中,报道议题按照降次排序分别是:科教创新类、社会民生类、经济建设类、政务党建类、生态环境类(脱贫攻坚类报道数量为0)。两座城市报道议题占比排序较为接近,但与合肥市不同的是,芜湖市几类议题的报道占比相差不大。关于阜阳市的报道中,报道议题按照数量排序分别是:经济建设类、社会民生类、生态环境类、脱贫攻坚类、政务党建类、科教创新类。与前两座城市相比,对阜阳市的报道,突出了生态环境类议题和脱贫攻坚类议题报道,关于科教创新类议题的报道则占比最低。

2.1.4 报道立场:正面报道为主

本文将《安徽日报》对三座城市的报道立场分为正面、中立和负面三种:正面报道指报道中使用肯定的或弘扬的话语,多展示该城市在某领域取得的成就;中立报道指报道中不使用任何带有倾向性的语句,只陈述事实;负面报道指报道使用否定性或批判性的话语。经过分析,结果如表5。

表5 《安徽日报》对于三座城市的报道立场

《安徽日报》作为安徽省委机关报,也是党的喉舌,在报道中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在关于地市的报道中,极少采取负面的报道立场。由表5可知,《安徽日报》关于三座城市的报道中,正面报道超过八成,负面报道不到一成。总体来说,《安徽日报》对于三座城市的报道立场基本一致。

2.2 基于上述报道议题的新闻框架分析

基于上文分析可知,本文将报道分为六大议题,笔者进一步对比了不同议题中的报道框架,以期探究新闻报道所构建的城市媒介形象。

2.2.1 科教创新类议题

《安徽日报》对于合肥和芜湖市的报道中,科教创新类议题占比最大,对于阜阳市的报道中,科教创新类议题占比最低。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比较了合肥市和芜湖市科教创新类议题的报道框架。对于芜湖市的科教创新类议题的报道中,《安徽日报》主要采用了“成果”框架(见示例1),展现了芜湖市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既有成果,呈现了“创新之城”的城市形象。

示例1:

①马鞍山芜湖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②芜湖“科博会”效应持续放大;

③芜湖制作业创新发展迈向中高端;

④全新一代自主无极变速器在芜湖下线;

⑤电科钻石“洋为中用”锻造核心竞争力;

⑥芜湖高科技人才团队双创显身手;

⑦芜湖高新区“双创”激发新动能;

⑧芜湖高新区创新创业获国务院表彰;

⑨芜湖机器人抢占工业“智造”先机;

⑩芜湖一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取得突破;

在合肥市科教创新议题的报道中,《安徽日报》主要采取了两种框架,一种是“成果”框架,展示合肥市在科教创新领域取得的成果,如《32个集成电路项目落户合肥高新区》《合肥“制造”向合肥“智造”迈进》《合肥工大成功研发新型水凝胶驱动器》;另一种是“主体打造”框架,在报道中强调省市区各级政府将合肥市打造成为科教创新城市的主观意愿、政策支持及相应举措,且其中24条新闻报道在标题中直接使用了“打造”“构建”类词语(见示例2)。

示例2:

①合肥构建世界一流大科学装置集群;

②合肥高新区打造“人工智能+合创券”平台,率先探索实施“数据成像”落实双创扶持政策——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③构建世界一流综合性创新平台;

④合肥大基因中心构建完整产业链;

⑤合肥高新区奋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先行区;

⑥集聚高端人才 打造创新高地;

⑦打造成果转化平台经济模式;

⑧打造全球显示之都;

⑨合肥启动建设数字经济“一号工程”;

⑩科技部支持合肥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2.2.2 经济建设类议题

《安徽日报》对于三座城市经济建设类议题的报道,主要采用了“成果”框架和“政策扶持”框架。以合肥市的报道为例,一方面呈现合肥市经济发展的成果,如《合肥工业经济一季度“开门红”》《合杭一体化首批重点项目落户合肥》《合肥外贸调结构成效显现》《合肥进出口前三季增速居中部省会第二》;另一方面,采用“政策扶持”框架展现省市政府在经济建设领域的政策支持和具体举措,如《合肥力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合肥设立“纾困基金”助力民企》《合肥真金白银扶持人力资源产业》《打造新型工业化主引擎》《合肥包河区打造一流“金融科创城”》。以芜湖市为例,报纸同样采用了两种报道框架报道芜湖市的经济发展成果和政策措施,如《芜湖快递业跑出一片新天地》《芜湖港集装箱吞吐量再创新高》《芜湖十八条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对于阜阳,报纸依然采用了两种报道框架,但更倾向于“政策扶持”框架,如《阜阳优化环境助力创新创业》《拿出真金白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阜阳优化环境提升招商吸引力》《阜阳激励重点群体带动居民增收》。

2.2.3 社会民生类议题

通过对社会民生类议题的报道分析,《安徽日报》对三座城市社会民生类议题的报道占比接近,但是采用了不同的报道框架。对合肥市的报道中,采用了“成果”和“主体打造”两种报道框架。如《合肥已建成“城市阅读空间” 数量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合肥城市管理迈入新智能时代》,展示合肥市在城市管理和建设中的成果;《合肥将建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打造书香合肥 悦读走进生活》,强调合肥在民生领域制定的政策和将采取的措施。

对芜湖市的报道中采用了“优化”框架,如《芜湖:智慧进服务 办事真方便》《芜湖加快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芜湖:网上办事智能自主大厅亮相》《芜湖教育信息化助推优质资源共享》,在这些报道中,芜湖在教育、信用体系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文化消费等领域取得了诸多成果,并且正在加快完善和优化城市的信息化、智能化服务。

对阜阳市的报道则主要采用“治理框架”,围绕“存在问题—政府举措—取得成果”的叙事结构,如《深入实地查 真刀真枪改》《坚持边查边改 推进集中整改》《阜阳文明创建力解疑难杂症》《阜阳创建文明城市力解民生痛点》《创建创出好生活》,从城市治理的角度,报道了阜阳市在文明创建过程中的积极举措以及取得的成果。

2.2.4 生态环境类议题

在生态环境类议题中,对于合肥、芜湖、阜阳三座城市的报道中,主要都采用了治理框架,如《铁腕整治,护一江清水东流》《芜湖长江沿岸集中整治面貌一新》报道了对芜湖市长江沿岸环境问题的治理;《源头治理,留住蓝天白云》《阜阳城乡共治脏乱差》《阜阳全面实施城区黑臭水体治理——龙须沟变身景观河》,报道了阜阳市城乡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及成果;《合肥加大大气污染处罚力度》《合肥实施四级林长制》报道了合肥市在生态环境问题治理中的举措。

2.2.5 脱贫攻坚类议题

对比合肥、芜湖、阜阳三座城市的报道,《安徽日报》着重报道了阜阳市的脱贫攻坚工作。本文对阜阳市13条脱贫攻坚类议题的报道做了进一步分析,认为报纸在报道阜阳市脱贫攻坚议题中采用了“扶贫”框架,在13条脱贫类报道中,其中8条新闻标题的主体都是政府部门,突出了阜阳市政府对当地脱贫攻坚工作的扶持(见示例3)。在内容叙事上,则采取了“取得成果—政府举措—取得成果”的报道结构,呈现了阜阳市在脱贫攻坚各个领域中取得的成就,展示了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有效的扶贫举措。

示例3:

①阜阳聚焦短板推进健康脱贫;

②凝聚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③扶贫工程托起群众新希望;

④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⑤阜阳脱贫攻坚“夏季攻势”压茬推进;

⑥阜阳扶贫督查全覆盖除盲点;

⑦县域结对,携手共进谱新篇;

⑧阜阳补基础设施短板助脱贫攻坚。

3 构建:三座城市与三种不同的媒介形象

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虽然不能决定公众怎么想,但是可以决定公众想什么。根据议程设置理论可知,媒体通过报道数量、报道版面等对某些议题的强调,会影响受众对于该议题重要性的认识。

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框架是指人们用来认知和阐释外在客观世界的方式”。传播学者塔奇曼和吉特林将框架理论引入传播学领域,塔奇曼提出“作为框架的新闻”,认为媒体从业者是按照固定的框架报道新闻事件、处理新闻信息,框架影响媒体对文本意义的建构。吉特林进一步提出“媒介框架”,并指出框架影响着受众的认知[5]。通过不同的议题设置和报道框架,《安徽日报》为三座城市呈现了不同的媒介形象。

3.1 合肥:奋进中的未来创新之都

2011年合肥市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巢湖由此成为合肥市内湖,2013年合肥提出了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新名片[6],“创新高地”成为合肥市的新品牌,省市政府力图将合肥市打造成为一个科教创新型城市,同时合肥于2017年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在关于合肥市的报道中,科教创新类议题占比44.8%,远远超过其他议题。从报道框架上来看,报纸不仅仅只展示以往五年中合肥市取得的创新成果,还通过“主体打造”框架,强调合肥市打造“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的宏图愿景及政策支持。“打造”“构建”类词语强调的是未来状态,通过对一座“未来之城”的形象勾勒,报纸展现的是一座不断朝着科教创新目标奋进的城市,从而构建了“创新之都”的媒介形象。

3.2 芜湖:“创新型城市”的“当下之城”

在关于芜湖市的报道中,科教创新类报道依然占比最高,其次是社会民生类,两类议题报道比例超过五成。在这两类议题中,《安徽日报》分别采用了“成果”和“优化”框架,在科教创新领域,芜湖于2018年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7],并取得较多的科教创新成果。在社会民生领域,芜湖市俨然已建成一座智慧城市,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优化城市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如果说“创新合肥”是一座“未来之城”,那么报纸中的“创新芜湖”“智慧芜湖”则是“当下之城”。

3.3 阜阳:积极的城市治理和乡村扶贫

比较以上报道议题可以发现,相较于合肥、芜湖,对于阜阳这座坐落于皖北的劳力输出大市,《安徽日报》关于科技创新方面的报道极少,而是突出了扶贫议题,以及当地政府对城市治理方面的积极探索。报纸中呈现的阜阳是“一座积极致力于城市治理和乡村扶贫的发展中城市”。

4 思考:城市媒介形象构建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通过对《安徽日报》关于合肥、芜湖、阜阳三座城市的文本分析可见,对于地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品牌定位不同的三座城市,报纸构建了三种不同的媒介形象。城市媒介形象的呈现,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的品牌定位存在正相关关系,是传媒基于城市现实形象的反映和再想象。

“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自我实现预言”,是心理学范畴的一种现象,指一个人面对外界期望或者自身期待时的反应[8]。本文认为,在城市媒介形象的构建中也存在“皮格马利翁效应”。明确的城市品牌定位为城市媒介形象的构建造就了一种自我期待,具有导向作用,使媒介在城市形象的呈现过程中更加有的放矢。合肥市在2013年明确提出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城市名片,建设“科教创新”城市成为合肥市的品牌定位。此后,合肥市的发展建设围绕“科教创新”这一主题展开,取得了诸多科教创新成果,并于2017年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于合肥市的报道中,《安徽日报》将科教创新类报道作为主打议题,一方面展示其在科教创新领域取得的成果,另一方面通过“主体打造”框架,勾勒出科教创新之城的未来蓝图,从而在现实与虚拟的交互中,强化了合肥作为一座“创新之都”的公众认知。反之,若城市品牌定位不明确,媒体的宣传报道则缺少针对性和引导性,不利于积极的城市媒介形象的构建。

猜你喜欢
阜阳芜湖科教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科教导刊》征稿函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创新之核”常州科教城
从芜湖是否海港看信用证审单标准
安徽阜阳颍上:“产业花”结出“脱贫果”
芜湖枢纽GSM-R覆盖方案设计
芜湖:社区卫生机构公办民营
芜湖药改的底气是“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