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娟,汪莹,高悦,吴兰,李晓梅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湖北 武汉 430070)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迅速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引起暴发流行[1-2]。针对新冠肺炎起病急、感染性强、传播快等特点,为了控制疫情进一步扩大,亟须对多达数万的患者进行隔离或安排入院治疗,但当时各医院现有病床数显然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因此,在武汉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协调下,由大型场馆改建的“方舱医院”自2020年2月初正式投入使用。方舱医院主要收治轻症新冠肺炎患者,患者可在此进行集中隔离并接受正规治疗。既往一些重大传染病(如SARS、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等)的管理经验表明,多数隔离患者均存在负性心理状态,希望水平较低[3-5]。常规由医护人员或专业人员实施心理干预的方法虽对患者疾病康复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方舱医院开展心理支持面临着较多阻碍:①医护人员来自国内不同的医院,且轮岗转岗的工作制度使得人员的固定性较差;②一名医护人员同时管理的患者人数较多,难有更多的时间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③严密的防护装备增加了医患间的距离感。另有研究显示,病友互助护理模式对改善患者抑郁、希望水平等有积极作用[6]。该模式是由病情稳定、身心恢复良好的患者为其他患者提供情感支持、经验分享、减压建议、生活互助等,较适用于方舱医院患者。本研究将病友互助模式应用于方舱医院轻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对象选取2020年2月8日至3月10日在武汉汉阳方舱医院住院治疗的轻型新冠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住院期间因病情加重转院者及无法完成相关问卷的患者。共纳入患者192例,包括男110例,女82例;年龄9~83岁,平均年龄(42.25±6.54)岁,病程14~30 d,平均病程(19.22±3.46)d。按照不同的入住区域(A或B)将患者分为两组,即A区为对照组,B区为观察组,每组各9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临床症状、文化程度及治疗方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生命体征观察,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病友支持互助干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2.1.1 前期准备①招募单元长志愿者。在方舱患者中招募单元长,入选条件:轻症新冠肺炎志愿者,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各项基础生理指标正常,心肺功能良好,且积极热心、乐观、表达能力强、愿意从事互助服务。共招募到符合条件的单元长8名。②进行单元长培训。由医师、护士长及其他医护人员对各单元长进行统一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新冠肺炎疾病相关知识、治疗康复过程、住院和出院的防护、单元长职责、互助沟通能力及服务技能等。
1.2.1.2 病友互助的具体实施将观察组患者划分为8个单元,每名单元长负责1个单元的患者。单元长志愿者服务方式及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开展日常患者生活互助。单元长与医护人员共同制订病区管理守则,并协助医护人员调配日常物资、发放一日三餐等,并及时反馈相关意见;单元长还需关注舱内患者的日常生活、饮食、活动等,主动与困难患者沟通,并提供合理化建议、参与微信群管理等。②协助临床相关后勤工作。单元长协助医护人员发放各种通知、在微信群内解答部分患者疑问,并协助通知和组织待检查(包括CT、核酸检测等)患者侯检。③组织调适身心的活动。擅长文艺的单元长带领病友于早餐后、睡觉前一起练习八段锦、瑜伽等。也有由单元长通过组织病友听音乐、看电影、阅读、摄影或进行文字记录等,分散患者注意力,使其保持愉悦的心情。④协助组织工休会交流心得。为进一步促进医患沟通,医护人员定期在舱内活动区组织开展工休座谈会,鼓励病友间交流心得,单元长全程协助并参与。在公休会上,病友可自由发言,重点交流新冠肺炎发生后自己及家庭的改变,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在分享心得体会的基础上互相鼓励,缓解彼此的担忧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评价指标
1.2.2.1 心理健康状态入院当天和出院前1 d,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7]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行测评。SCL-90是应用较为成熟的心理量表,包含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敏感、敌对、恐怖、焦虑、抑郁、偏执、精神症状9个症状因子,共90个问题。问卷以Likert 5级计分,按相关症状的轻重,从无、轻度、中度、较重到重度分别计1~5分,每个症状因子的实际得分为该症状下所有问题分数之和除以问题数,分数越低则表示心理健康状态越好。
1.2.2.2 希望水平出院前1 d采用Herth希望指数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8]对患者进行测评。HHI包含3个维度: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行动和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共12个条目。每个条目按照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非常同意4个等级对应1~4分,总分12~48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希望水平越高。
1.2.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地方常模[9]为参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患者入院时SCL-90得分情况,对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维度,采用LSD法或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出院前两组SCL-90及HHI得分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入院时SCL-90得分情况比较表1可见,两组患者入院时SCL-90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地方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入院时患者SCL-90评分与地方常模比较(分,±s)
表1 入院时患者SCL-90评分与地方常模比较(分,±s)
注:①与地方常模比较,P<0.05
项目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敏感敌对恐怖焦虑抑郁偏执精神症状地方常模(n=200)1.45±0.48 1.64±0.52 1.58±0.61 1.51±0.53 1.59±0.47 1.38±0.49 1.47±0.55 1.31±0.46 1.44±0.56对照组(n=96)2.54±0.85①2.61±0.77①2.79±0.81①2.62±0.88①2.57±0.76①3.08±0.94①3.14±0.86①2.34±0.77①2.61±0.62①观察组(n=96)2.66±0.91①2.57±0.88①2.74±0.76①2.70±0.92①2.61±0.79①3.11±0.99①3.29±0.88①2.41±0.81①2.63±0.83①F值131.151 93.690 140.022 120.355 120.591 246.686 285.571 134.717 161.424 P值<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2.2 两组患者出院前SCL-90评分比较除敌对、偏执和精神症状外,观察组患者其余6个因子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出院前两组患者SCL-90评分比较(分,±s)
表2 出院前两组患者SCL-90评分比较(分,±s)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项目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敏感敌对恐怖焦虑抑郁偏执精神症状观察组(n=96)1.74±0.75①1.85±0.63①1.69±0.61①1.78±0.74 1.81±0.55①1.94±0.73①1.83±0.68①1.55±0.64 1.73±0.74对照组(n=96)2.11±0.63 2.12±0.59 2.07±0.82 1.97±0.86 2.36±0.61 2.25±0.88 2.10±0.77 1.76±0.89 1.96±0.93 t值3.701 2.618 3.643 1.641 6.561 2.656 2.671 1.877 1.896 P值<0.001 0.009<0.001 0.102<0.001 0.009 0.008 0.062 0.059
2.3 两组患者出院前希望水平比较出院前,观察组希望水平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出院前希望水平得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出院前希望水平得分比较(分,±s)
项目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总分观察组(n=96)12.13±3.15 12.75±2.83 13.11±3.24 40.46±4.75对照组(n=96)10.57±2.81 10.29±2.18 11.87±2.03 35.54±5.09 t值3.621 3.481 3.178 6.924 P值<0.001 0.001 0.002<0.001
3.1 方舱医院新冠肺炎患者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应激事件,势必会使其产生一系列负性心理反应[10]。这在既往对SARS和埃博拉等患者的研究中均得到证实[3,5,7]。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入院时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地区常模,表明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存在较高水平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这也说明患者在住院期间不仅承受着躯体痛苦,还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同时,疫情暴发初期,由于各种原因,许多患者无法及时得到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死亡率曾一度高达10%[1],再加之部分网络及新媒体平台上由于新冠肺炎的文章报道良莠不齐,容易误导患者,加重其焦虑、恐慌,甚至抑郁和绝望情绪[3,7]。部分患者在方舱隔离期间,因无法得到亲友的陪伴而感到沮丧、苦闷及较大的心理压力[11-12]。也有部分患者因担心家人感染,或面临家人感染甚至病重或丧亲的多重打击,心理压力加重。
3.2 病友互助支持对新冠肺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在方舱医院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更需要得到心理的支持和帮助。表2显示,两组患者出院前1d SCL-90各因子均较入院时有所减低,且两组间敌对、偏执、精神症状因子得分无统计学差异。这可能与患者在确诊并得到入院救治后内心有所宽慰,相关负性心理状态得以改善有关。该结果与王择青等对[13]小汤山SARS患者的研究结果类似。由表2还可以看出,出院前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化症状、强迫症状、人际敏感、焦虑、抑郁症状等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方舱病友互助支持干预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积极促进作用。
3.3 病友互助支持对新冠肺炎患者希望水平的影响希望是指个体尽管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依然对生活和将来持有积极的期待,会对个体的行为、态度及疾病预后产生正性影响[8]。新冠肺炎患者可能由于自身疾病症状(如发热、呼吸困难等)以及当时不确定的治疗方法、缺乏特效药等因素,容易对疾病治愈丧失希望,再加之患者之前长时间未能接受入院治疗的无助感,加重了其对疾病可能传染给其他人特别是家人的担忧,进而引起自卑与自责。生病后身体的变化及社会角色及关系的变化等均可诱发并加重患者的负性情绪,使其对未来失去希望。有研究表明,病友支持互助模式可通过言传身教为他人提供切身的疾病诊疗信息,更容易被患者接受,能更好地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加对未来的希望,并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促进其康复[6,14]。
3.4 病友互助支持模式在方舱患者管理中的优势病友互助模式对于方舱医院单元长及其他病友的心理康复都有积极促进作用。本研究采用单元长负责制在方舱病房内开展病友互助。由于遴选出的单元长与其他患者同吃、同住,更容易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同病相怜”病友的温暖,易于缓解其住院期间的孤独和不适感。同时,单元长协助医护人员对其他患者积极提供生活上的帮助,使患者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更容易分享和倾诉心理苦闷,进而治愈信心逐渐增强,希望水平得到提高,不再谈疫色变、悲观厌世。此外,定期开展的八段锦、瑜伽等养身功法对患者病情恢复、提高免疫力等也有积极作用,同时通过活动可分散患者注意力,改善其心理状态。
病友互助支持护理在疫情大规模暴发的特定情况下、在医护人员及心理干预人员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对于缓解方舱医院轻症新冠肺炎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起到积极作用。但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方舱医院是为缓解疫情大规模暴发情况下的医院负荷而改建的临时医疗场所,从开舱到患者出院只有1个月时间。这也导致此次研究的时间跨度较短、样本量较局限。此外,本研究未对患者出院后的心理状态进行长期随访评估。而隔离本身对患者可能产生长期并持续存在的负面心理影响[10,15]。因此,后续可进一步开展多中心、长周期的研究,关注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心理改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