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曾艳
目前我国对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重视,这是为了培养出一批符合社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抗疫期间生命至上,举国同心的抗疫精神也令我们感动,它的真实性和积极性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非常好的优秀素材。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积极配合,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一堂90分钟的课堂上,对学生情感影响的程度有限,因此在日常的教育和服务工作中应该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整个校园应该形成整体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在这种沉浸的氛围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才会更加显著。
新时代的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给予了更高的期望,长时间的单一理论阐述,不利于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要提高教学效果,在课余时间,开展他们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但是由于疫情的影响,导致很多大型的活动无法开展,这给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难度,也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积极心理学是在20世纪末兴起的,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发起了一场有关心理学的运动,这一运动主要倡导的是人们要有积极的心态,通过对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现象进行分析、解读,激发和强化个人的潜在能力和现实能力,使个人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的发挥成为一种习惯,最终使个人形成积极的人格特质,在日常生活中,个人能够发挥出积极品质的力量,这些特质能给他带来幸福的生活状态。积极心理学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走出消极的情绪,最终走向高质量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形势下,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关注积极心理学,由最初的美国,到后来的加拿大、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疫情下,把积极心理学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尤其是运用于医卫类专业,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知,增强其幸福感,在一些动人、真实的故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积极践行。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要不断发展,将积极心理学的内容融入其中是很好的途径,也是当今疫情下的现实需要。受疫情影响,社会很多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具备高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在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使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学业是否优秀不是高质量人才的唯一关注点,心理素质也是评判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在高校教授思政理论课的教师自身也要具备积极的情绪和健康的心态,在教学过程中用积极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品质,从而增加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把积极的情绪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
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是《思想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讲述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压力。在心理问题上,预防大于治疗,因此学生内心要充满积极向上的理论。近段时间,网络上有很多短视频博主拍摄当代大学生的日常,从这些视频中可以看出当今大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困惑,可以反映出他们在面对学习、人际交往或者就业的压力,受到疫情影响,很多大学生的焦虑情绪越来越明显,因受不了巨大压力而患上心理疾病的学生人数不少,各个高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现在各个高校在新生入学时就进行了心理健康的测试,同时成立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师,甚至有些高职院校晚上也会安排辅导员值班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而且很多高校的班主任必须每月与几名学生进行谈心谈话。但是这些措施的作用都是有限的,一是测试过程中学生的不诚实影响了测试结果,二是很多学生并没有察觉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且碍于情面不愿意主动找老师交流。思想政治教育课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把积极心理学的内容渗透进教学中,挖掘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把学生的积极潜能激发出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通过预防学生产生心理问题,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和积极心理学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二者具有相契合的点,这一共同的特点给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
1.研究对象的一致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为大学生,其研究的范围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状况、情绪情感等。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符合规律,也就是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这要求教师具有一定心理学知识的支撑。从传统心理学发展而来的积极心理学,其研究对象也包括了大学生,因此积极心理学涉及的方法与理念能够为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启发。
2.教学方法互补
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个是强显性教育而轻隐性教育;第二个是过于强调培养共性而忽视了满足个体差异的个性教育,因此教育工作中存在激发学生潜能和创造力不足的现象。根据积极心理学的三大理论,我认为要实现当代大学生的个体价值,仅仅发挥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还不够,还需要师生互动,在互动中发现学生的潜能,并且让学生体验积极的情感,例如幸福、快乐、希望等,在学生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中激发他们的积极情绪预防问题的产生。
3.注重人文关怀
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是必不可少的,在工作中关心学生思想上的困惑,让他们反思从而找到生存的价值和意义,在社会的发展中找到精神寄托,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从而达到内心平衡的心理状态。这些措施都是可以建设和谐校园环境的,并且为建设和谐社会也提供了思想上的保证和舆论环境。教师在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注意的是:一是给予学生主观体验的机会;二是教师注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1.丰富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就是积极情绪体验,以往的心理学家大大多是针对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进行研究,对于有心理疾病的病人,心理学家给予疏导或治疗,而积极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心理学除了要帮助有心理疾病的人恢复健康外,还需要引导、帮助人们实现幸福的生活。因此积极心理学家佛雷德里克森就提出了拓延-建构理论,如下图1所示。
图1 积极情绪拓延——建构理论示意图
思政教师在课堂上,讲述到人生观的内容时,尤其要注意把学生经常存在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做一个平衡,根据研究发现,把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的比例调整为最佳比例值3:1,当消极情绪出现,如果学生极力克制这种不好的情绪,那么此举反而会消耗自身更多的心理资源,所以两种情绪并存是很重要的,通过调节两种情绪,最终使自己进入积极的情绪体验,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都非常有帮助。
2.塑造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
积极心理学余党发起人——塞利格曼在《真实的幸福》中阐述了个体身上的六种美德和二十四种积极品质,其中六种美德为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卓越,二十四种积极品质力量是在六种美德基础上的延伸。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的要求。思政教师在教学中,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尊的品质,针对课堂上的任何一名学生,教师都应该给予尊重,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的评价标准要客观和科学,这样才对学生具有说服力,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这样才有助于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二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建立正确的归因方式,即在面对失败或者挫折的时候,要对其结果作出积极乐观的解释,并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3.发挥社会-学校-家庭全方位教育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只在课堂上进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不是只在课堂上体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贯穿其一生的,因此社会的力量、家庭的力量、学校的力量都要充分调动起来。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在学生的学习行为、人际交往、祖国认知等方面给予正确的教育;辅导员在学生的校园生活方面关注,帮助学生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和谐人际关系;家庭在日常中关心,给予学生幸福的家庭氛围;社会在大方向中引领,增强对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增强爱国热情。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需要一颗积极健康的心面对生活压力,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每一位家长和教育者共同关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运用专业的理论处理学生面对的问题,这样对学生的成长才是有效的帮助。作为教师自身也应增强职业幸福感,保持积极健康的内心,这样才会对学生起到正面的示范作用,尤其在疫情之下,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更加应该对未来保持乐观,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