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丽
(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455000)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螺旋形、革兰阴性微需氧细菌,生存于胃及十二指肠[1]。极易引起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严重者还会引起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癌,根除HP是改善临床症状、提升预后的关键[2]。质子泵抑制剂(roton pump in hibitors,PPI)为常用治疗药物,艾普拉唑是新一代PPI,可以抑制胃酸分泌,提高pH值,增加酸敏感抗生素的浓度,增强杀菌作用,提高抗生素化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抑制尿素酶活性,从而抑制HP活性[3]。益生菌是具备生物活性的微生物,具有抗感染的效果,可以为肌体提供营养,提高肌体免疫功能,与其他厌氧菌附着肠黏膜表面可形成生物学保护屏障,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减少肠源性毒素的产生和吸收,从而有效改善症状[4]。基于此,选取本院100例HP感染患者,分析益生菌联合艾普拉唑四联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6年3月—2021年3月本院HP感染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研究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18~47岁,平均年龄(31.56±3.32);病程0.8~7年,平均病程(4.35±1.12)年。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17~45岁,平均年龄(36.35±4.36);病程1~8年,平均病程(4.76±1.52)年。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经胃镜及14C或13C尿素呼气试验确诊HP阳性;②以往未接受过HP根除治疗;③患者基本资料完整,用药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②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③治疗前1个月内服用过抗生素、抑酸药及其他益生菌制剂;④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患者;⑤有严重精神疾病及认知障碍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予以艾普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具体用药方案如下:艾普拉唑肠溶片餐前口服,5 mg/次,2次/d;枸橼酸铋钾颗粒餐前口服,220 mg/次,2次/d;阿莫西林胶囊餐后口服,1 000 mg/次,2次/d;呋喃唑酮片餐后口服,100 mg/次,2次/d。
1.3.2 研究组 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予以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具体用药方案如下: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餐前口服,1.5 g/次,3次/d;艾普拉唑四联疗法用药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抗菌药物服药时间至少间隔2 h。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
1.4 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治疗14 d后,腹痛、腹胀、反酸等消化道症状基本消失;缓解:治疗14 d后,腹痛、腹胀、反酸等消化道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治疗14 d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显效、缓解计入总有效率。
1.5 观察指标
1.5.1 疗效 记录对比两组疗效。
1.5.2 临床症状积分 记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包括腹痛积分、嗳气积分、反酸积分、腹胀积分、少食积分。其中无症状:0分;轻微症状:1分;中度症状:2分;重度症状:3分。
1.5.3 不良反应发生率 记录两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生情况。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0%,较对照组的74.00%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s)分
与治疗前同组比较,*P<0.05,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50 7.95±0.78 5.16±0.38*△对照组 50 8.03±0.79 5.89±0.52*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较对照组的30.00%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HP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70%的消化道疾病患者存在HP感染,与肌体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大的关联,会导致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消化道疾病,严重者会引发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增加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炎患者的病死率[6]。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主要包括“三联”、“四联”疗法,虽然能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但多种抗生素的使用会加大患者耐药性,治疗安全性差,并降低患者依从性,总体效果不佳[7]。
艾普拉唑是新型PPIs,半衰期长,抑酸能力可维持24 h,能较长时间维持胃中pH值在4以上;与其他PPIs相比药效更明显,所需剂量更小;受到肝脏CYP2C19代谢多态性的影响较小[8]。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补充外源性益生菌含量,可改善肠道中的微生物平衡并对宿主产生积极的健康影响”,双歧杆菌四联是目前常用的益生菌[9]。双歧杆菌可以分泌热稳定活性蛋白,改变胃肠道微生态环境,减少抗生素治疗过程产生不良反应,抑制抗菌药敏感和不敏感的HP[10]。本研究针对HP患者采用益生菌联合艾普拉唑四联疗法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00%,较对照组的74.00%高(P<0.05),提示二者联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分析原因在于,艾普拉唑四联疗法的药效高效、稳定,可以持久抑酸作用及杀菌效果;益生菌可以提高肌体耐受程度,还能产生有机酸和过氧化氢,从一定程度上起到抑制HP的作用,提高了疗效。本研究数据显示,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二者联合可以改善HP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原因在于,益生菌可降低HP定植密度,促进黏蛋白分泌的基因表达,改善炎性状况,从而改善临床症状。本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较对照组的30.00%低(P<0.05),提示二者联合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原因在于,益生菌可减少肠源性毒素的产生和吸收,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肠功能,减少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益生菌可降低胃黏膜上皮的HP定植密度,还可促进黏蛋白分泌基因表达,增强黏膜屏障与防御幽门螺杆菌的黏附作用,调节肌体的生物免疫应答,促进抗炎细胞因子分泌,以改善胃体的组织炎性状况和活动度。
综上所述,益生菌联合艾普拉唑四联疗法治疗HP感染患者可提高疗效,减轻肌体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并可降低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