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资本对教育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基于CEPS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2021-10-14 08:33:38洪志超张淼
金融与经济 2021年9期
关键词:农村户口子女资本

■洪志超,张淼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推动教育公平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但家庭资本处于劣势的学生难以获得良好的教育,贫穷的代际流动将会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结合布尔迪厄的资本理论,将家庭资本分为家庭经济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分析其对子女教育的影响及其中的作用机制。

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基于布尔迪厄的资本理论,认为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经济资本与家庭社会资本会通过不同的方式影响教育获得。Teachman(2000)通过用父母职业衡量子女的家庭社会资产发现,美国家庭社会资本对子女获得高中教育机会有重要的影响。James(2000)基于澳大利亚1991—1997年相关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家庭社会资本与子女就读院校的等级有着直接联系,家庭社会资本越少,子女越有可能去更低层次的高等院校就学。除了家庭社会资本,李春玲(2003)的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70年代后,家庭文化资本对个人教育获得存在显著影响。李煜(2006)则表示,用父亲教育程度所衡量的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高中与大学的教育机会获得存在显著影响,并且影响程度在不同的时期存在差异。关于家庭经济资本,Carneiro&Heckman(2002)的研究表明,美国家庭的长期收入水平对子女的大学升学率有显著影响。李春玲(2003)利用中国1940—1990年的相关数据研究发现,家庭经济资本对农村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教育获得影响显著,但整体看来,家庭经济资本对个人教育获得的影响会随时间的推移由弱变强。此外,从教育获得的数量看,刘志民和高耀(2011)的研究结果表示,家庭经济收入水平的上升也会带来子女教育获得数量的增加。

除了教育机会的获得之外,家庭资本也会影响子女所获得的教育质量。Teachman(2000)的研究结果显示,美国家庭的社会资本与经济收入对子女的学习成绩均有显著影响。方长春和风笑天(2005)针对中国马鞍山市初中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学生所在的家庭当中,父亲拥有的职业等级越高,该学生的中考成绩越好,并且就读的高中质量越好。郭丛斌和闵维方(2006)认为,家庭经济资本占有量等级排名靠前的家庭,子女普遍接受了高等教育,而排名靠后的家庭,子女接受的教育主要为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姚昊和叶忠(2018)发现,家庭背景对子女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家庭经济资本相较于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认知能力的影响更大。

家庭资本的差异还会加剧教育不平等的现象。刘阳阳和王瑞(2017)认为家庭因素带来的教育回报差异可以对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进行解释,家庭因素在贫富差距的扩大与寒门难出贵子现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张文宏和苏迪(2018)发现在教育分流和阶层分化中,家庭文化资本丰富和经济资本丰裕的孩子有更大的可能性流向优势的位置,并且经济资本通过文化资本起作用,通过教育这个重要机制,社会经济地位处于优势的阶层将资源传递给子女,从而完成阶层的再生产。此外,城乡家庭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存在较大的差异,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同对城乡教育差距的形成具有较大影响(金久仁,2019)。江求川和任洁(2020)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对初中阶段的教育机会不平等程度进行了测量,发现家庭背景与教育机会不平等之间的相关性,并且相比于农村,家庭背景作用力更体现在城市教育的机会不平等中。

已有研究表明,家庭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与教育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由此引发的教育不平等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其中,关于教育质量的衡量,在以往的研究中,许多学者只以学业成绩为标准,这样的判断标准较为单薄。为了从更多的角度综合考量教育质量,除了学业成绩之外,本文依据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CEPS)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测试得分来衡量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学业成绩衡量的学习能力来考察家庭资本对教育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1.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hina Education Panel Survey,以 下 简 写 为CEPS)2013—2015学年数据。它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设计与实施的,其以初中一年级(7年级)和初中三年级(9年级)两个同期群为调查起点,以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和流动人口比例为分层变量从全国随机抽取了28个县级单位(县、区、市)作为调查点,以学校作为调查的执行单位。其中,参与问卷调查的112所学校与其中的438个班级从入选的县级单位当中随机抽取。本次研究使用的数据是由该项调查的学生数据与学校数据匹配而成,观测数据共计27812条,经过数据处理与缺失样本的删除后,最终得到23266个样本。为规避极端值的影响,连续变量均在1%和99%的水平上进行了Winsorize处理。数据处理软件为Stata16。

2.变量说明

(1)因变量:子女的教育质量。从两个角度考察教育质量,分别为认知能力(包含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与基础学科的学习能力。其中,选取CEPS数据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测试标准化得分(Lnstcog)作为认知能力的衡量指标,选取学生最近一年的期中考试标准化成绩(Lngrade)作为基础学科学习能力的衡量指标。

(2)自变量:家庭资本。基于布尔迪厄资本理论,本文将家庭资本分为家庭经济资本、家庭社会资本和家庭文化资本。定义内容如下:

第一,家庭经济资本(Wealth):根据CEPS调查中的B部分的问题B9“目前你家经济条件如何?”的回答进行赋值,选项为“非常困难”取值为1、“比较困难”取值为2、“中等”取值为3、“比较富裕”取值为4,“非常富裕”取值为5,数值越大表示家庭经济条件越好。

第二,家庭社会资本(Edu):以父母之间的最高职业地位进行衡量,职业地位越高,表示子女家庭外的社会资本越多。职业地位将根据CEPS调查中的B部分的问题B8a“你母亲是做什么工作的?”与B8b“你父亲是做什么工作的?”回答进行分类,分类标准参照中国社会阶层的划分和李春玲(2014)的研究,将选项分为四类,并按照类别进行赋值:职业为无业、失业与下岗时取值为1;农民与个体户取值为2;一般职工与技术工人取值为3;事业单位领导或工作人员、企业高管、教师、医生、工程师等高级知识分子则取值为4。

表1 变量定义

第三,家庭文化资本(Job):以父母之间的最高文化水平进行衡量,父母的文化水平将根据CEPS调查中B部分的问题B6、B7“学生父亲/母亲的最高教育程度”进行分类,并通过受教育程度转换为受教育年限进行赋值:“没有受过任何教育”取值为0;“小学”取值为6;“初中”取值为9;“中专/技校”取值为11;“职业高中/高中”取值为12;“大学专科”取值为15;“大学本科”取值为16;“研究生及以上”取值为19。

(3)控制变量。参考已有研究(涂荣珍等,2017),控制变量包括学生的民族(Nation)、户口类型(Farmer)、户籍(Register)、性别(Gender)及兄弟姐妹数量(Brosis)。为避免地区与时间差异造成不可控的影响,进一步控制了地区(District)以及年份(Year)。

(二)模型构建

借鉴涂荣珍等(2017)的方法,构建了以下回归模型:

其中,i为地区,j为学生,t为年份,x为家庭资本,本文分别Wealth、Edu和Job。Control为第控制变量,μt、δj分别表示时间固定效应和地区固定效应,εijt为误差项。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参与调查的学生的认知能力测试成绩与最近一年的期中考试成绩标准差小,分布比较均匀。学生家庭经济的平均水平约为“中等水平”,父母之间的最高受教育水平的平均水平中等偏上,样本中的男女比率协调,汉族学生在本县(区)户籍学生的占比明显较高。

表2 描述性统计

(二)实证分析

根据式(1)和式(2)进行逐步回归以验证前文假设,结果如表3所示。表3的列(1)—(3)为家庭资本对子女认知能力的影响,列(4)—(6)为家庭资本对子女学习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对子女的认知能力测试成绩与学业成绩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3中,列(1)与列(4)的结果表示,学生家庭的经济水平每提高一个等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测试得分将显著提高4%,同时学业成绩也将显著提高3%左右,即家庭经济资本对教育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列(2)与列(5)的结果表明,家庭的社会资本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也存在着积极影响,结果显示,父母最高职业等级每提升一级,子女的认知能力测试成绩与学业成绩将分别提升3.9%与2.3%。同理,从表2中的列(3)与列(6)能够看出,家庭文化资本对认知能力成绩与学业成绩也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综上所述,家庭经济资本、家庭文化资本与家庭社会资本的增加均能够提高子女的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即家庭资本与子女的教育质量之间存在正向影响。

表3 家庭资本对教育质量的影响

(三)家庭资本对教育质量的差异性检验

1.家庭资本对不同性别学生教育质量的差异性影响

由于性别差异会对个人在各种能力方面的表现产生直接影响,学习能力作为各种能力的综合考量,是否会产生性别上的差异呢?为此,本文检验在不同等级的家庭资本加持下,不同性别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认知能力是否会表现出差异性,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所用的数据与模型与主回归部分一致。其中,PanelA部分的因变量为学生样本的认知能力测试得分的对数(Lnstcog),考察家庭资本对女生与男生的认知能力是否存在差异性影响。同理,PanelB部分的因变量为学生样本在最近一年的期中考试成绩(Lngrade),该部分考察了家庭资本对学习能力的影响是否存在性别差异。首先,在认知能力方面,表4PanelA中的列(1)与列(4)表明,家庭经济资本的提升给男生认知能力带来的正向影响要大于女生,其他列的数据表示,在相同的家庭社会资本与家庭文化资本的条件下,女生认知能力得到的提升程度相较于男生更高。其次,对于学习能力,PanelB部分的结果表明,家庭资本对男生学业成绩的积极影响普遍大于女生,其中家庭经济资本造成的差异最显著。最后,根据列(8)和列(11),可以看出,家庭社会资本对学习能力的影响并不存在性别差异。

2.家庭资本对不同户口类型的学生教育质量的差异性影响

进一步分析在不同户口类型下,家庭资本对学生教育质量的影响差异,结果如表5所示。通过对比PanelA与PanelB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农村户口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其认知能力和教育能力的提升水平相较于非农村户口的学生更高。然而,农村户口的学生在这两方面能力的提升,受家庭社会资本和家庭文化资本的正向影响均弱于非农村户口的学生。

其中可能原因是,相比于非农村户口的学生,农村户口的学生求学流动性更大,且就读学校的层级差距更大。比如非农村户口的学生基本上都会在城区内的学校上学,很少会选择在农村的学校求学,而农村户口的学生群体中,会有一部分家庭资本条件欠缺(尤其是经济条件)的学生选择留在农村上学,另一部分则流向教育资源更丰富的城区学校就读,由此形成了较大的资源差距,从而导致农村户口的学生教育质量受家庭经济资本的影响最大,而家庭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相比与经济资本,对农村户口的学生是否能去城区就读的决定性作用相对更小。

(四)稳健性检验

主回归中的因变量为学生认知能力测试成绩的对数值(Lnstcog)。根据CEPS调查问卷的数据说明,认知能力测试成绩是根据学生在认知能力测试中答对的题目数量进行赋值的。除了这个量化标准,该数据还提供了用三参数的IRT模型估计出的学生认知能力测试标准化总分。为证实主要结果的稳健性,将因变量替换成该模型下估计出的认知能力成绩,考察家庭资本对教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三参数的IRT模型得到的学生认知能力指标,家庭经济资本、家庭社会资本和家庭文化资本对其影响与主回归结果一致,从而证实了本文实证结果的稳健性。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基于2013—2015年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CEPS),通过回归模型分析了家庭资本对教育质量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家庭经济资本水平越高,其子女在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上的表现越好,教育质量倾向于更高。随家庭社会资本的提升,子女的教育质量也逐渐呈上升趋势。此外,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的教育质量也有积极的正向影响,即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其认知能力与学习能力会越好。进一步通过分样本回归进行差异性检验后发现,家庭经济资本对男生认知能力的正向影响大于女生,但家庭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对女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更显著;在学业成绩方面,三类家庭资本对男生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从户籍差异看,家庭经济资本对农村户口教育的影响更显著。

针对本文结论与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政府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以缩小家庭资本差异造成的教育质量差距,促进教育资源的均等化。第二,加强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在家庭资本对子女教育造成的影响中,其中较为突出一点就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家庭资本处于优势地位的学生和家庭资本处于劣势的学生,其所获得的教育资源差距是导致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政府需要加大对普通学校、贫困家庭、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将教育资源往稀缺的地方调配,针对一些贫困家庭的子女实施专项支持计划,保障其受教育的权利。第三,需要提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缩小城乡差异。学校教育质量的不平等是家庭资本对教育质量产生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农村学校与城区学校的教育资源差距,导致了农村户口的学生教育质量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更大。因此,需要在保证城区内主流学校教育质量的同时,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加强农村学校高质量、全方位的教育体系建设,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为农村学校提供更多的教学设备与图书资源,改善农村学校的学习与教学环境,以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质量差距。

猜你喜欢
农村户口子女资本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中老年保健(2021年2期)2021-08-22 07:29:54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03-17 08:57:46
资本策局变
商周刊(2018年18期)2018-09-21 09:14:42
子女不是农村户口能否继承宅基地
中小城市户口不吸引农村人
环球时报(2017-07-08)2017-07-08 08:26:00
第一资本观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VR 资本之路
浅谈如何提高高校具有农村户口学生主动学习羽毛球的兴趣研究
——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部为例
山西农经(2016年8期)2016-04-13 16:02:31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商事法论集(2015年2期)2015-06-27 01:1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