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首因效应是一种先入为主的优先效应,它对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当前网络视阈下,大学生历史观首因效应的形成,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大学思政课教学的正常开展,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利用首因效应的特点,采取适当措施,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正能量,扭转网络谣言的首因效应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改革。
关键词:首因效应;高校思政课堂;教学策略
“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也被称作第一印象作用或者先入为主效应,它是第一印象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倾向。具体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产生的显著的影响。”[1]“首因效应”对个体以后的认知会产生干扰作用。它是一种因信息输入顺序而产生的效应现象,可以广泛应用于教育学、营销学等领域的分析和解释。从概念上而言,“首因效应”则是指主体首次接触到某一信息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印象对以后主体从事类似活动而发生的参照作用或影响作用,它大致分为三个依次渐进的阶段:主体对所接触客体信息的首次收集(包括形态、性状、特征等)、主体首次形成对客体的印象、主体带着“第一印象”与其他类似客体进行接触或交往。如果从认知阶段来分析,“首因效应”更加注重感性积累而较少理性思维的深化。
一、大学生网络视阈下历史观首因效应的形成
一般而言,特定时期的生存环境对人们世界观的形成起着较为稳定的影响作用,对于每个人的性格气质、知识沉淀的影响亦是如此。青少年作为网络爱好者,网络首因效应对于其历史观的形成,不仅重要,而且有推动或阻挠其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用的自我认知和社会认知。
(一)青少年对网络历史故事的沉迷
故事是多数人喜欢的消遣品,几乎每个人从儿童、少年时期就垂青于故事所描绘的思维境界。人们从故事中汲取知识,感悟道理,萌生理想,释放情怀。网络时代,快捷如飞的网络故事更是赚足了青少年的眼球,不断吸引青少年的点击率。虽然,大部分网络能够弘扬正能量,贬低假恶邪。但是,我们不能排除部分网络媒体,利用法律不足,青少年思想免疫力弱的特点,专门传播具有负能量的历史知识。例如:丑化英雄、拔高恶人、歪曲价值观、寻找逸闻趣事、搜集猛料绯闻,以此增加被关注度。其中,历史故事是被经常恶搞的对象之一。特别是历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名人史事,经常成为这些网络摭拾材料的重要来源。为了标新立异,他们不惜捕风捉影,以偏概全,颠倒黑白、混淆视听。他们以解构崇高为能事,以否定历史为时髦,以猎奇为本领,以歪曲价值观和历史判断为神圣,以亵渎正义和良知来自娱自慰。作为青少年,本身对新鲜事物有先天的好奇和执着,对故事的趣味性也非常迷恋。网络恰好能在短时间内满足他们的这一心理,网络经常成为他们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渠道,塑造他们世界观的重要方式。以此类推,对历史上早有定论的人物史事,经过个别人篡改之后成型的“新鲜故事”,在满足青少年好胜心、好奇心的同时,也成为扭曲青少年世界观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那些貌似“真实”的所谓历史事件,逐渐浸润学生的脑海,形成了青少年错误的历史观,进而影响其在大学阶段对《纲要》课及其他思政课程的兴趣。
(二)个别非法网络有意为之
网络是高科技产品,它从产生起,就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更加顺畅,透明度更加清晰。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它又常常成为不法分子招摇过市、鼓惑众人、捞取名利的媒介。前者释放正能量,而后者却常常对社会舆论造成消极影响。特别是青少年,价值观正在塑造时期,最容易受到不法网络的煽惑利诱。正因如此,个别别有用心的媒体或者个人,利用这些特点,专门寻找那些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东西,如历史故事等等,来引诱青少年。这样,在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中间,造成了恶劣的网络首因效应。这些媒体常常肆意歪曲历史事实,特别是近现代史上知名之史事人物,正面的史事人物就找其缺點,反面的就找其优点,然后夸大其词,故弄玄虚,哗众取宠,吸引眼球,增加点击率。而青少年处世较浅,不谙世事,知识储量较少,社会经验缺乏,对网络杜撰的历史故事深信不疑,容易形成固定的首因效应,在脑海中产生较为刻板的评价性认识,导致他们此后很难接受类似的正确观点。特别是一些网络“有理有据”地编造的历史事件,其消极性的网络首因效应,直接阻挠青少年接受教师传授的正确观点,这也正是国内外一些蓄意破坏网络环境,阴谋颠覆意识形态的媒体的目标所在。
(三)首因效应的特点所致
实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外界输入大脑的信息因顺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应,因而决定其以后的认知过程也不同。一般而言,最先和最后进入主体的信息,其影响效果最大,因而首因效应实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同一种类的信息输入主体大脑时,主体往往最容易倾向于重视第一次输入的信息效应。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即将成熟时期,他们对外界知识有一种潜在的强烈渴望,因而对第一次进入大脑的历史知识印象很深,容易形成其今后观察事物和判断事情的习惯性标准。而现代生活中的电脑非常普及,很多学生在入校之前的家庭教育中,上网学习就是其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而网络谣言中的一些历史知识,往往以所谓“第一手材料”为外衣,打着“正人视听”的幌子出现,不谙世事的青少年最容被蛊惑上当,往往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别人的圈套,个别青少年甚至妄做断定,将自己认为“真实”的材料到处散播,在网络上的同类朋友圈中造成更加恶劣的首因效应。一方面,使这一错误的“首因效应”具有强烈性和持久性。部分大学生对某些历史事件的首因效应早在中学就已形成,在以后的学习中,尽管有类似知识不断灌输,但他们总是以第一次接触的历史知识为基础进行类比和理解,并情不自禁地将后来的信息整合到第一次历史知识的信息框架之中。另一方面,这一错误的“首因效应”往往不容易被识破。因为一些网络传播的史事人物往往按照青少年的心理喜好,在时间、地点、过程方面做了逻辑性编排,即使是捕风捉影的东西,经过精心整理后,缺乏专业知识的人都难以识破,青少年更容易陷入误区,由此而产生的首因效应在部分大学生中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二、网络首因效应对纲要课教学的影响
根据首因效应和纲要教学各自的特点,首因效应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首先性
现代网络几乎随处可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上网了解信息。这虽然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但是,虚假信息也经常乘虚而入。无论信息好坏,都会给人造成“先入为主”“第一印象”,即网络首因效应的首先性。一方面,网络传播的事实本身具有首先性。很多学生首次接触历史事件,对历史充满了新鲜好奇之感。而部分网络也用一些离奇古怪的详细情节,强化了学生对这些史事人物的印象,从而在心理上将某一史事人物定格化,使个别同学形成固定的首因效应;另一方面,网络事实造成的影响具有首先性。一些历史上评价已经定型的史事人物,一些网络为增加点击率,故意推出一些刺激人心或者眼球的结论,在学生脑海中形成比较固定的印象,使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或人物印象深刻,以后再有类似的事实出现,学生总是在第一印象的基础上进行信息筛选和比对,并试图将后来的历史结论情不自禁地整合到原来的“第一印象”之中,即无论后面事实多么宏大,都难以摆脱前面“首因效应”的影响。实践证明,当两种“信息结合在一起时,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来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并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来解释后来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2]例如:中国近现代上的两大历史任务,哪一个是最根本的任务?如果“首因效应”定格在实现人民富裕,而不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那么,学生在听课时,他总会寻找教师话语中、案例中那些有利于这一观点的句子、词语等,以此不断在心理上验证自己结论的正确性。不仅给教师的授课带来很大不便,同时对学生能否继续保持对近现代史课程的兴趣,也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最终影响教师的授课和学生的学习,对整个教学改革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非准确性
准确性是指准确度,是指事物外在表现与其真实情状相符合的程度。符合程度越高,准确性越高,否则就越低。同理,非准确性对事物的描述程度,肯定低于事物的真实值。网络历史事件大多摭拾趣闻轶事、绯闻秘史、野史传说等,很多没有确定的参考来源,有的甚至道听途书、捕风捉影。其逻辑推理大多经不起专业人士的认真推断或考证,其传播的历史知识具有不准确,甚至错误的观点,往往造成不准确的首因效应。例如,网络传播的关于污蔑英雄人物的观点,几乎全部是道听途说,妄自猜测,无事实依据,受到专业人士的一致批评。其非准确性,一方面表现为网络描述与真实历史相去甚远,经常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或有或无,似是而非。另一方面,网络描述与真实历史大相径庭。网络谣言往往编造事实,掩盖真相,明显违背事实发展的逻辑脉络。因而,稍加思考就能将其彻底识破,其非准确性的首因效应是显而易见的。例如:部分网络对于黄继光、邱少云、刘胡蘭的污蔑,完全忽略了事发当时的历史情境,而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古人,得出与当年截然不同结论。这样的非准确性仍然在青少年中占据一定的市场,部分大学生信以为真,以讹传讹,给他们的学生、生活、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影响了他们的价值趋向,进而对整个教学环境都是严重的污染。
(三)误导性
一些网络借助夸大的词汇、图案和不切实际的线索,对历史事实或人物进行生硬解读,在大学生中塑造歪曲过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一方面,部分网络用个别真实的脉络,配以或有或无的历史细节,进行网络误导。例如:在关于皖南事变的叙述中,个别网络在对于人物、时间、地点等基本线索正确表述的基础上,却在语词表述方面,或者夸大其词,或者含沙射影,或者制造歧义,诱引读者产生错误联想,达到歪曲事件和丑化人物的目的。另一方面,个别网络则完全颠倒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对事件的过程、地点、时间、起因等,都做了有悖真实史事的丑化。同时,为增加其吸引力,他们故意用时髦、调侃、笑料性的词汇,博取青年人的眼球,甚至不惜将未经证实的野史传说,当正史进行叙述,利用野史本身具有的神秘性和趣味性,赢得读者数量,从而达到造谣的目标。另外,这些网络也专门寻找尚存在争议、非专业人士难以辨识的史事人物,别有用心地进行歪曲篡改。例如,近代史中的一些历史人物,由于客观原因,其生平事迹尚存争议,一些网络乘机造谣生事、肆意扭曲。它们打着“原始材料”的旗号,行歪曲历史之实。采用不同的暗示、强调、省略等含糊的表达方式,引诱学生产生误解,使得大学生产生误解的“第一印象”,影响他们对历史的正确判断,更影响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最终影响高校思政教育的正常开展。
(四)快捷传播性
新闻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及时性,其信息传播的简明快捷是这一特点的明显体现。同时,部分不法分子利用发达的网络媒体,使历史知识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其具体表现如:第一,快捷传播历史知识。以往人们了解历史知识大多是通过翻阅书籍找到的,花费时间较长。如今网络发达,人们在短时间内,就了解到过去几个月甚至几年掌握的知识。同时还能在短时间内把握历史事件的全貌,包括时间、过程、影响等等,实现了非网络时代无法想象的效果。特别是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网上点击率极高,证明其传播速度之快。第二,快捷发散历史知识的影响。随着网络传播速度的加快,网络历史知识的影响也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网络效应以成倍的速度迅速在人们脑海中形成印象,其影响和效果达到最大化。例如:长征胜利80周年、抗战胜利70周年、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等重要纪念活动,网上的相关知识特别多,其影响传播速度之快尽人皆知。这样就增加了历史课教师的授课难度,历史教师必须在更高层次上进行讲授,才能对学生产生新鲜感。这样,也就最大可能地克服网络造成的消极影响。第三,快捷扩散网络历史知识的多侧面性。历史事件的脉络具有单一性,但是历史事实的各个侧面和具体过程却具有多个侧面。例如:西安事变发生后,各方面的反映都不一致。网络能在短时间内,将各种有差异的信息同时展现在读者面前,在扩大网民知识视野的同时,也造成网友知识选择的难度,部分不乏网络也容易乘虚而入。
(五)稳定性
首因效应是某一事物最先进入人大脑的第一印象,它具有较为强烈的影响,其记忆效果明显优越于以后输入大脑的信息,即使后来的信息非常强烈,也很难摧毁其原有信息在大脑中的位置,这就是首因效应的稳定性。这一特性对人脑后来的信息起自动调节和融吸作用,因为人的思维在遇到后来的信息时,总是寻找与先前的信息(即首因效应)近似的部分,不断加强首因效应在认识中的地位。对于中国近现代纲要而言,则具体表现为如下特征。首先,学生对第一次接触的历史事件,总是给予信任,部分同学很难改变原有的印象。有些同学甚至在课余时间,利用与老师交流的时间,试图用网络知识校正教师的看法。有的同学虽然经过教师的劝说,暂时改变了自己的历史观。但是,他们的思维在千回百转之后,自动还原到原先那个“首次”印象,情不自禁地开始自我巩固网络知识。其次,首因效应严重的学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情绪通常是有机体在生理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作为大学生,他们在提前获得历史知识的情况下,对其产生了信任感。如果教师再用相同的主题灌输一些与原先网络知识有差异的历史观念,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不愉快的感觉,容易产生抵触感,或者不愿意听,或者干脆逃课,或者看課外书。考试也是应付敷衍,态度极不认真。再次,极个别同学的消极情绪还直接影响了周围的同学,他们利用自己良好的社交能力、聪明的大脑、较为广博的知识,在学生群体中赢得了粉丝,总是将道听途说、网络所见当正史来与周围同学进行交流,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自我学习群体,造成比较广泛的消极影响,对整个班集体的学习氛围都产生了不良影响,直接阻碍了教学过程的进行。
三、如何利用首因效应上好纲要课
首因效应会使人产生一定的心理定势,并影响未来信息的输入。一般而言,正能量的心理定势,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积极配合教师上好纲要课。而负能量的心理定势,则容易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从心理上与教师授课产生抵抗性思维,影响其接受课程内容。作为近现代纲要教师,要积极利用网络首因效应的正面效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抵制网络谣言产生的负面影响。
(一)努力讲好“第一”次课
大学生的世界观正处于成型时期,情绪容易激动,其对“先入为主”的信息容易产生定性印象,这就要求近现代史教师把握好几个“第一”。首先,上好每个学期的第一次“纲要”课。第一次上课要提纲挈领地将本学期“纲要”课的主要内容讲出来,既要提到典型案例,点明趣味性,但又不能完全点透,要给学生留下“悬念”,吊起学生的“学习胃口”,使学生感觉到“纲要”课隐藏着高中知识中不曾有的知识,唤醒其求知欲望。其次,上好每一章的第一节课。这一次课是整章内容的开篇,要使学生第一节课就对整章内容有大致了解。因而教师必须将全章最有趣的案例、观点的信息点透露出来,形成整体脉络,产生引人入胜的效果。再次,上好每一次课的“开头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开始部分,就要注意制造悬念,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意跟着老师的思路听课。例如:“纲要”上编综述,是每学期第一次课,教师要注意阐明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发展的截然不同。教师既要讲清本内容与整个课本的关系,又要缕清整本书的大致脉络与本章的关系,还要说清本章内容的线条轮廓,同时点清本章内容在全书内容中的引领作用。特别是举案例时,考虑到时间和内容关系,要经常制造“欲言又止”、“擅长擦边球”的氛围,以此刺激学生对课程的探索欲望。这是本门课给学生的“第一次印象”。
(二)教育学生阅读正版书籍
正版书是指出版社或其他出版机构获得作者或版权所有人合法授权后,印刷出版的图书。正版图书最大的特点是,它能真实反映作者的内容、思想和观点。特别是对于历史书籍,正版图书能够尊重史实,再现原貌,与道听途说、民间传闻、野史传说、志怪传奇有着明显的区别。人们从正版历史书籍中能够获得真正的历史知识,是校正历史虚无主义的最好形式之一。教师应该提醒同学课外多阅读正版历史书籍,把握好寻求历史知识的正确路径,自觉同各种失实传闻和网络谣言做坚决的斗争。首先,要教育学生读正史,反对野史传说。向学生阐明正史对于树立正确历史观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性。从而在学生脑海中树立正确的历史印象,产生比较稳定的关于历史的首因效应,为培养其对历史老师的深厚情感做准备。其次,要教育学生学会识别那些披着“真实”、“原材料”外衣的假历史。由于网络法规仍处于完善之中,部分网络文史资料仍然鱼龙混杂、颠倒是非,披着“正史”的外衣混迹于正史之中。这些史实经常张冠李戴、颠倒是非,表面符合逻辑,内容却错误百出,经不起推敲。思政课教师要教会学生从网络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剔除“伪”成分,找到“真”历史。一方面,要善于使用逻辑思维能力。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脉络等互相参照中进行逻辑推理,以期找到正确的历史线索,形成自觉识别“假历史”的能力。另一方面,利用正规网站,不断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不仅增加自己的史学素养,而且也强化自己判断历史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型塑纲要课的“严正”形象
首因效应讲求第一次,既然网络传闻能利用第一次效应对学生产生长久的影响。那么,思政教师也要利用首因效应的特点,第一次上课时就要给学生树立“严正”“严格”的印象。一般而言,每一批学生上第一次课,教师要从教学纪律、教学内容、教学作业、教学阅读等方面表明自己的上课规则和秩序,给学生树立“严肃认真”“绝不含糊”的形象,变相树立纲要课程严肃、认真的形象。首先,教师要强调思政课的纪律。例如上近现代史纲要课时,教师首先强调与本门课特别相关的纪律问题。特别要声明,对那些有争议的人物、事件,允许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但是要注意回答问题的尺度界限、材料来源、立场角度、评价标准等,强调学习和纪律相统一,强调本门课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等形成的重要性。其次,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争议性。争议性是指对于同一事件、人物等评价出现不同的观点,多种观点同时具有一定的证据,结论具有多元性。基于此,教师在第一堂课上就要说明纲要课本的权威性,说明其来源、立场等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教育学生偏信网络谣传的危害,给学生树立正能量的首因效应。
(四)教育学生理性对待网络传闻
好奇心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现象,是动物的特性之一。它是人對某事物的全部或部分属性出现了解空白时,本能地想添加关于该属性的内在心理。一方面,人们对某种事物有一种特别关注或关心的情绪,总想找机会了解这种属性。这种心理使得部分人在语言、思维、行为等方面都表现出与别人明显差异的个性特征。另一方面,人们对某种陌生事物表现出刻意探究的心理状态。他们会殚精竭虑揣摩这一事物的特征,观察其的外形,力图构建事物的总体印象。当然,不乏少数人对某种怪诞事物的嗜好和热情,这是一种非正常的好奇心。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利用这种心理,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首因效应。第一,正确引导学生对网络传闻新奇性的关注。新奇性关系与创造、创新等相关联。教师要教育学生注意网络中那些真正“新奇”的历史事件,切勿将无稽之谈视为“新奇”事物,形成错误思维,影响以后正确史事、观点的输入,最终影响自己的创新思维、创造技法。第二,鼓励学生的探索性关注。网络蕴含丰富的知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寻求自己的兴趣点,在网络中主动了解自己喜欢的知识侧面,将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侧面加以映衬对照,判别网络知识的正误比率。使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索性学习时,有意识地掌握首因效应形成的主动权。
(五)培养学生识别网络真假传闻的能力。辨别能力是人在思考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分析、判断和确定的技能和本领。大学生主要从高中走来,他们“没有建构起有内在逻辑的历史知识体系,客观上造成学生历史理性不足,以致被各种历史谣言所迷惑。”[3]教师要教育学生积累基础知识,增强判断和辨别网络传闻真假的能力。正确知识积累越多,学生的辨别能力就越强。首先,教师要教育学生从正规渠道获得知识。特别是从正规合法的网站、正规的历史课本中获取相关知识,通过长期积累,获得丰富的感性历史材料,获得对历史事实全面、丰满的了解,形成对历史知识全面、深刻的形象,从而增强准确判断的能力。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辨别真假网络历史知识的具体方法。历史是对过去人物、事件的描述、记录以及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的,不可改变的。判断网络历史有多种方法,例如调查分析、查阅资料、逻辑推理等等。教师要教会学生使用这些方法找到历史人物、时间、发展过程的逻辑合理性、规律性,在形成正确历史观的同时,自觉而熟练地掌握鉴别真假“历史”的方法。
四、结语
网络首因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历史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有错误的历史信息混杂其中。每一类历史知识,都会对初次摄入者造成首因效应,影响新时代大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纲要课教师要善于把握首应效应的特点、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的学习动机等,巧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效应,克服消极的网络效应造成的影响。教育工作者要利用正确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掌握有效的识别网络真假历史知识的方法,使网络成为帮助学生了解和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途径,最终服务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71.
[2] 新华教育(北京)研究院.努力就有收获 人人都能成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63.
[3] 段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叙事构建与历史理性树立[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0,(6):80-83.
作者简介:范文明(1967- ),男,山西忻州人,湖北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思政教育、中国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