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之化学实验教学方式探究

2021-10-13 17:15潘小军
考试周刊 2021年71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实践高中化学

潘小军

摘 要: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对于化学学科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最基础的学生书面成绩开始转变到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个期间对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的进行对于学生化学知识的理解、化学思维的提升有着巨大作用,但是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因此,文章就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从而帮助学生在实验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提升自己的化学素养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实验;教学实践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之一,并且人类的生活与化学知识息息相关,化学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所以化学学科需要受到教师的重视。在化学学科中,实验是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实践的主要方式,并且通过化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化学实验的进行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按照每一个实验的步骤一步步地进行操作,从而验证化学知识理论,帮助学生建立起化学学习的兴趣。对此,文章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 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一)实验操作要以学生为主

一般来说,实验教学的初衷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通过对知识的理解,按照实验步骤正确地进行操作,从而增加化学实践能力。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校的化学实验教学教师都只是以一种敷衍的态度进行教学,他们只将实验步骤的过程,每一步的原理以及化学实验的结果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死记硬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堂学习的主体逐渐地从教师转变为学生,在实验教学当中,主要就是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操作,并且能够对实验中的知识进行反思,从而可以从化学实验当中获取到知识,提高自己的化学综合能力。

(二)注重实验步骤原理的理解

在每一个化学实验当中,大部分的学生都会按照实验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去操作,可能是学生对化学实验并不看重,也可能是受到提高成绩的影响,部分学生是以一种敷衍式的态度进行化学实验学习,他们只注重了实验的结果而忽略实验过程中的原理,实验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使学生能够在每一个实验步骤的原理中提取到化学的知识,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进行理解,以此提高自己的知识积累。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对于学生来说,需要对每一个化学实验步骤进行思考,分析其中的原理,并且能够理解当中蕴含的化学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化学能力。对于教师来说,需要教师对实验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重视实验在化学中的重要性,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二、 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中的重要性

(一)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

化学的知识相对于其他的学科来说,知识间的联系并不是特别的大,可能上节课学习的知识与这节课就毫不相关,这种现象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而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来说,化学实验就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当中再次学习知识,根据化学实验的步骤去思考其中的原理,联系课堂上学习的化学知识在实验当中运用的方法,从而能够增加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质量。

实验教学能够明显地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从而增加学生的知识理解。比如,在教学“实验活动4: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当中,这个实验的原理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对盐类物质的性质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离子给分离出来,熟练地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操作。实验的步骤大体来说可以分为九步,其中第一步就是将粗盐溶解,得到粗盐水。然后通过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进行化学反应Ba2++SO2-4BaSO4↓,将硫酸根离子进行分离。然后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来分离溶液中的镁离子,接着在滴加饱和Na2CO3溶液,使钡离子和钙离子充分的沉淀。学生通过这几步的操作就能将溶液中的杂质离子进行分离,最后再通过蒸发等操作获取精盐。在这个实验当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和思考,能够知道Ba2+和SO2-4、CO2-3反应会生成沉淀,还有Ca2+和CO2-3反应生成沉淀,强化了学生在课堂上知识的学习,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能力。

(二)提高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它是专属于化学学科的化学语言,化学方程式中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在化学方程式中能够寻找到各种化学信息,它是学生学习化学、掌握化学知识的根基,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学生简单地看出化学反应的各种原理以及信息。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化学实验的原理就是运用了化学反应,它能够将化学方程式中的信息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可以观察到化学反应的整个过程以及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转化,从而促进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学习。

亲眼见证一个实验过程比任何的学习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就可以通过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比如,在教学“实验: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时,它的实验原理就是应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实现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在浓硫酸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过程中,它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在实验的装置当中,在另一个试管中添加品红溶液,并在瓶口处用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团堵住,反应会生成有毒气体二氧化硫,在实验的过程当中学生能够看到铜片上有气泡溢出,并且溶液逐渐变成蓝色,铜片逐渐地溶解,品红溶液逐渐变成无色,溶液变蓝是因为铜离子是蓝色的,品红溶液变色的原因就是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从这一点中可以得知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硫。在进行方程式的书写时,反应物已知,生成物根據反应的过程中溶液逐渐变蓝,可以得知生成了硫酸铜溶液,而品红溶液变成无色,根据反应物的元素组成可以得知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最后还有水,通过将反应物与生成物写成方程式的形式,然后进行配平就可以得出正确的方程式。通过化学实验来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方程式中的元素组合,能够加深学生对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理解,从而可以促进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教学实践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对初中化学实验细节化处理的认识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