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香云
(鄄城县人民医院肿瘤科,山东菏泽 274699)
恶性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后,会造成程度不同的骨髓抑制,严重的骨髓抑制会导致患者可接受的化疗剂量受到影响,甚至无法继续进行化疗。以往临床常通过集落刺激因子对因为化疗造成的白细胞减少症状进行改善,以维持有效的化疗剂量,但关于因化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的治疗研究较少[1]。本文主要研究了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2 月至2021 年2 月鄄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 例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例。在对照组中男性40 例,女性20 例;年龄20~55 岁,平均年龄(45.9±3.4)岁;病程1~10 年,平均病程(6.1±1.4)年;淋巴癌10 例,大肠癌10 例,肺癌34 例,食管癌4 例,其他肿瘤2 例。研究组中男性35 例,女性25 例;年龄18~60 岁,平均年龄(47.4±8.1)岁;病程2~9 年,平均病程(7.2±0.8)年;淋巴癌10 例,大肠癌15 例,肺癌26 例,食管癌6 例,其他肿瘤3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在鄄城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后才正式开始进行。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全部入组患者均确诊为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2];②未伴发严重肝肾等重要脏器的疾病。排除标准:①合并多项恶性肿瘤疾病者;②对研究所用的药物存在过敏者;③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所接受的化疗方案相同,均为紫杉醇(江苏红豆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344,规 格:16.7 mL∶100 mg,)135 mg,顺铂(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358,规格:10 mg/瓶)80 mg 或者伊立替康(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711,规格:100 mg)350 mg、顺铂80 mg 等。此后对照组接受白细胞素-II(北京双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40020,规格:2 mg/支)治疗,剂量为0.05 mg/kg;研究组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沈阳三生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48,规格:15 000 U/mL)治疗,具体如下:当研究组患者血小板计数不足75×109/L 时,开始给药,皮下注射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15 000 U,1 次/ d,连续注射1 周;当血小板数超过100×109/L 时,或血小板绝对数升高50×109/L 时,就可以停止给药,如未达停药标准,可以适当延长给药时间,但最长不能超过2 周。当对照组患者血小板计数不足75×109/L 时,开始给药,皮下注射白细胞素-II,1 次/d,连续注射1 周。若给药1 周后血小板数据未达标,可以适当延长用药时间,但最长不能超过2 周。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最低值和恢复的最高值。②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动态变化情况,具体观察指标为血小板开始恢复的时间和血小板恢复超过100×109/L 时所需的天数。③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的情况,包括发热,膝关节痛,肌肉酸 痛。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使用[例(%)]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使用()表示计量资料,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2.1 两组患者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和治疗后恢复最高值比较 研究组患者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恢复的最高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和治疗后恢复最高值比较(,109/L)
表1 两组患者化疗后血小板最低值和治疗后恢复最高值比较(,109/L)
2.2 两组患者血小板动态变化比较 研究组患者血小板开始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超过100×109/L 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小板动态变化比较(,d)
表2 两组患者血小板动态变化比较(,d)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化疗时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骨髓抑制,这一反应也是导致化疗用药剂量受限的关键因素,骨髓抑制后会诱发血小板减少症,以往临床常选用白细胞素-II 和血小板悬液进行治疗,其中血小板悬液虽然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但长期应用该治疗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对后续的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且该治疗有造成患者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概率,此外,血制品本身价格高昂,所以这一治疗方法无法大面积推广应用[3-4]。而白细胞素-II 作为多效性造血生长因子,通过刺激造血祖细胞的分化增殖改善病情,但用药后易导致疼痛、乏力、头晕等不良反应,患者常因为无法忍受这些不良反应而拒绝接受治疗[5-7]。
血小板生成素通过结合特异性受体kMpl 发挥自身生物学作用,在血小板的生成全过程中,都可以参与其中[8]。国产血小板生成素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仓鼠卵巢中进行表达,然后提纯获得的全长糖基化修饰的糖蛋白分子,结构和天然的血小板生成素没有任何差别[9-10]。目前的临床试验已经证实,通过观察血小板生成素治疗性给药的效果发现,当患者骨髓功能正常、基础血小板值正常时,药物可以在短时间内起效,疗效确切且十分安全,但对于重度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且基础血小板值过低的患者,通过血小板生成素进行治疗时,因为药物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起效,所以需要进行预防性用药[11-1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接受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的研究组患者血小板计数最低值和恢复的最高值均显著高于接受白细胞素-II 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 <0.05),研究组血小板开始恢复时间和血小板恢复至100×109/L 所需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证实了对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实施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可以取得预期的综合临床效果。但本次研究的纳入样本数较少,所以得到的结论可能不够有说服力。
综上所述,对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患者实施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且用药后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症状,治疗安全性高,临床可以考虑加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