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明镜》周刊图片中的华为形象探析

2021-10-12 07:06王佳懿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16期
关键词:明镜语境

摘要:本文对新闻图像的评价研究从语境分析切入,结合视觉语法和评价理论,分析图像符号在多模态新闻语篇的表意机制及其与语境的关系,挖掘图片在意义生产中的可供性和意向性倾向。通过对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德国《明镜》周刊对华为企业的新闻图片和报道例证分析,发现更改图像情境、语境或增减语境线索既能更改图像意义的表达又能引起图像理解的偏差,更好地渗透作者观点并影响读者态度。《明镜》周刊呈现的华为形象反映了隐匿在媒体图像背后的意识形态。

关键词:《明镜》周刊;语境;视觉语法;多模态评价;华为海外形象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16-0091-04

基金項目:本论文为2018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课题“克莱斯特历史叙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WWC002;2019年浙江外国语学院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青年课题“基于多模态语篇分析的一带一路外媒形象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9GBD08

一、引言

新闻语篇研究的多模态化已经是一种趋势。克瑞斯(Kress)和勒文(Leeuwen)(2006) 的“视觉语法”[1]理论拓展了符号意义研究的模态和视角,自提出以来就被广泛运用于多模态话语分析。在消遣阅读的“图像化倾向”及“多模态碎片化时代”[2]背景下,针对图像在新闻语篇中的意义和功能的研究热度不断上升。除了借用功能语言学派的语言“三大功能假说”, 或是认知语言学的“视觉隐喻”对图像表意机制进行分析或阐释外,近年来也愈加重视对图像的语义评价研究和使用意图挖掘,形成图像传播研究的“多模态批评视角”[3]。尽管对图像符号的评价分析趋向批评视角,但目前尚存一些不足,反映出当下多模态评价研究的部分共性问题,包括一方面缺少对模态可供性层面及具体实现方式的分析[4],另一方面缺少对“语境方面问题的关注”[5]。对新闻图像在语篇中的意义和意图研究尤其需要结合“语境”和模态的“可供性”展开分析,因为含有图像的多模态新闻语篇不仅在语境层次上更为复杂,而且新闻图像作为语境时空视角下的“移位语境”可以更灵活地选取角度和内容,以所谓“在场证明”的方式悄然改变真实场景。对图像的语境展开分析可以更好地再现作者对图像意义的主观建构和个人意图,是多模态研究上升到模态可供性层面的重要突破口。鉴于此,本文将从语境分析切入,结合视觉语法理论和评价理论分析新闻工作者如何通过新闻图像的抓取和使用,渗入自己观点并影响读者态度。

《明镜》周刊作为德国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经类刊物,历来是媒介形象研究的重要文本。本文选取2018年3月中美贸易摩擦以来至2020年12月 30日期间出现的涉及华为企业报道的语篇和图片,作为该周刊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对华形象建构的观测点。这不仅因为华为作为5G产业的引领者,是中美贸易争端的焦点问题之一,而且发展数字技术也是德国2025高科技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否与中国进行5G技术合作是近年来德国社会乃至欧盟内部的核心议题。周刊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持续的关注(计21篇),而且在相关报道中广泛使用了新闻图片(共计配图43张),平均每则报道配图在两张以上。对《明镜》相关报道的图片进行例证分析,不仅契合新闻语篇“多模态转向”这一研究背景,在了解德国媒体如何看待以华为企业为代表的中国技术和中国形象的同时,有利于加强对图片在表意机制和评价功能方面的认知,批判西方在建构中国形象上的意识性。

二、分析路径与理论框架

本文的分析路径将从以下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根据视觉语法理论和评价理论对图像的内容和语义展开分析并阐释其传递的形象;另一方面通过语境视角对图像模态在意义生产中的可供性和意向性加以考察,揭示作者的实际意图以及隐匿在图像背后的态度、动机等意识形态(见图1)。

(一)多模态话语研究中的语境问题

基于功能语法理论的语境分类,图像语境同样包括情境语境、文化语境和互文性。图像中的情境语境即图像活动的情境,包括参与者、事件等相关要素;文化语境主要指图片使用者长期形成的文化、价值标准等;而图片语境中的互文性则主要包括图像内部元素之间的互文以及新闻图像与文字、标题之间的互文。语境与意义系统的生成有着天然密切的关联,多模态语篇的语境较单一语言符号的语境呈现出多层次性和复杂性特点。视觉符号在意义生产中,除了自身构建的情境语境和交际潜势外,还能与文字互动形成新的语境和意义潜势;而且作为典型移位语境的图像,看似客观真实,其实并不能完整反应事件发生的真实场景,甚至在情境语境生成中带有恣意性(如受拍摄场景选取和视角转换发生偏移,继而更改图像语义)。而图像的文化语境同样易受语境中的视觉符号影响,无论是图像语义和评价的行为潜势还是意义潜势均易受视觉元素的增减或构成影响。因此,对新闻图像在语义评价上的批评分析必须结合语境视角,以进一步挖掘图像使用者的态度、动机,以更好证明其在形象建构中的操控本质。

(二)视觉语法理论和评价理论

视觉语法理论是克瑞斯和勒文在社会符号学和功能语言学理论基础上发展的一套解读图像意义的方法。他们将社会符号延伸到包括视觉符号在内的其他符号系统,并参照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三大元功能,将图像意义分为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再现意义相当于功能语法的概念功能,旨在再现图像中的各类视觉元素及其建构出的意义。根据图像是否有矢量,可以将图像分为叙事性图像和概念性图像。根据矢量指向的对象是否出现在图片中,又可将该图像的叙事分为及物和不及物,即有目标或无目标。概念性图像则没有矢量,展现视觉元素的类别、关系和意义。互动意义类似人际功能,强调图像与观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及传递的信息和情感,并将互动划分为距离、接触、视角和情态四个要素。接触一般指目光是否与观看者有接触,有接触的图像更易与观察者建立一种关系,更易引起情绪的传递,这类图被称为索取类图像;反之没有这种接触的图像被称为提供类图像,更像是客观地向观者提供信息。距离通常通过镜头取景的框架大小来体现,距离的远近影响亲疏关系;视角指拍摄视角,仰视或俯视可引起支配或被支配的这种权利关系的变化;情态则关注视觉元素的真实性,可以通过图片颜色、色彩饱和度等方法实现。图像的构图意义则体现语篇功能,关注视觉元素,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构图方法,一般从信息值、框架和显著性三部分进一步展开分析。本文在分析时将主要用到图像的再现和互动意义。

马丁的评价理论[6]是对系统功能学在赋值语义层面的补充,主要通过介入、态度和级差三个子系统研究语篇作者的立场、态度、情感以及如何影响受众情感,是对语篇的人际功能及意图分析的一个必要补充。本文将从两个角度对图像进行评价:一方面,运用评价理论对图像自身进行评价;另一方面,着眼语篇中的图文关系,进而对图像展开评价。

三、《明镜》周刊华为形象语境分析及评价语义的图文例示

本文选取2018年3月中美贸易摩擦以来至2020年12月30日周刊出现的涉及华为企业报道的新闻语篇和图片,共获新闻报道或评论4篇,新闻图片9张。经整理分析,发现图片在实现评价功能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手段:第一,重置情境语境;第二,增添语境线索以增强与图片及文本的互动。囿于篇幅,本文就上述两个视角分别选出对应图片进行例证分析。

(一)重置情境语境

重置情境语境指图像作者按照个人意图重新创设图片情境语境。对一处场景选取不同视角,抓取不同视觉元素,采用一定视觉技术就可能呈现不同的画面情境。在语料整理过程中,笔者发现《明镜》周刊不同期次中有三张配图都标注为“华为在巴塞罗那移动通信展”,但其视觉内容却有很大差异(见图2、图3、图4)。尽管同拍摄于华为在西班牙的国际展厅,但三张图呈现出全然不同的情境语境,传递了不同的视觉信息和语义评价,是图像具备突破内容虚实功能的很好例证。以下通过视觉语法和评价理论对其表意机制和语义评价进行分析:

图2展出的华为产品被弱化为模糊的“点、线、面”等空间符号,置于画面背景位置,画面正中心是一位亚洲面孔的男人,他的视线构成图像最显著的矢量,而目光着落点似乎并未在画面所及范围内。从图像的再现意义看,图片展示了有反应者但无现象的不及物反应过程,而这个留白的现象易激发观者的想象,去假想他可能看到的东西。从图像的互动意义分析,华为产品与摄像机是长镜关系,带来社会远距离的视觉效果,造成了观者与产品的疏离感。而这个亚洲人的仰视视角带动整幅画面形成仰视视角,让观者对图片同样产生一种象征性的仰望,而这种仰脸看一个不可见的东西极易引发观者的疑惑乃至不安。加之冷色调、低情态的背景墙,显得只成为“点、线、面”的产品更为冰冷,增强了观者对人物视线遐想的不确定性,易引发担忧、不安等负面情绪。这张图片的抓取符合德国媒体普遍对数字时代技术和安全所持的疑虑态度,引发对华为产品的质疑。

图3同样没有聚焦华为产品本身,而是将测试产品的人群置于视觉中心。大众低头看产品的目光构成画面矢量,再现叙事的反应过程,展示了产品对体验者的吸引力。图片另有一組明显的矢量——上方广告海报中的模特目光。目光指向画框外,与观者产生接触,是索取类图像,易与观者建立情感连接。模特略带神秘的微笑和迷离的眼神,在传递出神秘感之余又能引起某种不安。从构图看,画面正中心的测试者同样是一个亚洲面孔,而他的头顶便是模特图,模特的神秘微笑和目光与观者接触,让观者很快从测试画面抽离出来,并对此景产生些许怀疑。图片一方面传递了华为产品成为焦点的信号,另一方面却有将这一现象神秘化、阴谋化的嫌疑。

图4是一幅概念性图片,画面无明显的矢量和虚拟目光接触,主要视觉元素是几台幽蓝色的显示屏和几个看不清脸框的人。从构图看,显示屏占据了图像中心及上方的主导位置,利用低情态的幽蓝色调,传达出显示屏对整个环境的掌控,包括对渺小的行人。从互动意义看,虚化了的人物没有与观者目光交流的可能,倒是硕大的显示屏与观看产生侧面接触,构成索取类图像,并引发观者对幽蓝色机器的恐惧,仰视的角度也再次强化了显示屏的某种“权威感”。图片中的华为产品被刻画成硕大的、幽暗的、神秘的,甚至可能操控人类的机器。

三张取自华为展厅的照片都没有对华为产品进行写实意义的抓拍,反而通过在不同层面融入人的元素,架设出不同的情境语境,利用视觉技术,改变了画面内容和意义潜势,引起观者态度系统的改变。图片不仅在情感子系统上让观者对产品保持怀疑、警惕,甚至引起恐惧、厌恶等情感,还通过创设人和产品交互的情境,引导观者对产品进行道德层面和社会准则等方面的负面价值判断。

(二)添加语境线索

甘伯兹(Gumperz)认为语境线索有助于标识语境预设[7]。在书面文字中,通常可通过词汇选择、改变词序和标符等方式提示说话人的态度和意图。而图像同样能够通过增减视觉内容、改变色调等方式,改变图像的态度和意图。在华为部分图片中存在通过铺设一些语境线索来渗透作者观点并引导读者理解自身意图的现象。以下面两张图片为例:

第一,通过添加语境线索增加图内信息互动,加强表达阶段情境语境的动态特征。两图分别出自《明镜》周刊2019年的两篇卷首社评文章,占据期刊核心版面,主题均涉及德国是否需要与中国华为及5G技术加强合作。结合语篇内容看,两张配图均有华为企业商标,在语篇中充当华为企业的可视化符号。但两张图并没有用静态的企业商标作为其形象图例,相反,配图添加了人和物的元素。两图中的人物迈着步伐的态势构成图片的矢量,使两则静态的概念图转变为叙事图,添加的视觉元素与企业商标、背景墙形成一种互动。这些人和物产生的互动意义,都可以视为作者添加的语境线索。再来解读互动引起的语义评价:图5中,人物脚步的矢量趋向图片外面,形成与华为背离的趋势,传递一种负面的情感猜测或是价值判断。不同于图5,图6中有多处矢量,其中人看手机的目光构成图片一处矢量,脚步方向则是另一个矢量,广告牌中高楼剪影的曲线趋势又是一处矢量。人物看着手机,走在华为商标的正下方,迈着跟城市剪影的上升趋势走去的步子,创设了一个人与背景墙之间和谐共生的语境。作为观者的我们可以感受到画中之人对华为企业的一种正面情感判断。两图传递出的这种情感和态度上的差异,正是图片使用者能主观建构信息并影响情感传递的有力佐证。

第二,语境线索的添加可引起语篇图文互动,增加解码阶段文化语境解读的复杂性。但是,对图片意义和意图的解读同样不能忽略语篇本身,应注意图片与文字、新闻标题等的互动关系。以图6为例,从单一图像角度分析,图片似乎传递出5G和华为和谐美好发展的画面。但是,文章以“有许多漏洞的网络”(德语Netz mit gro?en L?chern)为名,无论从标题还是内容都明确表达了作者对5G技术的怀疑以及对中德合作的反对。值得注意的是,配图(图6)和文章存在多处互动,尤其体现在图片添加的语境线索。首先,标题中的网络同样意指华为,与配图中的华为商标形成呼应。在这一语境下,配图中的高楼立体图以及空白格与标题中的漏洞恰似构成一层视觉呼应。结合文化语境视角,图片中的高楼住宅不是德国传统住宅,高楼住宅在德国更多出现在战后,特别是前东德遗留的建筑模式,因此在德语文化语境容易引起“前东德”“谎言”“不透明”等认知假设,而未必是美好生活的想象。图片中好似有漏洞的高楼、5G、低头族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铺设出多项德国社会当下的热门议题。而结合文章的高频词语如“漏洞、数据盗窃、间谍、受害者”等明显带有负面情绪的词汇,将语篇基调彻底转向负面,引导读者加深对华为和5G技术的反感。图5同样与语篇标题和内容存在互为补充关系。图5的文章标题为“网络自由”(德语Netzfreiheit),图片中的华为商标与标题中的网络形成互文,图片中离开的行人与标题中的自由又形成一层呼应,并与文中多次出现的词汇“不依赖中国”“安全”形成互文。这里添加的行人作为语境线索,让读者在解读文本过程中通过图片隐匿但巧妙地进行了某种负面價值判断,而这种态度和情感的传递正是图片作者想要建构的。

四、研究结论

以上分析表明,《明镜》周刊涉华为企业的图片使用具有明显的意向性。这种意向性既体现在图像语境更改的恣意性及多模态新闻语篇的图文关系中,又反映在通过新闻图像的使用所呈现的带有明显意识形态的华为企业形象。

为加强作者观点对读者的渗透,引导读者对华为企业产生更多消极情绪,《明镜》周刊在图片选取和使用上多次更改情境语境,导致语场发生偏离,直接影响图像语义内容及观者态度。此外,图片作者在语境线索的选取中暴露出其强烈的意图性,其增减语境线索不仅更改情境语境,而且影响文化语境及互文性;既能更改图像在表达阶段的内容和意义,还能引起图像在接受阶段产生的偏差。除了上述语境层面的意向性特征外,新闻图片作为传统语篇的辅助材料的功能发生变化。从图文互动关系看,图片的使用同样具有意向性。在所选多模态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到图片和文字模态相互作用以传达作者立场、观点和意图,但图片和文字模态之间的关系类型已不是单一的互为证实或互补关系,而是呈现出更灵活的互动关系。换言之,图片与报道内容并不一定直接关联,图片只是作为文字报道的语篇环境而存在,在意义建构上呈现交叠和语境交互功能。使得周刊中的华为形象有神秘化、负面化趋势。特别值得诟病的是无论文章还是图片均缺乏对华为产品、技术、企业背景的客观报道。整体而言,《明镜》周刊建构了以下三个维度的华为形象:第一,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中国高新技术能力代表。《明镜》周刊在图文报道中肯定华为及其5G技术成为全球焦点这一事实,并在文章措辞中多次肯定中国5G技术的领先性;第二,华为是中美贸易摩擦和中美技术竞争的中方代表。报道多次指出华为是中美贸易摩擦首当其冲的中方企业,《明镜》周刊几度表示德国应当观测华为走势推测中美竞争走向。第三,华为是西方视角中“中国威胁论”的技术代表。对华为这一主观形象的建构是《明镜》周刊语篇和图片最具意向性和操控性的体现。语篇不仅利用新闻图片传递“威胁论”“危害说”等情感态度,而且使用文字隐喻(如“有漏洞的网络”)、负面词汇及主观判断(如“信息偷窃”“间谍行为”),指责华为产品存在安全隐患,诟病华为与中国政府存在不正当的关系,并几次摆明立场,警示与中国展开5G技术合作可能对德国造成网络安全隐患。

五、结语

新闻图片在意义和形象传播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回答图像如何行使其意义传递和评价功能。笔者以评价理论和视觉语法理论为基础,结合语境展开例证分析,发现作者通过调整拍摄视角,利用视觉技术,能够轻易更改情景语境或增添语境线索。语境线索增减以及情境语境的更改不仅能更改图像在表达阶段的内容和意义,还会引起图像在接受阶段产生的偏差。通过对《明镜》周刊中的华为形象进行例证分析,发现周刊涉华为企业的图片使用具有明显的意向性。《明镜》周刊呈现的华为形象被神秘化、负面化,其建构的形象侧面反映了隐匿在媒体背后的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 冈瑟·克瑞斯,西奥凡·勒文.阅读图像:视觉设计的语法[M].伦敦:劳特里奇出版社,2006:15-159.

[2] 胡壮麟.多模态的碎片化时代[J].外语研究,2018(5):1-6.

[3] 田海龙,潘艳艳.从意义到意图——多模态话语分析到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的新发展[J].山东外语教学,2018(1):23-33.

[4] 王振华,瞿桃.多模态语篇的评价研究:过去、现在与未来[J].外国语,2020(6):42-51.

[5] 张德禄.系统功能理论视阈下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框架[J].现代外语,2018(6):731-743.

[6] 詹姆斯·罗伯特·马丁,戴维·罗斯.处理话语:意义的超越[M].伦敦:联集出版社,2007:22-105.

[7] 约翰·甘柏兹.话语策略[M].剑桥:剑桥大学出版社,1982:131-135.

作者简介:王佳懿(1987—),女,浙江宁波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中德跨文化。

猜你喜欢
明镜语境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基于语境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实践探析
一句话
明镜
《明镜》(德)2017.03.04
跟踪导练(三)2
观书有感
谁给妻子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