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晶晶
◆摘 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的教學策略,促进学生从语言的输入到输出良好过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主要探究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实施策略
阅读和写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当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训练有了明显效果之后,当学生进行创作的时候也会更加容易。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之后,也可以让学生更加熟练地运用自己掌握的文学知识,在阅读一篇新的文章之后,也可以更容易理解文章表达的内容。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读写结合策略呢?
一、注重创新,丰富读写结合教学形式
随着小学生年龄的增加,其知识积累量也在不断增多,阅读与写作教学也逐渐变成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任务,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核心内容。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其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还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在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要用富有趣味性、创新性的读写结合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以及注意力,提升其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可以采用互动学习、集体学习的读写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阅读与写作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摆脱传统纸质阅读的障碍,为学生呈现丰富多彩的电子化阅读、绘本阅读等形式,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能更好地开展写作延伸教学。
二、在学习不同文体时学习其写法
小学会对各种文体有一个初步简单的学习,教师在进行不同文体的教学时,要有意联系不同文体之间的异同,让学生对于文体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和了解,在学习时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拟定一个命题,用两种不同的文体进行表达,观察两种文体在表达情感上的区别。小学阶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记叙文、说明文、散文、想象作文和应用文等文体,了解不同文章的写作特点,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读写能力的提升既要深入“读”又要深入“写”,二者缺一不可,不同的文体各有不同的特点,在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充分了解记叙文的特点,比如,记叙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是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表达形式。在记叙文写作中,还需要熟练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多种写法写好一件事,并从事件中体现出所要表达的情感,感悟并升华主题。比如从鲁迅先生作品《少年闰土》中感受记叙文的几大要素,同时,也可以学习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更好地去表达自身的情感,提高学生对记叙文的重视程度,提升自己的读写能力。还有说明文,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特点也是促使学生学好说明文并熟练运用的前提,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小学语文课本中有《松鼠》《只有一个地球》等以及拓展阅读《鲸》,如在《鲸》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鲸的外形和生活行为的细致的描述,向我们介绍了鲸的种类,还向我们介绍了鲸鱼并不是鱼,而是一种古老的哺乳动物。通过《鲸》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能了解到了鲸这种动物,丰富了生物知识,还能学会通过自己的观察去写下一篇说明文。因此,教师可以在学完这篇说明文后给学生布置一个简单的说明文作文,可以对家里的花花草草或者是小猫小狗进行描写说明,以此来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和认识事物的敏感度。
三、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和写作的魅力
一篇好的文章由多方面因素构成,其中包括写作手法、结构框架、情感表达等,一篇优美的文章则由很多语句形成,所以,教师在进行读写教学时,应该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感受,在无形中加深对语文审美水平的培养,因此,在进行阅读写作教学时,可以利用互联网等多媒体播放有关音频,在优美的朗读声中进一步感受语言的魅力,在播放有关音频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可以跟随朗读音频进行词语标音,同时在心里默读,感受文章的音乐美和形式美等等,在自己认为好的语句下面做好批注,并在教师进行讲解时提出自己的困惑,解决自己的问题,激发学习的热情。小学语文课本中也有很多古今诗歌,比如,杜甫的《春晓》、张籍的《秋思》、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等,感受古代诗歌的音韵节奏和优美简单=炼的语言,从中感受语言带来的愉悦感受,学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传统文化中语言的魅力,小学生在加强基本文字和词语之后,可以加深对句子的理解,然后再进行全篇的感受和把握,比如在学习《祖父的园子》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出文章中经典优美的句子,并将精彩的部分圈出来带领学生朗读,比如作者在描写花园里的蝴蝶和蜜蜂以及蚂蚱的颜色做了简单的描述,但是在描写蜜蜂时,简单中却透露着细致,如这一段,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这里的描写将蜜蜂地圆润可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通过对这段地分析,告诉学生作者这样写作的意义,并鼓励学生记下来,在今后地写作中加以运用,运用时可以融入自己地风格,将不同的文体风格熟练于心。教师在讲解时可以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置换不同的词语感受效果,如果将这些句子换成其他表达方式,就会失去原有的生动性、意义以及美感。其实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对读写能力的有一定的要求,教师可以在改变教学方式时借鉴吸收其他优秀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吴宇珊.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分析[J].语文课内外,2020(02).
[2]张丽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初探[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