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红 李金芳 万茂生
[摘 要]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有机化学作为众多理工农医类专业的基础课,在育人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文章阐述了有机化学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及实施方法,提出应通过学校的宏观指导、二级学院的贯彻落实和团队教师的共同努力,做好教师队伍建设、 思政元素挖掘、教学方法改革等几方面工作,使有机化学课程的育人功能得到较好的发挥。
[关键词]课程思政; 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10-0121-04
一、有机化学融入课程思政是高校育人职责的需要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1]。高校应该培养具有独立个性、健全人格、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能够为国家民族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而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指出,“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2]。于是,全国高校掀起了课程思政改革的浪潮。笔者在中国期刊网以“课程思政”为主题可检索到文献5574篇,其中与“化学”相关的文献约100篇。在化学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其基本原理的确定过程、重要理论的应用过程都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勇于探索”“承担社会责任”等思政元素密不可分,二者存在紧密的联系[3]。丁良喜等认为课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化学教学可从科学精神、环保意识、安全操作和规范意识的培养,以及生命理念的渗透、学习兴趣的激发五个方面实施思政教育[4]。
有机化学是众多理工农医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重要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和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其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从事工业产品的开发、生产打下良好基础。在有机化学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教育,一方面能够在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引领,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另一方面能够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把握好有机化学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联系,发挥好思政课程的指导作用,梳理好相通的知识点,结合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有利于实现多领域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3]。
我校应用化学、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茶学专业均开设了有机化学课程,开设时间在大一下学年或大二上学年,而大一大二这两年,对学生实施思政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大一。从大一新生的发展规律看,这一阶段正是学生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面临学习方法、生活态度、人生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向着成熟方向转变。如果这一时期能得到学校、老师的热诚关心和正确指导,学生将会健康成长[5]。同时,这个阶段学生思想较简单顺从,可塑性较强,更有利于教师做思政教育工作。因此,有机化学教师在授课的同时,更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于是,我校有机化学团队近几年也开展了课程思政探索。
二、有机化学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元素的探索与实践
(一)教师队伍建设是实施课程思政的保障
教师是高校育人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也是课程思政实施和推进的关键力量[6]。含行政人员在内的每位教职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因此,课程思政的实施首先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而这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层面,要加强引导和培训,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培育教师具有课程思政新理念,改变以往只注重“授业、解惑”而忽视“传道”的局面,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要不断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7];要与教工日常、党建等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研讨,推动形成专业有特色、课程有品牌、讲授有风格、成果有固化、教师有榜样的工作格局[8]。教师个人方面,要自觉树立牢固的育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学习,及时把握研究动态,强化对学科、专业的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充分认识,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做到言行举止中体现思政元素,教育内容中融入思政元素,教育活动中深悟思政元素,坚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做好思想引导和行为示范[6]。
我校有机化学教学任务由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担任。在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引导下,二级学院在人才引进方面较注重专业教师的引进,这样一方面教师既可以上专业课又可以上基础课,增加任务安排的弹性;另一方面教师对学科、专业的内在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识更充分,有利于对学生结合专业进行指导。有机化学教学团队教师大多为化工、材料类专业人才,在长期的理工科学习训练和科研工作中,养成了较好的拼搏、钻研、工匠精神。有机化学教学团队在学校和二级学院的引导下,树立了较好的思政意识,以身作则,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以实际行动投身到课程建设中。
(二)思政元素挖掘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关键
课程思政的实现需要学校的宏观指导和二级学院、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学校管理部门要编制好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健全课堂教学管理,形成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规范。二级学院要贯彻落实学校指示,组织协调教研室主任、任课教师与思政教师合作,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目标,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学大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大纲;要加强教材建设,编撰一批融入课程思政的新型教材。团队教师应结合自己专业的特点、相关行业的实际、学生职业要求等发现其中的思政要素,探索做好教学设计,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
在有机化学的理论教学中,绪论部分内容主要涉及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程、相关概念等,在介绍科学成果的同时可介绍化学家们的优秀事迹,如被誉为“有机化学之父”“肥料工业之父”的李比希的科学成就及其“错误之柜”的故事,中国的科学家如黄鸣龙、屠呦呦、侯德榜、邢其毅、袁承业等的故事,传播科学家探索的勇气、爱国爱家的情怀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的志趣,传承科学家的高尚品格,学会运用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解决问题。结合当下时事,可以让学生认识更深刻,比如结合当前牵动全国人民生产生活问题的抗疫物质如口罩、手套、药物、消毒液等和新冠病毒发病理论可充分说明学习有机化学的意义,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自豪感和责任感;对钟南山、李兰娟等科学家和一线抗疫人员进行介绍,可较好地开展人文关怀教育,呼吁大家关注生命健康,培养敬业精神、工匠精神以及责任意识;后面各章节的学习围绕各类物质的结构、命名、物化性质和典型代表物等内容,在介绍命名规则的同时可结合疫情期间的一些反面实例如拒戴口罩、拒绝隔离、拒绝配合检查而大闹机场、与门卫冲突等新闻,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大局意识;用各类物质同系物的物化性质做比较,说明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教学化学性质中涉及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反应和典型代表物内容时,也可以介绍相关科学家的事迹;教学各类物质重要代表物如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和羧酸中的典型物质时,可结合其易燃易爆性质和作为溶剂、制冷剂、麻醉剂等的用途,引导大家敬畏生命,树立安全意识、环保意识,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也可正反实例结合进行教学,如通过聚合可合成很多高分子材料,但同时所导致的白色污染又成为目前重要的环境问题;麻黄碱等不仅是原料药还是制备毒品的主要原料,引导学生认识化学是把双刃剑,大家应端正科学观,使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而不能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来制毒贩毒,做出危害党、危害国家、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行为[9]。还可结合学科前沿介绍与当前的新材料、试剂或化学品等相关的研究团队,如有机光电材料方面相关团队:国家纳米中心丁黎明研究员团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李永舫院士团队、侯剑辉研究员团队,北京大学占肖卫教授团队,南开大学陈永胜教授团隊,华南理工大学曹镛院士团队等。同时,可介绍有机聚合物/小分子给体材料、富勒烯/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等方面的研究使有机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保持在国际前列[10],并指出其他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的差距,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发展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自己肩负的使命,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与创新思维,鼓励其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于挑战,为“中国创造”而努力奋斗。另外,实验教学可适当增加与实验安全相关的案例教育和一些与实验内容相关的科研故事、科研知识点,在提高专业实验教学质量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和科学精神教育,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敬业精神、工匠精神以及责任意识。表1为本校有机化学教学中课程思政融入内容及目标。
(三)教学方法改革是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要使课程思政真正起到作用,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必要的。有机化学的课程思政实施可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采用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元素化合式、隐性渗透式等手段,用故事、案例或研讨的形式把价值要素及内涵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艺术[11]。有机化学的课程思政实施也可情理结合,理论联系实践,以增强课程思政的说服力、亲和力和有效性。有机化学的课程思政实施还可不断进行教学理念的创新和教育技术手段的改革,不拘泥于单一的传统讲授,通过慕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形式实现多元化师生互动。比如对科学家的故事,教师可以收集相关视频短片,以慕课的形式呈现,课前引导学生自行观看,课堂上讨论;也可采用翻转课堂方式,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上让学生代表讲解并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勤学奋斗、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可贵的家国情怀。教师应创新呈现形式,开放课程,与其他课程如高分子化学、精细有机合成、精细化工工艺学等互动和融合,达到共振共赢的效应,起到协同效应。有机化学的课程思政实施更可推动课后实验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育人效果,如让学生自行搜集有关汽油标号、“白色污染”的资料,培养搜集、整理、归纳资料的能力;开展污染现状调查、新冠病毒防疫物资原料等的生产调查,可引导学生走进专业实际、走入社区社会,让学生在与实验课程相关的实践活动中具体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本校以往的有机化学教学,多采用混合式教学,或以故事、案例、研讨的形式实施课程思政,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疫情期间,我校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大量采用慕课、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结合经典的故事和当下的一些正反面实例开展课程思政,使教学效果进一步得以提升。
三、结语
有机化学融入课程思政是高校育人职责的需要,专业教师要在学校和二级学院的指导下,树立课程思政观念,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人文和专业素养;要结合历史和当下深挖思政元素,做好教学设计;要不断进行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与改革,以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在高校育人中守好这段渠、种好责任田。
[ 参 考 文 献 ]
[1] 张莉.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7.
[2] 谢辉.治理之道: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N].人民日报,2019-09-09.
[3] 杜琳,杨敏,傅小红,等.大学化学课堂课程思政探究[J].智库时代,2019(26):208-212.
[4] 丁良喜,苗杰.“课程思政”视阙下化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老区建设,2018(8):82-85.
[5] 郭春鸿.创新思路牵手大一新生[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2(11):66-67.
[6] 陈阳建,李凤燕,张立飞,等.“课程思政”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实践[J].管理观察,2018(26):126-127.
[7] 王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因势而新的三重理念[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3):109-113.
[8] 林敏,施劍松.“课程思政”推动课堂教学改革[N].中国教育报,2018-07-28.
[9] 来水利.以有机化学课程内容为引导,加强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云南化工,2019(7):180-181.
[10] 王坤,张留学,赵尧敏.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有机化学》课程思政刍论[J].教育教学论坛,2019(36):38-39.
[11] 滕跃民,张玉华,肖纲领.高职专业“课程思政”的“道法术器”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8(8):53-55+61.
[责任编辑:钟 岚]
[收稿时间]2020-05-28
[基金项目]该文系2017 年度贺州学院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项目(2017hzxysdzy02)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小红(1979-),女,四川眉山人,工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化学、化工方面的课程教学和化工产品的开发研究、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