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合川区农业科技培训中心,成立于1981年,为财政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常年开展农民教育培训,近年来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3567人。立足实际,坚持公益,努力办好高素质农民培训的“三好学校”。连续三年被重庆市校评为“先进集体”。
一、主要做法
(一)配好師资。现有专兼职教师10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8人,副高级职称43人,中级职称13人,“土专家”“田秀才”15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11人,学科带头人5人。师资库实行动态管理,并在教学中根据实际需求,对师资进行不同的组合,以达到最好的培训效果。
(二)建好制度。通过多年累积的办学经验,制定了《合川区农民教育培训项目管理办法》,在培训中严格执行培训流程“十步骤”,在方案设计上采取“四需求”法,在教学过程中实行“三转变”以调动学员参训积极性。通过完成规定动作,提升农民教育培训的整体质量。
(三)办好培训。整体办学突出“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建立了“前期培训+跟踪服务+结果运用”的培育路线。分理论、实操、考试、参观、实岗锻炼和交流总结六个阶段开展培训。构建了“培训学习→能力提升→产业带动→培训学习”的良性循环。参训学员满意度测评在98%以上。
二、主要特点
(一)以需求为导向确定内容。充分开展需求调研,根据学员要求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如量身定制开发了《农产品包装设计如何品牌升级》《柑橘宜机化果园建设》《水稻直播直淹技术》等新课程20余个。再如,针对农村劳动力匮乏,开设了农机操作与应用系列培训,近年来培养农机操作手713人,植保无人机飞手103人,为构建合川区“1+30+N”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储备了专业人才。
(二)以人才为基础分类培训。按照金字塔式结构,将农业人才进行分层分类,分别对应开设精品教学和普通教学。如针对有一定规模且从事一定年限的培训对象,会从单纯的技术培训调整为政策、项目建设等素质能力培训。2020年,在13个培训班中,开设了“农产品品牌包装与营销”“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智慧农业发展”等3个精品教学班。
(三)以实践为目的组织教学。实操实训比例提升到60%以上,主要培养学员动手操作能力。如开展农产品销售实战练习、短视频拍摄与剪辑、抖音直播等。与农业企业联合办学,定向培养农业人才,培训合格的学员经双向选择,直接到企业就业。如植保无人机培训,与企业联合办学,优秀的学员直接到企业做植保无人机飞手,既解决了学员就业难问题,也解决了企业招工难问题。
(四)以科技为引领更新培训方式。在全市率先启动了“线下授课+线上直播”的培训方式,每堂课受众面由原来的50人扩大至3000余人,解决了农民工学矛盾,也拓宽了师资的应用。如农产品品牌包装与营销班,聘请了北京的知名讲师远程授课,课堂的学员和课堂外的学员都能够学有所获。
三、取得成效
合川区农业科技培训中心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3567人,获得职业技能鉴定581人,获得农机(含植保无人机)驾驶证816人,通过认定76人。
(一)学员个人能力得到提升。39名高素质农民被评选为合川区“双带致富能手”。莫应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何波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马快获得重庆市“十百千万”五老关爱行动中的“双带”农村青年人才称号,蒋敬被评为重庆市农村电商带头人,等等。2020年,5名高素质农民被表彰为重庆市“百名新型职业农民”。
(二)学员带动产业得到发展。各产业涌现出典型代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推广新技术新品种100余项,申请“三品一标”认证产品242个,服务农业约25万亩,示范带动周边农户约5万户,提高农产品产值约3.2亿元。
(三)助力扶贫增收效果明显。近年来,高素质农民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和贫困村致富带头人项目94个,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订单帮扶、农产品代销售等方式跟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户4268户,实现增收359万元。如太和镇晒经村陈意,2018年参加培训后,带动当地农户发展花椒种植2000亩,采用“三变”模式,合作社年分红100余万元,解决了全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晒经村被确定为市级“三变”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