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对修武县家乡美学课本艺术驻地项目中参与式设计的经历与思路的回顾,探讨如何通过课本编写和美育课堂模式创新,重新审视乡村儿童“隐形的童年”,并发掘乡村美育的文化根基,探讨课本如何作为一种开源媒介与社会再生产之间的纽带,协助建立地方的文化自信。最终能够以美育连接城乡,以主动的知识生产重构乡村场所精神。
关键词:参与式设计 开源模式 乡村美育 场所营造 乡村振兴
一、缘起
长期以来,儿童世界作为成人世界的“后台”(Back of House),可谓是隐形的,较少受到关注。比如美术馆展览的“残羹冷炙”被转化为儿童的公共教育活动。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提出:“童年”是一个被发明的概念。他指出“童年”这个概念虽有一定的生理学基础,但随着传播媒介的更迭,童年与成人世界的边界处于不断被建立、打破、重建的过程中[1]。美育课本作为一种传统纸媒,如何将儿童带出成人世界的语境,将儿童纳入知识生产的前沿?课本固有的刻板印象亟待被颠覆。
修武县家乡美学课本驻留创作项目是由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联合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教育体育局、左靖工作室[2]共同发起的,向全社会征集修武县本土美育课本的创作方案。项目邀请获选创作者前往当地驻留,与评审艺术家、当地中小学老师参与共创工作坊,将乡村美学调研融入当地的美育课本创作中。项目旨在回归自然本源及在地历史,为中国乡村儿童定制本土美育课本。修武县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其地形一半是平原,一半是山区,南边是黄河,北边是太行山。殷商始筑宁城,名宁邑。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易名修武。从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到汉献帝山阳公与魏晋“竹林七贤”,丰富的历史文脉与自然资源为美育课程的编写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竹林七贤”(因团队所在驻留地修武县曾为“竹林七贤”隐居地而得名)美育教材驻地创作小组是一个关注本土乡村美育实践的7人跨学科团队,团队成员有幸作为获选的创作者参与此次驻地创作项目。成员背景涵盖建筑、设计、教育、传媒、规划等领域。作为艺术工作者、社会问题关怀者和创新设计践行者,团队成员旨在实践真正的参与式设计,将乡土美学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使学校成为城市资源导入与乡村价值输出的双向通道。
为期三周的驻地工作调研形式多样,一部分以当地教体局的安排为主,如参观当地自然与人文景点、访谈绞胎瓷手艺人与怀梆戏剧团团长、参观绞胎瓷与冰菊的生产工厂。另一部分是团队介入与参与课堂,如去学校旁听、分发调查问卷了解课本使用群体等。团队主要以两种方式呈现对调研的即时性反馈:第一是将参观调研冰菊工厂的内容进行视觉化呈现,并及时开展课程设计与在地试讲工作坊,目的是为了测试课程的研发方向与策略;第二是团队将收集到的信息以展览的形式在驻地酒店房间呈现。这些调研成果、课堂介入、快速反馈帮助团队在短暂的三周内修正了之前对当地美育情况的预设,对当地整体的认知更加立体与丰满,也更加明晰了课本的定位与策略。
对于7位课本创作者来讲,乡村美育课本的编写过程可视为一种策展过程,其过程颇具社会实践性。20世纪70年代,亨利·列菲弗尔(Henri Lefebvre)提出“空间生产”的概念:社会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空间,而且是由人的日常生活行动建构起来的场所。于是,空间的生产就成为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3]团队通过在地调研、课堂介入、工作坊、参与式互动与课本策略制定等环节,重新梳理与乡村美育相关的参与者们之间的关系(如学校、老师、学生、美术学院支教学生、冰菊与绞胎瓷工厂、手艺人等),并尝试链接不同参与者之间新的社会关系。从自然生态环境、在地历史文化与日常生活智慧三个角度发掘潜藏在乡土文化中的吉光片羽并寻找潜在的城乡文化产业资源联动的可能,最终达到以美育连接城乡的目的。课本的创作者希望通过社会实践激发乡村美育相关参与者的主动的知识生产来重构乡村的场所精神(Genius Loci)[4],进而由这些在新的社会生产关系下诞生的纸质课本能够成为孩子们自主创作、策展、汇聚个人独特生命体验与生活经验的媒介。它是“手账+设计日志+作品集+策展书+宝藏盒子”的集合,是一本处于生命策展“未完成”状态的课本,同时也是打破职业艺术家身份,具有参与式精神的“艺术家书”(Artist Book)[5]。
二、课本难题四则
1.受众:关于两类学校的艺术介入式的调研与理想美育原型的寻找
在驻地调研期间,团队先后走访了分别位于修武县城和云台山景区内的两所学校:后雁门小学和云台山镇中心学校。两所学校有着大相径庭的美术课程设计,同时也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在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下,县城学校的美术课被其他考试科目挤占。因主课的压力、老师的权威性,以及整体课程設计偏重对美术技法的训练等多方面因素,孩子的学习自主意识是被束缚的。国画课上,学生会严格按照老师的指令动笔,每一笔都严格遵循老师的要求。因此,团队希望通过艺术介入的手段去尝试释放孩子们的自主意识与创作的欲望。一方面为团队提供了认知课本受众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是试探我们引入的艺术理念在学生受众中的接受程度与实施的可能性。在听完后雁门小学制作纸T恤的美术课后,团队成员李鹏鹏提议通过拍卖的方式出售学生们课上做出的纸T恤。最初,学生们无人回应的僵局在我们意料之中。通过团队成员的不断鼓励,与6位学生课后晚7点开拍的约定最终达成。夜色中,通过在后雁门剧场的一个小时即兴拍卖,团队成员引导学生们如何在公众场合阐释自己的作品和创作理念。在跳脱出传统课堂的束缚后,学生们对自己的“解绑”异常顺利。(图2)
拍卖行为的介入让团队成员意识到,将有别于单一应试思维的多元价值观引入美育课程的可能性与急迫性。学生应该站在知识生产的前端,而不是以被动的知识接受者的角色等待“投喂”。因此,美育课程的设计需要让孩子意识到自身创作的主体性。而拍卖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看到创作的价值并调动他们解读作品的热情。让他们意识到这是“作品”而不是“作业”,美育就成功了一半。
为找到理想中美育的原型,驻地团队来到一所仅有200多名学生的位于自然景区里的云台山镇中心学校。由于学生人数少,学校能够开设一些有意思的课程,并在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购置了迷你拉胚机供学生制作陶瓷。校长还计划购置电窑炉,把学生的泥塑作品变为真正的陶瓷。(图3)这里拥有的自然教育资源之丰富是县城乃至大城市的学校难以比拟的。设备的优良还不足以评判美育教育,学生主动求索的好奇心、创作的热情与健康的人格才是检验美育成果的核心。云台山镇中心学校开展的种植社团,以及学校标语中“尊重创造”的价值观都是团队成员对美育教育最完美的想象。(图4)亦师亦友的老师会根据自然时节带领学生进入山林寻找大自然中的创作素材。在与大自然亲近的过程中,环保与长效设计的理念自然而然地被学生理解与接受。(图5)团队通过采访校长得知,很多学生在这里上学后进入县城学校难以适应繁重的课业与压抑的生活环境,时常逃回来。这一方面体现了美育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强烈冲突,另一方面也引发团队成员重新衡量推广美育教育的现实阻力。
2.乡村老师:缺席的课本解读员与课程辅线策略
“只有成功的乡村老师,没有成功的乡村课本”是乡村课本的困境,而实际情况通常是“成功的乡村老师”也是极度稀缺的资源。受当地教体局的邀请,团队成员担任了教师美育技能大赛的评委。在大赛举行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根据当地乡村教师的分配制度,乡村老师教授的课程不一定与他就读师范时期的专业相匹配,巨大的师资缺口意味着教员需要同时身兼数门不同领域的课程,由此造成美术课很可能是由其他主课老师兼任的结果。从大赛的参赛教师展示成果看,不同背景的老师对于美育课程的理解不完全相同,但大部分仍拘泥于美术课的技能训练范畴。仅有一两位教师可以通过新颖的角度切入,并结合翔实生动的分析,深入浅出地转译美育的内容与观念,即教授方法论而非工具使用。(图6)
教材的内容最终是要通过教师的语言讲述出来。那么在语言无法到达的地方,或者语言的转译可能与美育的本意背离的时候,能否找到一条跨越语言,与孩子直接建立精神联结的路径?团队在课本的设计中插入平行于教学主线内容的辅线策略由此而生。辅线的设计旨在弥补师资水平的参差与语言传达的失真问题,通过引入指令艺术[6]的方式,借由纸媒上文字、图像与新颖的装帧设计,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如何欣赏美、发现美的方法论与具有诗意和哲思的价值观。这些指令多是思维实验,以启发学生创作和鼓励其自由编写为目的,无须纳入主线课程。辅线页面可以是一首短诗:想象一朵云台山的云掉了下来,在花园里找一个地方,将它埋起来。由此将解读课本的权力下放到学生手中而不再全部依赖于课本解读员。
3.乡土内容转译:被悬置的定义与“生成(becoming)”美的动态实践
在主线课程研发中,一些与美有关的传统民俗内容是否都需要先被定义清楚后再进行课程设计?答案是不需要的。比如当遇到需要阐述什么是修武地方戏曲——怀梆戏的时候,团队成员一致认为不一定拘泥于相关论文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官网中对于怀梆戏的定义进行解读。原因在于所谓“正宗”与“正统”的怀梆戏的概念是不存在的。怀梆戏是一个随着地域、信仰、口语、劳作而流动的概念。根据资料搜集与当地文化研究者的口述,怀梆戏主要流行于河南沁阳、博爱、济源、孟州、温县、武陟、修武、原阳、获嘉、焦作、新乡一带。在口语与风俗上各地的怀梆戏皆有其地方特点。怀梆戏是由围桌说唱祈雨演变而来的海神戏,形成于明洪武至永乐年间。原河内县居民多由山西洪洞一带迁入,故海神戏保持着山西戏剧的表演形式,后与原河内县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方言土语相结合,逐步形成了与山西中路梆子接近而又具有怀庆府一带特色的声腔剧种。其剧目、唱腔、念白、音乐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7]。团队创作者对大南坡怀梆剧团团长赵小景老师与大南坡怀梆戏研究员曾瞳瞳进行了采访,也进一步验证了怀梆戏概念的流动性。该地的怀梆戏剧团演出于1978年中断,目前村中的怀梆戏团是2019年明月村团队进驻大南坡项目时组建起来的,并于2020年在大南坡赵氏祠堂复演,由村中老人依据儿时记忆复原,并加入了当代电子乐器(如电子琴)的元素。根据团长赵小景老师的描述,怀梆演出可以是任何场合的即兴演出,如在田间地头等,并且在唱腔对白中融入了当地方言与口语说唱。由此,在剧场选择、配器使用以及人声使用方面[8],怀梆戏甚至具有了当代环境剧场与实验音乐的意味。怀梆戏的系统是较为开源与流动的。村民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不断将传统地方戏曲叠加上自己与这个时代的印记,其动态变化的剧目、配器、唱腔是通过实践不断生长出来的。这与吉尔·路易·勒内·德勒兹(Gilles Louis Rene Deleuze)在《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千高原》一书中提出的“生成论(becoming)”的概念不谋而合,其理论旨在强调生成(becoming)而非存在(being),拒斥以静态的差异结构作为认知世界的基點,而更关注结构的动态生成[9]。
因此团队将相同的理念运用到怀梆戏课程的设计中,团队成员先悬置了对怀梆戏定义与范式的讨论,将更多注意力放在了如何精准地转译其开源和流动的环境剧场概念以及实验音乐的概念,这也是从另一种维度对“生成论”的开源进行解读。怀梆戏经由明代海神戏的演变,到与原河内县各地方的适应性转变,到20世纪后期的中断,再到如今的兴起与当代怀梆剧目的创作,其定义、着装、脸谱、动作、唱腔、角色等皆难以用静态的一种或几种范式去限定。比如在具体课程章节中,音乐部分并非由介绍怀梆戏各类复杂曲调、曲式作为开始,而是将其创作的逻辑按照难度梯度依次展开:第一是声音的发现与收集,将聆听作为一种方法;第二是将收集的声音进行视觉化处理,创造自己的记谱法;第三是面对自然环境、抽象的色彩与图形以及动态的轨迹进行即兴演奏,实现多感官的连觉与跨媒介创作。将怀梆戏最本质的流动性的概念与即兴创作的原理进行延展与演绎,而非简单地进行符号化的嫁接。由此也提供了怀梆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另类途径。它不仅仅是过去已经形成的传统,在不同的文化群体参与和不同的环境空间中也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而且这些形态在下一代的美育课本中仍有不断演变与创新的动力。
4.产出价值:不存在的意识形态对立
有人对课本中引入西方艺术家的作品表示质疑,认为应该尽可能多地将修武县的本地内容纳入课本里,加强本土内容的宣传。须在提出什的么应该被保留进本土课本中的同时,也提出了什么该被抹去。而教材本不该去建立这样的边界,甚至应努力消除这样的边界。况且,“地方特色”是建立在与世界不同地區的不断关联与对照上的,并不断从与他者的关系中寻找自身定位。团队创作者们希望通过课本去探索乡村自建美学系统的可能性,一个游走在东西方的、城乡间的、民族与跨民族语境里的、不断流动的“块根”[10]系统。
三、课本定位
团队创作者对于此套美育课本的定位重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美育是道,美术是术”。美育教育强调将生活本身作为创作素材,并且将乡村独特的资源作为地域性表达的媒介。我们意图在强调美术技能训练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感知力与共情力。美学教育与美术技能培养无法等同,前者是方法论层面的自我学习,而后在课堂的实际操作中,主要是基于传统的绘画与手工艺层面对“再现”能力的工具性训练,如儿童画、素描、剪纸等。美学教育强调将生活本身作为创作素材,而乡村独特的资源应成为地域性表达的多元媒介。学生在体验不同艺术媒介的创作过程中,达到自我的成长与德育的提升。创作者更期待的是可以借由美育实践,调动每个个体(包括老师在内)主动理解和感知生活的能力,并拓展其感知生活的方式。因此,我们工作的先导观念是“没有所谓的艺术课”,一切课程都是艺术课。科学课中对于植物的观察、对种子的培养等训练可以成为自然教育的课程内容,而学生在自然教育中所获得的观察力同时也为科学课的观察实验提供帮助;数学课中对于数字的形式探索可以与服装设计等设计类课程结合,而在设计中需要的运算技能、几何关系的探索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也将大大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力。语文课的诗词歌赋将不再成为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业负担,因为学生感知力与共情力的提升将帮助他们更顺畅地与古人对话。(图7)
定位的第二点是“纸媒上的乌有乡”,即利用课本这一媒介,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构建无限的乡土风物,作为对故乡的二次解读。当“田园将芜”的时候,孩子们课本创作的经历将会成为他们寄托乡情的最终的互动载体。在乡村教育资源有限的客观条件下,团队需要有效利用当地丰富的物产以及自然资源进行创作,用于地方的美育教材创作。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单一语境下引发多元价值的思考,鼓励学生重新审视故乡的意义,形成对故乡的价值认同。
第三点是通过课程的设置,与当地产业结合,与传统应试教育互补,形成互助互利的文化网络,使学校成为城市资源导入与乡村价值输出的双向通道。团队创作者们希望通过课本撬动课程、课堂,甚至更多的社会资源,使乡土美学作为连接城乡的纽带。在课程设置上,团队提出了将学生的创作与大南坡文创产品结合:学生成为产品设计最前端的创意提供者,城市里的设计从业者则从专业角度,辅助其作品落地。例如在绞胎瓷课程中,团队创作者以陶瓷工厂废弃陶瓷再设计为出发点,让学生对工厂废陶瓷进行二次创作。在传播长效设计理念的同时,将本地陶瓷工厂的产业资源与学校课程形成联动。由此,空间、文化、产品的结合,扩大了美育的应用范围,连接了设计与文创网络,让家长与学校看到美育的又一重价值。他们共同的认可才是推动乡村美育的原动力。
四、课本编写方式:开源模式
在课本的编写策略上,团队成员提出可否从“copyright”(私有版权)走向“copyleft”(公共版权与开源)。我们借用自由软件运动的术语,将课本策略定义为“开源”(Copyleft):一种自由编写的许可方式,保障课本使用者都拥有对该作品及其派生品的使用、修改和重新发布的权利。该策略一方面体现在课本设计的过程中引入多方参与的设计方式,另一方面体现在课本形式与使用方式上。
1.开源的方法: 参与式设计
距离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提出“人人都是艺术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然而艺术行业的壁垒却越筑越高了。团队创作者希望沿着开源的公共版权(Copyleft)的方向,寻找破除壁垒的可能: 从参与式设计开始,让利益相关者(学生、老师、校方、相关创意人群)积极参与设计过程并提供及时的反馈。基于学生的问卷调研、去学校“借读”的经历、课程研发并测试课堂效果、购买学生作品等正规或“游击”的方式,尽可能地将各方对课本的考量与可提供的潜在资源纳入课本编写。我们希望通过课本这个契机搭建一个平台,人人都是课本的共建者,人人都是乡村美学的贡献者与学习者。
2.开源的形式:课本作为个人艺术品
在开源的形式方面,团队希望学生可以根据课程所学与自我创作的需要对课本页面顺序进行个性化编排,同时这也是每个个体的自我策展的过程。基于成本等多方因素的考量,我们最终提出活页圈装的策略,即课本页面散装,并与课本外壳分开。课本外壳为一个具有一定收纳空间的硬质盒子,为存放学生的小型物件或收藏其立体创作作品。
3.开源的课本架构: 主线+辅线+工具包
(1)主线
有感于自然节气与民俗活动在乡村的流转,课本主线内容的设计围绕四种在地乡土文化意象展开,分别为: 春——云台山,夏——绞胎瓷,秋——怀梆戏,冬——冰菊。这些意象一方面具有在地乡土文化的特点,另一方面具有较高的可延展性。课本的主线内容每个板块内部自成体系,由易到难地引出该时节和意象可延展出的相关话题。话题涵盖了音乐、绘画、设计等,力求形成感知力训练、想象力训练等多维度训练模式。
各个季节与其代表意象的搭配依据当地生产生活而制定。春天适合去云台山踏青,可引入自然教育的环节;夏季是麦子成熟时节,学生可以用收割的麦子做成面团,进行绞胎瓷制作等一系列有关编织与空间想象力的手工艺延展练习;当地人为庆祝丰收,秋天怀梆戏会隆重登场,可将组成一部戏剧的各个元素拆解开来,逐步将学生带入戏剧的整体艺术设计中;冬天是当地冰菊盛开的季节,适于引入与花朵和感官相关的体验类与感知力类的练习,同时也会引入冰菊包装设计,并与当地文创产业结合。各个章节既有各自的侧重主题,同时也有贯穿四个章节的话题,如实验声音的训练、产品设计的训练、感知力的训练等。
团队成员最先做出了“秋——怀梆戏”章节作为课本小样以供项目先期汇报。我们选取《辕门斩子》这一典型怀梆戏剧目。在介绍戏曲人物与乐器的事实类信息的同时,适当地引入上述延展话题,增加美学互动内容。如,面具设计、服装设计、舞台设计、女性话题辩论、实验声音、疗愈剧场等由传统戏剧衍生出的当代艺术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获得制作一部戏需要的所有能力,并最终通过“为残疾人设计一出怀梆戏”,作为整章的结尾,同时引入疗愈剧场的概念,旨在引导学生思考怀梆戏在形式上的可能性与创新性。最终产出的教学成果可以为有能力开展戏剧节等校园特色美育活动的学校提供帮助。(图13,图14)
(2)辅线
在课本落地的过程中,“只有成功的乡村教师,没有成功的乡村美育课本”的困境,启发我们思考课本与课程的设计需要多大程度上依赖老师的努力。在以老师为主线的课堂教学中,“美丽心灵”“诗与哲思”和“生命教育”等话题常常需要自主学习。因此我们在主线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辅线的内容。在课本上,它们是一些随机穿插在主线里的特殊尺寸的页面,每页有一些带有诗意的“行动”“指令”或是“礼物”,向孩子、老师、家长传达修武县的自然、人文特色,如“竹林七贤”诗意的栖居式的人生价值观等,同时也通过此种形式引入参与式艺术与指令艺术的概念。这些辅线的定位是:
(a)一系列有关主体的行动;
(b)给孩子(发呆出神)的礼物;
(c)诗意的“指令”;
(d)会心一笑的幽默;
(e)澄澈、浪漫的童话与诗歌;
(f)平行于主线的“零食”。
(3)工具包
工具包是辅助孩子进行艺术创作的基本材料,打孔之后可与主线页面装订在一起,包括但不限于透明的草图纸、格子纸、彩色透明纸、塑封袋子、五线谱纸等等。
4.课程梯度设计
根据各个主线章节的互动内容,我们归纳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由易到难的七个重要节点:
(1)事实类介绍
(2)收集、整理、归纳与调研能力
(3)感受力(温度/观察力/身体/尺度/自然节气/空间体验)
(4)美学提取(石材/树叶等材质提取)
(5)媒介转译(听觉与视觉的转化等)
(6)理念:如可持续理念(长效设计)
(7)应用:如与当地文化产业和大南坡文化资源结合
团队创作者们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消解“课本”这个概念,使它更像一本活页装的手账+作品集、策展书、宝藏盒子的聚合物。这同样也是一本“未完成”的课本或艺术家书。
根据课程实践的经历与思考,团队成员整理出了美育课程的宣言,共13条原则: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有美育课程的基本准则与底线)。
(2)美育课堂是没有老师与学生的。
(3)美育课堂是共同学习与探索的。
(4)美育课堂是不存在对错的。
(5)美育课堂是对身体友好的,站立坐躺皆可的。
(6)美育课堂是灵活可变的,空間上与形式上皆是。
(7)美育课堂是主动的。
(8)美育课堂不期待一个特定结果。
(9)美育课堂是在过程中体验的。
(10)美育课堂是与自然合一、随着季节流转的。
(11)美育课本是每个人生活创作的天地,空间与时间在这里延展和汇聚。
(12)美育课本是开源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增减、编辑、涂画、粘贴、裁剪、折叠、调整顺序的。
(13)美育课本是“不存在的”(即消除课本的刻板印象,将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生产者)。
五、结语
团队创作者们希望在开源的创新模式下,通过颠覆传统的对课本刻板印象的设计,用灵活打卡的课程设置与自主学习、自主策展的开源形式与良性价值观的引导,让美育课程成为一门不需要在主课压力下妥协的诗意的生活课程。课程旨在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探索力,将儿童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知识生产者,并借由美育养成主动求知、积极探索实施路径、不断反思的习惯。此外,课本亦作为一种开源的媒介,将地方文化产业、城市文化机构、工厂、学校、学生、教师等多方资源串联在一起,在建立地方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在重塑对故乡共同体的想象。最终能够以美育连接城乡,以主动的知识生产重构修武县“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极具酒神精神的地域气质。
最后,我们谨以一句因康德而作为整个启蒙运动座右铭的拉丁语格言,作为团队成员对课本使用者的祝福以及希望通过课本而达到的愿景:敢于知道,因为真理使你自由。(Sapere Aude,quia Veritas Vos Liberabit.)
注释:
[1]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左靖工作室由乡村工作者、策展人左靖成立。以安徽、贵州、河南、云南和浙江农村为基地,主要从事乡村营造、手工艺记录、出版、展览策划等工作。出版了《碧山》《百工》《黟县百工》等期刊和书籍。曾在国内,以及西班牙、奥地利、挪威、智利、巴西等国的艺术中心和美术馆策划过几十场当代艺术展览和电影展映。
[3]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4]场所精神(Genius Loci):场所(place)是在空间(space)的基础上叠加了感受、地方认同感与归属感等心理层面与精神层面的活动后所形成的某种空间气质。参见:Christian Norberg-Schulz, Genius Loci: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M]. Rizzoli, 1979.
[5]艺术家书(Artist Book)是一个带有观念艺术的产物,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通常指由艺术家独立创作的以“书”作为载体,呈现个人艺术创作与观念的媒介。形式自由不局限于传统的纸媒,其本身即是一件艺术品。
[6]指令艺术(Instruction Art):以命令式的短文完成的观念艺术作品。“指令艺术”是一种观念绘画,不存在有形的实物,艺术家小野洋子本人称其为“在头脑中组合而成的绘画”,它是“概念艺术(Conceptual Art)”的先驱。这些艺术行为的指令文字摆脱了能否展演的限制,与俳句或禅宗公案有相通之处。小野洋子的著作《葡萄柚:一本指令与图画书》(Grapefruit:A Book of Instructions and Drawings,1964年)是指令艺术的代表作品,其中它以这样一行文字开始:“读完之后,烧了这本书。”
[7]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怀梆[EB/OL].[2021-07-08].http:// www.ihchina.cn/project_details/13189/.
[8] 张玉.怀梆唱腔艺术及其流派的考察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4.
[9]麦永雄:德勒兹:生成论的魅力[EB/OL].(2008-05-25)[2021-07-08].https://ptext.nju.edu.cn/bd/a5/ c12236a245157/page.htm.
[10]此处指德勒兹的“块根”理论。
驻地项目发起机构: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教育体育局、左靖工作室
驻地团队成员:王沁雪、施维纳、王明美、杨沫彤、卢晓夏、李鵬鹏、吴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