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

2021-10-12 01:14聂玉洲朱海娟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课程思政育人

聂玉洲 朱海娟

(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 江苏 淮安:223001)

0 引言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称《纲要》)提出要推动以“课程思政”建设为主要措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改革。《纲要》提出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积极挖掘本门课程蕴含的政治教育资源,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1]。可以说“课程思政”理念全面提出,引发思想政治教育全面革命。

“课程思政” 是一种新的育人课程观,是思政教育在具体专业领域的延伸与拓展,其本质要求所有课程和课堂都要渗透思政教育,要把思想政治之“盐”恰如其分地融入专业课程的“汤”中。每一门学科的形成,都离不开特定历史背景,都有无数专家学者探索规律、进行研究,其学科知识必然富含深厚学科精神,是追求真理的集中反映,都蕴含着丰富育人因素和学科魅力。因此一名优秀教师在进行学科传授的同时必然是兼顾人格的感召,一门优质课程教育应该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完成价值观的塑造。具体到会计领域,就是要求教师结合会计学科特点和规律,把思政教育这把“盐”艺术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将价值塑造引入人才培养目标中,破解高校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孤岛化、贴标签”现象,实现二者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同频共振。结合《纲要》与会计专业实际,探索“课程思政”的内涵外延、规律特点、实践要求、实施路径,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1 会计专业“课程思政”的内涵

会计专业属于管理类学科,其核心课程涉及价值属性、社会属性和职业伦理,会计专业的学科特点决定了会计教育的技术属性和价值属性的二元性。作为一种商业语言,会计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利用专门方法对企业资金运动和经济业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最终通过生成财务报告形式向社会提供公共信息。作为社会公共的资源,财务报告反映管理层履职情况,股东、债权人、政府机构以及潜在的社会投资者都要依据财务报告获取企业财务信息,作出经济决策。而作为财务报告的生成和提供者,财会人员自身职业道德水平将决定会计信息质量水平的高低,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近年来资本市场上屡屡出现操纵利润、粉饰报表等财务造假行为,造成资本市场波动,引起信任危机,作为财务报告生成责任主体的会计人员难辞其咎。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2018年发布的《财务报告概念框架》,其中明确了会计计量不确定性与财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合理使用会计估计是生成财务报告的基本根本特征,而会计人员的不同职业判断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比如会计政策选取、会计估计、资产减值测试都需要会计工作者的职业判断。财务报告相关理论的变化,无疑大大增加会计工作者犯罪机会,对于财务工作者的技能与操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表明,仅仅依靠高校思政教师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占学时80%的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思想塑造和价值构建,积极探索在专业课堂实现与思政教师协调育人路径。

会计专业“课程思政”要围绕“思政育人”人才培养目的,重新进行顶层设计,重新设计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寻找“思政精神”与“会计课程”契合点,以会计专业的具体知识点为载体,加强家国情怀、使命担当、会计伦理、创新思维、批判思维、契约精神、科学思维等方面,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科学延升和拓展学科精神和核心价值,构建更加全面的育人体系。

2 构建会计专业“课程思政”逻辑

《纲要》指出: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关注社会现实,结合社会需求,了解国家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掌握行业法律法规,引导学生将社会实践与专业知识结合、以国情教育、法治教育、价值观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人才[1]。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AACSB)对商科(含会计)人才培养主要从商业道德伦理、沟通协调能力、国际思维能力、宏观把控能力、筹划决策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专业胜任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要求。本文以《初级会计实务》为切入点,从教学理念、课程开发、思政设计、教学手段、评估考核,探索《初级会计实务》教学内容课程思想教育元素对接实施途径及分项设计,重塑教学标准和内容,力求在“教书”与“育人”上协同统一,同频共振。

2.1 梳理专业课程基本内容,重塑会计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

根据《纲要》要求,重塑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以促进职业能力为中心、提升综合素养为主线、知识学习为载体”;以“价值引领、专业重塑、课程再造”为抓手,培养有高度、有深度、有宽度、有广度的新时代财经新人。

2.2 注重课程设计,建构会计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理念

根据会计学科专业的特点出发,从课程固有的育人思想和育人功能出发,从学科知识和学科背景本身包含的价值归属和精神导向出发,凝炼出可以承载的本课程学科核心内涵。基于此,在课程设计上,应该坚持以“知识点”为载体,以“知识链”为核心,以“思政面”为根本,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环节、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资源和手段进行匠心独酿、创新扎实的精彩设计。课程教学设计要做到坚持“四个结合”原则:第一、坚持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结合,第二、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渗透相结合,第三、坚持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第四,坚持历史和现实相结合。

2.3 尊重学科规律,优化会计专业“课程思政”设计方法

会计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必须围绕思政主题、思政元素和思政素材,结合学情分析,将爱岗敬业、家国情怀、法制意识、团队精神等内容融入课程教学设计中,建立“重构课程目标、调整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评估标准”四位一体的会计“课程思政”教育实现路径。教学设计要有政治高度、思想热度、视野广度、内容热度、融入力度、实践强度和情怀温度,课程内容突出政治性、真实性、情感性、体验性、参与性、实践性。

第一、“课程思政”建设基础是“课程”,“课程”是实现思想、目标、价值的基本载体。结合课程育人特色和学科导向,挖掘课程知识内涵所蕴藏的价值观、思维性、逻辑力和情感力,凝炼出本课程可以承载的价值观课程知识点成为思政育人灵活的载体。通过知识延伸解读以及前沿学科追踪、培育科学方法论和价值观,通过相关的热点问题引入,引发思考和辨析、讨论和比较,培养多元化价值观和创新性思维,树立辩证性思维。结合会计专业的特点和价值理念,发挥课程育人价值、人文关怀和学科伦理,构建课程育人共同体;科学拓展课程知识广度、宽度和温度,深入挖掘知识背后的思维、内涵、逻辑、主旨和哲理,通过“国际大事”和“校园故事”并举,知识性与人文性并重,把知识讲活,把教材讲透、使专业课程体现思政温度。

第二、“课程思政”建设重点是“思政”,“思政”是“课程思政”建设灵魂和方向,学科中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逻辑起点。科任教师要积极寻找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融合机制,把会计专业学科内涵、行业精神内核嵌入教学设计中,从课程中提炼出职业操守、核心价值、家国意识、人格养成等,把文化自信转化成实质教育最具体、最生动的有效载体,在教学各环节全面嵌入思政育人元素,增进知识的人文性、价值性、趣味性、提升时代性、前沿性、导向性。“思政”元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挖掘:一是责任与担当精神,包括家国情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民族复兴。二是人格品格,包括道德情操、人格魅力、智力水平等。三是认知和方法,包括求真务实、创新能力、学术诚信等。在融合方式要坚持因势利导、元素融合、隐形渗透、润物无声、绝不可生搬硬套。

第三、“课程思政”建设根本在“教学”,课堂是教师实现自己教学意志的主渠道,也是承载思政元素的直接方式。综合运用慕课、蓝墨云、学习通等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情景化、生活化的教学设计,借助智慧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适度打破课程所属的学科边界,巧妙融合多学科的知识、思维、方法、伦理和精神。教学方法应侧重于情感体验和行为锻炼,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思维与思考能力。注重体验式教学,使现实的真实场景和生活内容呈现于专业与思政元素融合后的课程中,让学生在行为与情感体验当中完成知识和学科思维的构建。秉承“小课堂,大社会”宗旨,通过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法、情景模拟体验法,使每一堂课成为文化与精神的饕餮盛宴。强调“学思结合、知行统一”、“课虽终、思仍续”的原则,激发课堂的思政魅力,增强课堂趣味性和前瞻性,推动“会计课程”动起来、活起来、热起来、亮起来。

2.4 加快培育“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形成“课程思政”建设“主力军”

《纲要》指出:办好“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在教师。“课程思政”有效实施,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指出,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教育者先受教育,铸魂者先铸其魂、才能正己化人。新时代教师要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教师团队建设为着力点,弘道者不仅明道、信道,还要传道,只有注重“术道结合”,学生才能亲其师、乐其道、信其言,尊其步,实现教育本质的使命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对新时代教师提出六点具体要求,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3]。2019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首次明确将“课程思政”能力作为教师教学能力的一项评分标准。高校教师必须具备三项基本素质四种精神:一是做理想信念的传道者;二做业务理论的授业者;三做综合知识的解惑者;具备科学家的情怀、哲学家的思维、艺术家的气质、技术家的巧慧四种精神。要抓好学科教师“课程思政”基本功培训,达到“深入挖掘、元素化和、春风化雨、隐形渗透、画龙点睛、精准滴灌”六项基本功。加强思政教研室与学科教研室的合作对话,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科之间互联互通;思政教师参与教学计划的修订、教学方案的调整,教学内容重组;参与交流探索会计学专业的发展前沿动态,保证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的准确性与权威性。

3 会计主干课程《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初级会计实务》是一门课证融合课程,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着力强调财务人员的职业伦理及财务伦理,帮助学生树立以宪法法治意识、责任担当意识、爱岗敬业意识和诚实守信意识,探索构建德智交叉的立体化育人系统。表1列出了《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思政”的部分融入点。

表1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思政”融入点(部分)

4 建立健全以“课程思政”为核心的会计课程评价标准和考核体系

4.1 “课程思政”实施评价标准

课程考核评价既要考核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要考核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教各个环节中都应体现思政元素。“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标准如下:第一、学生能够发自内心接受,并且认为是课程教学一部分,第二、学生思想能够有效激发并形成共鸣,在课程学习中完成价值重构,第三、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渴求能够有效激发,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第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延升、拓展与升华能够有效加强,进一步提高学生掌握学习能力。

4.2 立健全科学全面多元评价体系

结合五年制高职院校实际,把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学习过程与学习绩效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阶段考核与平时表现相结合。在评价体系中,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内容纳入评价体系;考核评价突出学习过程;在考核手段上,借助超星平台等现代化手段开展线上互动、讨论、习题、测试等,在考核主体上坚持学生自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

具体考核评价方案如表2所示。

表2 课程考核评价方案

5 反思

“课程思政”理念超越单纯阐释文本知识和依赖课堂讲授的学科思政教育模式,转而在立德树人的大格局下设计思政教育的内容和策略,形成教师人人谈育人、学科门门讲思政、初步形成协同育人体系和氛围;学生对核心价值认同不断深化,催生了校园创新动力。高校教师要牢记自己的教书和育人双重使命,积极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引导学生树立价值观和职业素养,实现人才培养与教书育人高度契合。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课程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他们用“五招”育人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