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华强
追溯宜兴紫砂文化的历史要说是从宋代开始的,后来经过了明清两朝的发展让人们所熟知,至今也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文化了,俨然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几百年间经过紫砂匠人们的薪火相传更是流传了很多经典的传世壶型,艺术意趣丰富,在构思设计上也是十分巧妙,“寿珍掇球”环环相扣,把环环相扣又不相同的艺术感展现得淋漓尽致。紫砂艺人在开始学习紫砂知识时,一般都是以临摹为主,创作为辅,以传统光素器的临摹来提升自己的紫砂技艺,逐渐再加入自身对紫砂的理解,再进行创作,逐渐过渡。在学习创作紫砂技艺的过程之中,逐渐发现作者对制作紫砂光素器很擅长,也经常临摹制作传统的经典器型,作者制作的这件“寿珍掇球”可以说是传统器型中非常经典、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器型,器型稳重大方、端庄雅致,将几何图形互相融合、空间虚实结合,把紫砂传统器展现得淋漓尽致,美轮美奂。
创作第一件“寿珍掇球”的是民国时期的紫砂名家程寿珍,由于这件作品在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了特优奖,后来就被人命名为“寿珍掇球”了。程寿珍是民国生人,号冰心道人,据史料记载:他是邵友廷的养子,出生于宜兴川埠,从小就耳濡目染跟随着养父邵友廷学习制作紫砂技艺,天资聪慧,艺术的熏陶与对紫砂壶艺的追求也让自己领悟到其中的奥妙,造就了一手又好又快的紫砂制壶技艺。他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不断展示出自己对传统光器素制壶工艺的神韵与魅力,尤其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寿珍掇球”更是出众,形、神、气韵兼备,珠圆玉润,点线面搭配统一,恰到好处,线条饱满流畅,清雅秀丽,可以看出他的紫砂功底不容小觑,这件作品先后也获得多次奖项,后来又被聘请为江苏省宜兴陶业职业中学担任紫砂技师。程寿珍老师是一位兢兢业业、勤劳多长的紫砂匠人,七十岁高龄了还亲手制作紫砂壶,在晚年制作的紫砂作品风格更加端庄沉稳、质朴素雅,展现出与年轻时的制作是不一样的心境与情感,更显气韵与内涵。
作者创作的这件“寿珍掇球”从视觉审美上能够感受到这把壶的端庄稳重,有着紫砂传统器的古典秀丽之美,这样的视觉审美艺术是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审美习惯。如果这件作品不按照中国传统审美来赏析,那就可以以几何形状的组成与黄金分割来看,从这个方面来欣赏这件作品依旧是完美的,巧妙地将几个圆形虚实结合勾画到一起,进行组合与排列,再运用黄金分割线将这把壶的视觉角度的艺术美感发挥得淋漓尽致,把虚实的空间感、强烈的对比感和统一的视觉感完美地融合。这件“寿珍掇球”从紫砂技艺方面来看,可以看出这件作品依旧遵循了传统“寿珍掇球”的技艺,有着把玩与实用兼备的艺术价值。从这把壶的壶嘴、壶身、壶把、壶钮这几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细节来看,线条与点、块面之间的运用恰到好处,协调又有律动,使这件作品的整体性非常强。壶嘴微微上翘,出水流畅,水柱有力不涎水;口盖紧密,整体通转流畅;壶把拿捏舒适,与壶嘴互相呼应,线条流畅,端握大气;壶底放置稳重,整器泥质光润怡人,泡养过后更加细腻油润,光彩照人。
“寿珍掇球”一直以来都是大家非常喜爱的经典传统器型,时至今日也依然深受大家欢迎与喜爱。一件美好的器物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只要美好就会一直深受喜爱,也会源远流传直至被称之为经典。一件紫砂工艺品的艺术性越强就越会有一定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也就越大,这样一把经典之作流传至今能得到世界艺术的推崇,可见是多么优秀的器型,可见它的艺术价值是多么的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