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木顺
在当代经济高速发展、大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下,追逐精神上的满足逐渐成为大众需求中的主导需求。陶瓷文化一直在传统文化审美领域占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人们对当代审美下的陶瓷文化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发展现代陶瓷也是一直以来流行的一种文化现象,本人在研究陶瓷特性的前提下分析陶瓷的发展历程,以此展示陶瓷艺术的独特与丰富的内涵。
中国作为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推动人类文明及社会发展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古人发明和制作陶瓷,首先是注重陶瓷的使用功能和特性。随着制品的制作成功、使用功能得到满足后,陶瓷制作的师匠们,开始对陶瓷进行艺术化处理,使陶瓷制品具有陈设和观赏价值;当陶瓷制品的艺术化取得成功之后,反过来以陶瓷作为艺术的载体,制作出陶瓷艺术品,使作品的主要功能转化为陈设和观赏。古代的陶瓷设计和制作,既注重使用功能,也重视艺术效果,不同时代的陶瓷反映了各时代的艺术发展状况,许多作品的艺术水平令人惊叹,足以见得古人对艺术的重视和追求。这些制陶技术在艺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美的不断追求的精神,都对人类文明及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桃源春晓图》80×80×40cm
我国最早的陶器出现在约公元前8000年,新石器时代中国出现了彩陶,艺术证明了陶瓷存在的意义。古代制作的缸、盆、碗等日用器件,其造型设计已引用了艺术美,花纹图案已反映出彩画和雕刻技艺。古时的印纹陶器,采用多种花纹,包括麻布、方格等。利用釉料作为装饰,加大了陶瓷艺术化的发展空间,如唐三彩包含了深浅绿、黄、蓝、褐、白等色彩,多种颜色在同一件作品上出现,构成了唐三彩;采用窑变的裂纹釉,使制品表面产生各式、不重复的花纹,如哥窑的“双耳三足炉”,纹片清晰,条块分明,花纹形成有“金丝铁线”、“鱼子纹”;钓窑的“紫斑莲花碗”,器型的荷叶状,釉色叶及白色莲花,可见制作者的艺深胆大,匠心独具、巧夺天工。唐宋时期,以钴为颜料制作的青花迅速发展,并于元代达到昌盛繁荣。乃至今日,现代陶瓷大师们在传承的同时,对祖先创造的青花瓷进行了创新和发展,使青花瓷器继续展现其青春和活力。
《不染世间法》45×16cm
雕塑件是陶瓷独立的门类,并列于器皿、平面瓷版等。古时陶瓷塑件品种繁多,有大批的高水平作者。秦代兵马俑,人、马、车、器齐全,作品大规格、系列化,反映出当时师匠们的高超技艺水平。唐三彩不只是彩,也在于塑造,唐代的“三彩陶马”,具有骏马的生气和活力。这些塑件,反映了作者的艺术境界和艺术造诣,使陶瓷艺术得以全面发展。
古时国外的陶瓷也有不俗的表现,其规模和水平虽不及中国,但也有特色。新石器时代的朝鲜已有陶器,有无纹土陶和篦纹土陶,在成型方面采用泥条盘筑。高丽时代的青花瓷学习了中国的青花瓷,也采用了青瓷镶嵌技法,造就了金属质感。文化用瓷在朝鮮备受重视,陶瓷制品包括了笔洗、香炉等,并有与佛、道相关的塑件。
在伊朗等西亚、北非地区,于公元之前的几千年,也已制作无纹粗陶。器皿件和塑件并存,后来也发展彩陶。从考古的文物中,已有伊朗的动物形的方型器皿,有阿塞拜疆的青釉陶串珠链,有伊拉克的彩绘壶,有埃及的雕刻陶壶,有伊拉克的立体人物像,有土耳其的施釉船纹杯。这些作品中,保存了时代的文化,宗教和艺术信息。
欧洲陶瓷起源于公元的几干年前。进入青铜时代之后,欧洲陶瓷有了较快发展。陶瓷具有地方和民俗特色,文化和艺术在陶作品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克里特岛的“卡马莱斯式高足器”,瓷花镶寄于器皿外面;希腊的“彩绘女性像”,将塑件人物抽象化处理;意大利的平面瓷彩,呈现了宫廷文化和皇室的权力,以及高贵形象,其彩绘艺术和烧制技术,达到了时代的高水平。欧洲艺术陶瓷的后来居上,除了近代技术的支持外,也在于地区文化艺术雄厚实力的支撑。
现代陶瓷艺术是对古代陶瓷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现代陶瓷艺术比古代陶瓷艺术更加精彩,单就青花瓷而言,现代青花瓷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由于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促使陶瓷质地的改进和优化,产生了古代人们未能做到的品种。现代陶瓷制作用的坯料,已从二系配方发展为多系配方,瓷质和陶质的品种非常丰富,包括了骨质瓷、镁质瓷、高硅瓷等高白和透光性良好的瓷种,也有了改良的陶质,如精陶、白云陶等。现代陶瓷生产用颜色料和釉料,品种繁多,为装饰和彩绘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成型和窑炉的创新,使制品的规整度提高,釉面和花面显色可控制,艺术家们创作的技术条件更加成熟。现代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促使陶瓷艺术向广度和深度挺进,造就了当今陶瓷艺术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欣欣向荣的局面。
在当今的生活类陶瓷中(特种陶瓷除外),陶瓷与艺术是紧密结合、难分难舍的。日用陶瓷中,器型的设计包含了艺术创作,形象美始终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日用陶瓷的器型美中,包括了形象化和抽象化、比例、角度、线条、凹凸等方面的处理,能使产品更加艺术化。日用陶瓷艺术化是当今市场和消费者对陶瓷产品的要求,而艺术化能够促使日用陶瓷价值提升,也反映了陶瓷艺术的价值。
陈设艺术陶瓷中,包含了商品和作品两大类。国家标准的GB/T13524《陈设艺术瓷器》中,主要是针对批量生产的商品类产品,包括了雕塑瓷、器皿瓷和文化瓷,这类产品的设计开发,也是艺术师们的艺术创作过程。艺术师和工匠通过塑雕、车等方式,制作出原型件。陶瓷原型件的创作,相对于木雕、泥塑更具准度,因为陶瓷原型件需要放大尺寸,考虑到陶瓷烧成过程的收缩和尺寸变化。陶瓷艺术家必须掌握陶瓷生产的工程原理,确保样品能符合设计需求。生产企业依据设计和制作的原件复制并大批量生产。市场和家居中商品类的艺术陶瓷不计其数,这同画家的作品通过印刷一样,数量增大。只有艺术家的前道创作取得成就,才有后续产品的市场认可。陶瓷艺术的应用不限于商品类产品,更在于原创作品。在景德镇、潮州、佛山、湖南、山东、唐山、德化等陶瓷产区以及高校和遍布全国各地的陶瓷创作室,大量的作品是原创和唯一性的,是师匠们直接手工创作的。花瓶、花插、瓷板画,许多是手工彩绘的,各大产区都有自己的彩绘技艺和独特风格,中国传统纸画的艺术精华也被融合在陶瓷彩绘中。笔者先学纸画,后学瓷画,学习了纸画有利于瓷画的创作。笔者创作的“清香”圆型瓷板画,能做到画面密中不乱,层次分明,是依靠平时纸画创作的经验和基础,并利用陶瓷色料在色调上的可对比性。
《清 心》40×25cm
现代陶瓷的颜色釉装饰丰富多彩。现代技术使用陶瓷穿上古时所未有的色衣。陶瓷艺术创作者通过浸、淋、喷、泼等手法,控制施釉的厚度和面积。利用釉的自然流动,经过烧成之后,形成天然的景象,如山水、旷野、林木等。泼釉瓷画和泼墨(色料)瓷画,与精工细描的瓷画,风格各异,各自精彩。现代的窑变釉陶瓷制品,总体上优于古时的制品,技术和艺术方面的提升,使现代陶瓷有长足的发展。
现代陶瓷中的塑件和拉坯件,除了题材的广泛之外,还在于器型大小的挑战。大至数米高或宽的器件,小至只容一滴水的茶壶,必须是成型的可行和成功,也有赖于窑炉成的控制。镂空、寄花是现代陶瓷常用的装饰手法,制品外观与木雕有相近之处,是造型艺术与陶瓷技艺结合的成果。
世界各国的现代陶瓷艺术都在发展中。在欧洲、日本、韩国、台湾、东南亚等地,陶瓷艺术与社会、意识形态、地理文化相融合,催生出大量具有地域风格和特色的艺术陶瓷。中国陶瓷艺术在传承和创新中高速发展,借助陶瓷大国和文化艺术振兴的良好条件,培育出大批的陶瓷艺术工作者,也奉献了数量可观的艺术陶瓷作品。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尽管人们的价值观逐渐改变,审美趣味也与古时迥然不同,但追寻善良、纯真、美好的艺术成就仍是部分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的人物目标,而陶瓷艺术更是彰显人与自然对话中最真诚隽永的情怀,从这个角度上看,陶瓷艺术的未来依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