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珀
紫砂陶刻是基于紫砂而诞生的一种艺术形式,紫砂是一种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制品,紫砂的特点是结构致密,接近于瓷,强度较好,颗粒细小,紫砂的断口为贝壳状或石状,但却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质。紫砂的泥色有多种,俗称为“五色土”,根据烧制的方法,调配的比例可以呈现出远多于五种颜色的色彩,紫砂不挂釉料,自身的材质裸露在外,而紫砂陶刻正是基于紫砂本身材质的特性,运用刻刀在紫砂器表面进行刻画创作的艺术。
紫砂器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运用不同的制作技巧可以将紫砂塑造成各种不同的形态,其表面的质感亦可以根据所采用的工艺处理而变化无穷,表面亚光效果就是其特点之一,这种亚光质感能有效减弱光的反射,同时能清晰地展现器物形态,与表面的装饰结合以后就能形成生动的效果,这些效果不媚不俗,与中国文人的气质十分相契,以至于深受广大文人的喜爱,以坯为纸,壶铭款识,书画印章,种种结合在一起,主题鲜明,寓意巧思,无不令人一见倾心。
说起荷塘,人们总会想起江南的水榭亭台,几户人家,一池莲荷,放一塘鸭。石桥小舟,田埂河畔,守着闲静岁月,淡看花开花落。作品《荷雅塘趣》的创作来源便是这闲静的生活气息,于闹中取静,在平凡中生出典雅,这样的景色凝聚了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安宁的憧憬、对未来的希冀。人人都向往这样的恬静,于是这种种的幻想共鸣就凝聚出浪漫的荷塘之色,用各种各样的文艺创作来加以表现。
优秀的紫砂陶刻创作就需要创作者具有将这种美好的想象转变成现实具象的能力,这样的刻画需要技艺与文艺并存,要有扎实的运刀技巧,胸有成竹,构思布局,刻画如同笔画一般,起始收势,一气呵成。
这件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朴实、憨厚,充满着江南水乡的气息,有着这股气息会衍生出一丝浪漫主义的幻想,在作品的瓶面之外无限拓展。紫砂陶刻创作有着自身的规律,依照规律而行将事半而功倍,就以朴素的花鸟鱼虫入画,陶刻装饰之于胚体,要做到风格清新,符合自然的雅趣,因为自然是纯粹的,是清爽的,所以在刻画中要尽量简洁,没有俗世的拖沓,一刀一划都透着一股干净。塑造出干净的画面,还要使作品显出一定的古韵,所谓古色古香的传统风味,通常有着固有的形象轮廓,凝聚这一点,然后结合对自然的观察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就可以刻画出带有一丝古韵却又新颖清爽的全新画面。在这件作品中,推陈出新并非是一句空话,而是运用了传统的陶刻技法,融入了竹木浮雕技法,加以整合,娴熟运用,让莲荷的形象与整体情景的构建相得益彰。
作品《荷雅塘趣》在整体的情景构造上无疑是成功的,一对兽面双耳四方瓶的平面有着同等面积的大小,陶刻的莲荷完全不同,却又紧密联系,景的呈现、取景的位置都遥相呼应,让人在观赏过一面以后还想再看另一面,就会自然而然地将两者融为一体。
文化是一个空泛的概念,紫砂陶刻所带来的文化感是基于中国文化特色的一种衍生,它跟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很像,画印相合,在黑白两色的演绎变化中,构出了所要塑造的事物轮廓,《荷雅塘趣》表面上刻画的是莲荷,实际表达的则是一种“趣”,这背后是中国人对于生命以及生活的理解,通过趣味性的描绘,其文化感就传递了出来,让人无论中西都能深切地感受得到。荷塘之中,围绕着莲荷诞生了一个小小的世界,景物的产生依循着这个世界的逻辑,这边是陶刻创作的哲理,要顺应其中的变化,不违背它,自然的气息就会弥漫开来,观赏者一旦为其趣味所吸引,便当然会沉浸其中,文化感也就应运而生。
总而言之,好的陶刻创作,要做到不刻意、不针对,顺势而为,顺其自然。
总结:当代紫砂陶刻出创作正迎来一个展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对陶刻创作的学习和成长是艰辛的,需要用勤奋和刻苦来进行铺垫,不断在实践创作中升华,所谓“刀耕不辍,艺海耕陶”,在不断的尝试和总结中,磨练出更加深邃的意志,让陶刻创作秉承时代的精神,在不远的将来历练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