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芬
中国紫砂壶艺术用了几百年的时间从那个温润的江南小城宜兴走到了世界的大舞台,自信大方地展示了紫砂壶之美与中国工匠精神。紫砂壶艺术的成就离不开自然对中国的偏爱,赐予了这片广袤的土地以珍稀的紫砂泥;离不开中国人对饮茶文化的热爱;离不开中国在五千余年发展中积累下来的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才有了这外表精致、内涵多元,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紫砂壶。
“非月”这件紫砂壶作品具有十分典型的中国传统审美气质,虽名为“非月”,但其在泥料上却有月之皎洁,在造型上有月之形态,具有朦胧的、引人联想的艺术效果。最为独特的还是创作者在其中结合的绘画装饰,使整件作品更具人文气息,形成了宁静、恬淡的意境美,整件作品也就变得更加丰富,带给人们的也必将是更加多样的审美享受。
紫砂壶种类多样,从色彩上便能区分开来,带给作品多样的气质。创作者选用段泥来制作此件作品,整个壶体是淡淡的米黄色,十分的清新和淡雅,细腻的泥料带给了壶以纯洁之美,清晰的砂质纹理透露出质朴、自然的风范,紫砂泥自身的美感与工艺水准均得到较好的呈现。
泥料的光泽也以低调、沉静为标准,没有过于耀眼的光泽,只有泥料色彩与质感相配合形成的柔和明光,看上去朦胧又清亮,如那皎洁的月亮散发出的光芒,作品整体的格调也就趋向于静谧和安宁。
“半月壶”是紫砂壶的经典款式之一,出自于清代艺术家陈曼生之手。中国人对满月是情有独钟的,认为其象征着圆满与团圆,而具有“残缺美”的“半月壶”则包含有哲学内涵与警示意义,同样为人们所喜爱。
此件作品的造型是比较接近“半月壶”的,但又有明显区别,也就以“半月”之形表达了“非月”之意。壶身从正面看是比较标准的半圆形,两侧完全对称并可见明显的弧度,底部平整宽阔,对整个壶体的平衡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传统的“半月壶”是筒身圆圆的,此壶则明显有四个面,也就是说,此壶是在四方壶的结构基础上调整出圆弧形的。每两面之间衔接形成的棱线非常清晰,展现了明快之美,使作品方圆兼得,圆润且挺括。
壶身上部是内收的颈部,上面覆盖着四方形的壶盖,在这里四方壶的特征得到了证明和强化。壶盖上部中央部分向上凸起,同为方形,加强了层次感。壶钮下部有底座,主体是边角圆润的小长方形,与壶整体结构保持一致。壶钮与底座连接,在中央部分形成了一个小圆孔,颇为精致。直嘴与把手也都是四方形的,对称镶嵌在壶身两侧,把手斜上方小小的“飞”也非常可爱精巧。
作品之所以为“非月”是因为采用了四方壶的结构,整件壶仍有半月的姿态,也像是一座精美的桥梁,它的造型是固定的,所带给人们的艺术想象是不固定的,给人以充分的理解和想象空间,意境美便油然而生了。
此件作品具有中国传统工笔画的美感,这美感的重要来源便在装饰之中。在紫砂壶中结合诗文绘画等是重要的装饰技法,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强调艺术个性,二是提示主题。此壶中所运用的是绘画装饰,墨色线条配合米黄色底色,宣纸和墨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了。
要在壶面上绘画,就要用到陶刻技法,此壶又用墨色加以点染,是典型的色刻。创作者选择的是鸟鸣枝头图,这是一幅极富自然生机的图画,在空间安排上,绘画集中于壶的右半边,左半边只在下方绘制了枝条与花朵,在保持恰当的留白中完成整幅画的布局。树枝与花朵由右下方向左上方斜伸而出,枝干苍劲有力,花朵姿态各异,绽放着生命的魅力。在树枝前端,一只羽翼华美的鸟儿立在上方,头上与尾部的羽毛长且笔直,身上的羽毛花纹也清晰可见,那一双小但明亮的眼睛使鸟儿更加鲜活,好像随时要从枝头上飞走一样。
这幅陶刻绘画中的线条非常复杂,能够体现作品的工匠精神。画面整体是静态的,其中却蕴含着生机,这样就不是一片死寂,在宁静之中有活力,引人遐想,这便是作品的意境之美,这便是“非月”之中的恬淡、自在又灿烂的美感。
结语:此件“非月”紫砂壶结合了四方壶与圆器造型及陶刻绘画装饰,艺术个性是十分鲜明的。作品的做工是无可挑剔的,体现了紫砂壶的工艺水准与创作者坚守的匠心。紫砂壶艺术是要能使人回味无穷的,“非月”做到了这一点,它使人们在体会紫砂壶工艺之美的同时得到心灵的休憩,感受到中国独特的意境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