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珠 天津市东丽区中医医院内科急诊 300300
眩晕症是患者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前庭病变等影响,而出现空间定位障碍,其具有发病急、病情易反复的特点,发病后患者表现为视物旋转,部分合并恶心呕吐感[1]。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变化、生活压力增加,眩晕症发生率逐年升高,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临床主要采用药物,盐酸倍他司汀为组胺H2受体激动剂,可对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头晕发作病理,起到扩张血管、改善血循环,改善头晕症状的效果,但用药后仍有较高的复发率[2]。为了进一步提高眩晕症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笔者尝试给予眩晕症患者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其应用效果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院2019年1—12月收治的100例眩晕症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均符合万琪主编的《神经内科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3]中关于眩晕症诊断标准,首发症状为头晕,合并恶心呕吐、视物旋转,合并或无眼球震颤、站立行走不稳、转动时头晕加重。排除标准:合并脑血管意外、颅内占位性病变;颅脑与颈椎损伤疾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2.22±5.45)岁;初次发作30例,重复发作15例;眩晕合并头痛20例,合并恶心18例,肢体麻木7例。观察组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为42~68岁,平均年龄(52.19±5.60)岁;初次发作35例,重复发作20例;眩晕合并头痛22例,合并恶心20例,肢体麻木13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情况经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先对两组研究对象采用维生素C、血管扩张剂、低分子右旋糖酐、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与维生素B6等药物治疗。对照组在上述用药基础上,采用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辽宁新高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4285)治疗,静脉注射用药,每次用药剂量200ml,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20%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江苏晨牌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85)100ml静注治疗,1次/d。两组连续用药治疗14d。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眩晕症状改善情况,记录眩晕消失时间、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情况。(2)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取两组空腹静脉血5ml,实施离心处理,利用旋转式黏度计测量两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与红细胞压积变化情况。(3)临床疗效评估。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痊愈:治疗后眩晕及合并症状消失;显著改善:治疗后眩晕及症状有明显改善,且患者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改善:症状改善,仍有轻微头晕或眩晕感,轻微影响正常生活工作;无效:症状无变化。总有效率=痊愈率+显著改善率+改善率。(4)治疗后随访1年,统计两组复发情况。
2.1 两组患者眩晕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眩晕消失时间、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眩晕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2周后,对照组的全血低切黏度、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的血浆黏度低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低切黏度、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比较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痊愈13例,显著改善12例,改善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4.44%;观察组痊愈25例,显著改善18例,改善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6%;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293,P<0.05)。
2.4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随访1年,对照组复发16例,观察组复发3例,观察组的复发率为5.45%,低于对照组的35.56%(χ2=14.571,P<0.05)。
随着临床对眩晕症病因研究不断加深,临床提出眩晕发生受前庭功能、脑血管、情绪等多方面影响,人体平衡与定向功能依赖于视觉、前庭系统与本体觉等三者相互协同而完成,其中前庭系统在维持姿位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5]。前庭系统中存在的神经递质可抑制、缓解眩晕症状,一旦神经递质生成受到抑制,前庭系统会出现迷路水肿、血管痉挛、血供障碍等情况,导致前庭功能紊乱,患者会出现身体不能维持平衡、站立不稳、错误判断物体位置、眼球震颤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6]。
当前临床治疗眩晕症的方法有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为常用的治疗方法,可减轻手术实施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也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保守治疗方法的实施原则是改善机体供氧与供血状况,促血管扩张,为了保证治疗效果,临床需选择安全可靠的药物,在保证治疗效果同时,使患者尽快恢复到正常生活工作中。
倍他司汀为一种循环改善剂,具有特异性增加大脑、脑干内的血液循环、内耳微循环,可起到清除淋巴水肿的效果,其化学结构、药理性质与组胺类似,为组胺类药物,可应用于微循环不足而导致的眩晕治疗中[7]。该药物可通过作用于组胺H1受体,扩张外周血管,且对椎底动脉部位具有明显扩张作用,增加心脑、周围循环血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前庭血流量,促细胞外液吸收,改善前庭功能,消除眩晕、耳鸣。而且倍他司汀还具有扩张毛细血管前小动脉,促脑微循环供血,改善因脑动脉硬化、高血压而导致的眩晕症状。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为脑代谢改善药物,为γ氨基丁酸环形衍生物,可通过抑制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导致的脑功能损伤,改善因缺氧而导致的逆行性健忘,提高学习能力与记忆能力,目前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脑功能障碍、痴呆疾病治疗中[8]。而且该药物还具有修复神经细胞的作用,可保护神经细胞,作用于脑梗死、脑外伤、脑出血、脑膜炎等疾病,具有确切可靠的效果,但有关于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的相关资料较少。
本文中,给予对照组单用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给予观察组实施倍他司汀注射液结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经对比分析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这表明联合用药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更为显著。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眩晕消失时间、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发作频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低切黏度、高切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水平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在倍他司汀用药基础上结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可大幅度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常见症状改善,改善血循环,消除血管痉挛,提高血流量,增加脑部血氧供给,改善因血氧供给不足而导致的头晕症状,抑制血管收缩,改善内耳微循环与头晕症状,保护脑血供内皮细胞完整,抑制前庭刺激,从而达到改善头晕症状的效果。两种药物具有协同作用,能互相增加药效,改善血液循环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应用价值显著。通过随访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发现,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表明两种药物联合用药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症状,且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疾病复发率。
综上所述,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用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疾病复发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