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立足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以深度学习为切入点,依次分析与探索了“尊重学生主体”“联系实际生活”及“尊重学生差异”这三种教学策略对促进学生实现数学深度学习的意义与价值,旨在切实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及质量,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7-0018-02
引 言
当前,深度学习是教育领域引起人们较多关注的一种教育理念,具体是指学生乐意学、善于学,并能学会与运用的一种理想教育形态。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笔者在自身的教育实践中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探索。以下,笔者仅结合自身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经验,针对促进初中生深度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策略及其切入点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索,望给广大同人以些许启发,以推动初中数学深度教与学目标的更好实现。
一、尊重学生主体,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本质
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时常可见学生乖乖端坐聆听,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讲解知识的场景。这种单一不变的教学模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数学学习毫无趣味的错误认知,也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浅层次,而非深刻认知。这样状态下的数学学习势必不是有效的,自然也不是深度而良态的。正因为如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经历发现知识、探索知识的过程,使其更好地发现数学知识的本质。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印象会更深刻,其数学学习也会更加趋向于深度学习[1]。
例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这节知识时,如果教师只是一遍遍地告诉学生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及其概念,学生虽然能做到认真听讲,但是关于三者的本质区别与相同点的认识不够深刻,实际学习效率也比较低。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便从“端点个数”“延伸性”“能否度量”等若干个细节入手引导学生分析线段、射线与直线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首先依次寻找线段、射线与直线这三者的端点个数,这三者的延伸性及是否可以度量。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线段有2个端点,不能延伸,可以度量;射线有1个端点,可以向一个方向延伸,不能度量;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个方向延伸,不能度量。基于此,学生又尝试分析线段、射线与直线这三者的相同点,发现其都是直的,而不是弯曲的……经过这样一番梳理后,学生便不会再混淆线段、射线与直线这三者,而是得以深入理解与掌握这三者的区别与联系。这便是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本质,对实现深度学习目标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二、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
数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生活服务,更好地感知与享受实际生活。这是数学学科工具性特征的一个重要表现。但是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这一教学目的很多时候被部分教师所忽视,他们只是一味地看重学生的数学成绩与分数,却忽视了加强对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与锻炼。这样的数学教学势必是不合理的,也无法推动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与此同时,初中数学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挖掘与利用学生的社会生活资源,让生活为数学学习服务,也让数学知识为实际生活服务。显然,这样的深度学习才是学生获得长远性发展所必需的[2]。
笔者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好地践行了这一观点,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这一个数学知识点时,学生要学习“同一三角形内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点,为了避免学生死记硬背,笔者向学生创设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情境:“元旦晚会上,礼堂三角形的屋顶上亮起了闪闪发光的彩灯,其中一条边挂着的是黄色的彩灯,一条边挂着的是紫色的彩灯,一条边挂着的是红色的彩灯,认真测量,任意两条边上挂着的彩灯的长度都要比另外一条边上挂着的彩灯的长度长。”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笔者还特意在黑板上画出了示意图,以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与此同时,笔者还向学生创设了如下情境:“假设一名篮球运动员,其身高2.28米,其腿长1.2米,请问他迈一步的距离能超过3米吗?为什么?”这便进一步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有可能经历的事情与正在学习的数学知识之间建立起极为密切的联系,促使学生根据“同一三角形内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做出科学而合理的判断,即上述描述的篮球运动员不能迈出超过3米的一步距离。因为当他两脚着地时,两条腿和地面可以看作一个近似三角形的状态,两腿可以看作近似三角形的两条边,其两脚间的间距则是第三条边,即1.2+1.2=2.4米,小于3米,因此,他迈一步的距离一定不会超过3米。这样,学生不仅借助已有的实际生活经验轻松地理解了所学知识,还能对其他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进行判断。这表明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得到了极好的培养,也是学生实现数学深度学习的有力体现。
三、尊重学生差异,引导不同学生均有进步与成长
当前,大多数班级为大班教学,同一班级中学生人数众多,在这众多的学生中,有的学生学习基础扎实,有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有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有的学生缺乏学习热情……现代素质教育理念提倡因材施教,即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施以不同的、具有引导性的教育[3]。而将学生大致划分成不同的层次,予以每一层次的学生以更有针对性的引导显然与因材施教的理念不谋而合,能很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也能使学生获得更好的进步与成长。这也是学生实现深度学习的重要切入点之一[4]。
笔者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会在各个环节尝试尊重学生的差异,并予以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平移”这个知识点时,笔者就有意识地在课堂提问环节面向不同基础的学生进行了差异化课堂提问。对于数学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笔者所设置的问题较为简单,如“什么是图形的平移?请从数学教材中找到相关的概念”。课堂提问虽然简单,但很好地契合了基础薄弱学生的实际数学认知水平,该部分学生只需认真阅读数学教材便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而对于数学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笔者所设置的课堂问题的难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如“生活中有哪些平移现象?请举例加以说明”,目的在于引导与发散这部分学生的数学思维,满足其进一步的数学发展需求。如此一来,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积极性都能被充分调动起来,都能紧跟教学节奏进行数学知识的高效学习,并做到有效吸收与掌握。
结 语
深度学习不仅是教师开展有效教学的追求与归宿,也是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能力获得显著提升与发展的有效实现途径。为此,在日后的初中数学教学中,笔者将进一步探寻与总结能带动初中生进行数学深度学习的方式、方法,让学生于深度学习中学会数学知识、熟练掌握并应用数学知识。这样才能发挥出数学教学应有的效用与价值,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徐颖芳.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理解的误区及勘正[J].数学教学通讯,2019(14):54-55.
石建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J].新课程(教师版),2019(01):10.
董利英.试论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有效引导[J].文渊(高中版),2019(08):648.
杨光.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深度学习的培养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3):96-97.
作者简介:黄科(1983.11-),男,江苏无锡人,中学一级教师,区教学新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