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飞
摘 要:在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工作中,養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是重要的一项工作环节,关系着养老保险制度能否实现公正公平,以及社会基金的安全稳定运行。但目前在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基于此,本文以问题为导向,重点对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方式的创新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问题;创新
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是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规范该项工作的开展,可有效防范养老保险基金流失风险的发生,也能够维护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公正,进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美好愿望。但随着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也给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带来一定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人数逐年增多,人口老龄化加剧,但现有的资格认证方式还相对较滞后,普遍存在认证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使得养老金发放和领用受到不良的影响。因此,进一步规范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方式,在认证手段上实现高效率,是目前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方式创新的意义
现阶段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社保经办机构直接认证;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协助认证;单位集中认证;异地居住人员信函认证;网上认证;预约上门服务认证;信息比对认证等。但从工作实际情况来看,现有的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方式及渠道,与离退休人员对社保资格认证服务的个性化需求还有一段距离,还需要在保证基金稳定运行的情况下,积极探索更加多元化、人性化的资格认证方式和服务模式,同时要加大认证过程的监督,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认证需求,保障参保人员合法权益,并有效防范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
二、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认证手段及方式较单一
在信息化时代下,各种先进技术广泛运用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也应积极顺应时代变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认证手段及方式的创新,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多元化的认证手段及方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仍有一些地方社保机构在资格认证领域信息共享和运用较滞后,信息获取渠道较窄,信息共享程度不高,并不能够有效整合相关数据信息,使得社保待遇领取资格大数据认证无法顺利推行。另外,有的机构现存的资格认证方式存在周期长、手续繁琐的问题,无形中造成群众“反复跑腿”问题出现,参保群众怨声不断,还会降低参保群众主动认证的意愿,这势必会对养老基金风险防控及基金稳定运行造成不良的影响。
(二)主动认证意识较薄弱
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尤其是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家庭收入水平较低,使得可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多,自然而言也使得人们缺乏主动对养老金认证和发放的关注,对一些养老保险政策认识不到位,认证意识普遍较淡薄,有的人员甚至始终没有办理认证手续,直到去世后才发现。另外,随着养老金社会化管理模式的推行,使得各机关单位对离退休人员管理逐渐淡化,这使得一些以往依赖于单位协助认证的离退休人员缺乏主动认证的意识,在思想上无法实现自助认证的转变。
(三)认证精准度还有待提高
近年来冒领、伪造、篡改数据等违法违规行为时常存在,表明了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的精准度并不高。有的离退休人员家属在受到利益驱使下,存在侥幸心理,在退休人员离世后通过伪造、篡改书面证明等方式进行资格认证和养老金冒领。与此同时,一些制售造假地下产业屡禁不止,人工审核也无法实现材料真伪的精准辨别,于是便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四)资金投入不足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近年来我国退休人员的规模也不断扩大,且存在异地人员居所频繁变动的现象,这给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带来较大的挑战,在实际工作中会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尤其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使得退休人员年龄较大、行动不便、不懂使用智能手机等,这给社保经办机构经办人员带来不小的工作压力。但目前对于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方面的资金投入并不足,并未形成专项的经费,使得不少基层经办机构难以有效开展资格认证工作的创新,且由于经费不足,使得基层人员较少、待遇低、流动性强,难以满足实际资格认证的需求,进而使得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效果大大折扣。
三、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方式创新的建议
(一)树立创新意识,积极探索更多的认证渠道及方式
要想更好地开展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首先需要树立创新意识,应以“无形认证”为主、“有形认证”为辅,积极探索更多且更加人性化的资格认证方式。首先,要着力解决信息壁垒的问题,应建立起完善的部门信息共享机制,促使内部信息有效传递和共享,各社保经办机构要加强卫生、公安、医保、银行等各个部门的数据互通,实现人力资源信息的实施共享,以更好地开展资格认证共享。与此同时,应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寻求符合新时代发展的资格认证新模式,并推广延伸至各基层社保经办平台中,将离退休人员认证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全面疏通,从而形成便民便捷、安全可控的资格认证体系。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参保群众主动认证的意识
针对许多参保群众主动认证意识薄弱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大资格认证的宣传力度,定期开展专项的宣传活动,并借助互联网、电视、报纸等新旧媒体,向社会各界宣传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相关政策及问题,,让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这一项工作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同时也要重视对一些欺诈骗保案件的宣传,以此形成震慑力,让骗保、冒领违法的观念深入人心,增强舆论引导的作用,形成人人主动参与、人人依法认证的良好氛围。另外,要要积极推进无障碍认证方式,并加大宣传力度,使参保人员能够从思想观念上接受“无形认证”,体验自助认证服务带来的便利,从推动认证工作落到实处。
(三)利用现代技术,实现精准的资格认证
信息化时代下,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应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进行认证方式的创新,促使资格认证工作向无形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从而促使认证方式更精准、认证服务更优质。比如,天津社保中心在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方式创新上,引进了人脸识别技术,这一认证方式技术先进、流程简单便捷,且认证准确度高,群众在家就能够完成自助认证。另外,这一认证方式,还能够有效阻止认证工作存在的造价行为,可杜绝欺诈冒领养老金等现象的发生,从而保证养老基金的安全。
(四)设立专项资金,为资格认证创新提供资金保障
为进一步促进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有效开展,各级政府应加强资格认证工作的重视,并设立认证专项资金,将其纳入财政预算中,实现专款专用,以此为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工作创新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以此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强基层认证队伍的建设,应实现基层认证工作与基层经办人员专项管理,按照认证服务需求合理配置人员,并加强认证队伍建设,通过增加基层资格认证队伍建设经费,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不断提高基层认证队伍工作能力及服务水平,从而促使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有效开展。
四、结语
综上,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是养老保险社会化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工作,但目前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认证方式单一、主动认证意识薄弱、认证精准度不高、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使得资格认证工作有效性不足。因此,各级相关部门要结合现状,积极进行资格认证工作的创新,要树立创新意识,积极探索更多元化、更人性化的资格认证方式,加强资格认证宣传力度,提升群众主动认证意识,同时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升认证工作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从而促使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工作走向更加精准、高效和及时。
参考文献:
[1]苗雁妮.探索“政策找人 无形认证”新方式[J].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0(06):42-43.
[2]李德彬.浅析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就业与保障,2019(13):33-34.
[3]王春晴.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方式探讨[J].劳动保障世界,2018(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