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军
摘 要:近年来,中央着重开展产业扶贫工作,全面构建小康社会,加大了产业扶贫项目建设,本文从产业扶贫项目财务管理涉及内容着手,阐述了产业扶贫项目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分析了优化产业扶贫项目财务管理的效用和意义,针对性探讨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财务管理;规范;效益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扶贫开发工作被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必须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从而达到开创扶贫开发事业的新局面。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产业项目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高效的财务管理和监督至关重要对整体工作的进展至关重要。
一、产业扶贫项目财务管理涉及内容
(一)产业扶贫项目资金管理
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对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分配方式与使用方向给出了明确的指示,资金的分配主要根据各地扶贫任务、资金需求与申请、工作绩效等因素进行。财政扶贫专项资金除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活条件,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其他的相关费用,针对产业项目主要围绕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扶贫对象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乡村旅游业等,并根据扶贫规划编制、项目评估、检查验收、成果宣传、档案管理、项目公告公示、报账管理、绩效考评等发生的项目管理费。
(二)产业扶贫项目收益管理
产业扶贫项目收益是指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资形成的县、乡、村级扶贫项目收入扣除项目相关的直接成本,费用,税金等后的纯收益。县、乡级扶贫项目收益全部纳入本级扶贫资金进行管理,村级扶贫项目收益首先用于分配形成分配资金,旨在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已脱贫但收入不稳定的贫困户,确保其年人均收入达到贫困线标准以上;其次,村级扶贫项目收益也可形成村级公益金,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支出。收益分配时间根据项目产生效益的时间确定,原则上每年年终分配一次,脱贫攻坚期内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扶贫对象进行补助救助。
(三)产业扶贫项目固定资产管理
产业扶贫项目结合大致分为两类:投资类和实体类。针对实体类项目,大致分为光伏类、种植养殖类、特色旅游产业等。实体类产业扶贫项目不可避免的管理内容就是固定资产账务和实地处理的各类流程,并且实体类项目建设时间长,涉及资金数额大,在建工程到形成固定资产的环节中可能会存在多次不同方式拨付的工程款,账务处理涉及多类记账科目。同时项目涉及确权前后主体发生变化,资产价值增减变化,确权前后资产折旧的计提等方面,无论是账务处理还是实地勘察,均需加强管理力度,更好的保障扶贫项目固定资产正常运行。
二、产业扶贫项目财务管理存在问题
(一)资金使用不严谨 监管力度存落差
资金作为产业扶贫项目的直接来源和保障,贫困户作为产业扶贫项目的直接受益者,资金如何管理运行不可避免要在“阳光下进行”,从一开始的项目立项到最后的项目竣工及后续收益问题等结算,资金的所有流向必须严格规范,然而一些项目执行程序不严格,前后公示公告制度执行不到位,资金的公示及一些必要流程不能够完整的反映,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扶贫资金使用的透明度,真实性不能完整的体现在群众眼前。存在少数项目未按照省市出台的资金使用、监管实施意见或办法规范执行,项目实际支出费用与预算支出环节不相符。还有一些项目进度慢,资金入账不及时,会计科目记账混乱,不按资金到项目、核算到项目的要求设置明细账,并且部分项目存在自筹资金,由于自筹资金在财政监管之外,记账流程更是存在欠缺。
(二)收益入账不及时 账务处理不规范
产业扶贫项目作为拓宽贫困群体增收渠道之一,最直接的来源就是项目产生的收益。项目收益不仅是增加农村贫困人群资产性收益的来源之一,更是贫困人群脱贫致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措施。产业扶贫项目分为投资和实体两大类,投资类项目不可避免出现的问题就是收益率偏低,并不能满足项目收益进行分配的需求;实体类项目存续时间长,收益根据实际情况不能严格每年终进行一次结算,因此难免会出现账务处理不及时,记账流程存在欠缺。同时因为企业亦或是记账人员自身素质等客观因素,部分项目收益并不能按时入账,从而影响了后续资金的运转的分配等程序的正常运行。
(三)资产权属不清晰 账实价值难统一
实体类产业扶贫项目多用于农业设施、光伏产业、种植养殖业等相关的产业中,由此逐渐形成大量扶贫基础设施和资产。但是由于各级财政部门记账规定均有不同,记账流程和科目处理方式参差不齐,同时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多次不同方式的工程款拨付,科目处理的不规范难免会导致最后转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实际有出入。同时根据项目管理后续要求,实体类项目由镇级(含以上)统筹实施的均需确权到村级,涉及资产转入转出的增减变化均须进行账务处理及后续折旧、管护等一系列问题,然而部分财务人员的素质较低、各级账务处理流程的差异均会导致资产整体的情况反映不准确。
三、优化产业扶贫项目财务管理的效用和意义
优化产业扶贫项目的财务管理,顾名思义,主要是处理好项目管理中的有关财务问题,通过科学的合理调控,让上级调配及自筹资金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提高扶贫项目的整体效益。在项目的管理过程中,项目的财务管理直接与扶贫所产生的效益挂钩,影响着项目开展的最终结果。因此,为更圆满地打赢脱贫攻坚战,项目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工作变得越发重要。同时高效率的财务管理在项目管理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论在项目的立项阶段,建设阶段,验收阶段,后续管护阶段等财务管理贯穿整个工程项目的每个环节,可以为实施主体选择项目最大空间附加价值的最优组合,从而提高整体收益,降低财务风险和实施风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紧缺情况时可以及时筹集建设过程中所需资金,合理规避风险降低成本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准确,及时完整反应工程項目成本,最终提高整体的扶贫综合经济效益。
四、产业扶贫项目财务管理改进措施
(一)规范使用资金 落实高力度监管
项目实施主体要严格按照当地实际情况,根据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项目库。各级财务部门需加大对项目资金的拨付、使用、账务处理等全流程监管,各级财务部门的财务人员需要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并积极参与相关职业培训,尽可能的提高财务资金管理水平。加大各级管理部门对项目资金的明细使用流向监管,及时纠正不合理资金的支出使用及正常资金拨付的及时准确性,确保项目能够正常有效地运行。项目的进展程度需严格跟进,切勿出现工期进度缓慢,资金滞留时间长等问题,严格报账审批程序和公示公告制度,确保项目资金整体流程更安全、高效。
(二)完善账务处理 保障财产性收益
根据规定产业扶贫项目收益按照属地管理、先收后支,专款专用的原则进行管理。收益分配过程中,必须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注重实效。扶贫资金要形成按项目形成专属明细账务,投资主体要按照规定对收益资金进行专用处置并及时登记入账;各层级扶贫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各项目实施主体收益入账、分配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与审计;各级扶贫部门要对收益拨付、分配过程形成的各类方案,会议纪要等资料进行及时归档,形成完整档案,长期存档备查。
(三)明确资产归属 实现统一化管理
各级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协调各扶贫部门对已形成或正在建设中的项目资产进行认真清查和登记,根据项目名称、地址、扶贫资金投入总量和所有人、使用人等信息进行登记,科学的建立扶贫资产管理台账,严格划分扶贫项目实施主体,将资产的产权进行明确界定。项目资产各部门需进行严格的统一管理,无论是项目的资产,抑或是资金产生的收益均需进行规范化处置,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够随意进行,并且在资产的正常运转过程中,所有的使用及具体流程均需保证符合相关要求,不符合的程序及时对其进行纠正和处理。资产运转过程中,资产变动等情况及时更新,高效地管理好扶贫资产运行,科学的处理好相关账务信息。
五、结论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极大振奋了中华儿女追梦圆梦的决心和信念,极大激发了中国人民继续奋斗的士气和干劲,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扶贫近一年,遍访过成千的贫困户,踏入过上百个村镇,翻阅过数十产业扶贫项目,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征途漫漫,我們惟有奋斗,始终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王少鹏.产业扶贫资金绩效评价研究[D].河北大学.2020.
[2]张祎.财务管理在企业项目管理中的意义及优化[J].财经界,2018(2):90.
[3]姚金武,毕晟.高校国有资产:明确权属强化财政监管[J].中国财政,2010(15):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