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伟明
曲艺是充满活力的艺术,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对媒体的适应性。21世纪是世界飞速发展的时代,文明在不断进步,受众文化消费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强。特别是在以网络为主要传播媒介的当下,受众对文化产品的质量、传播速度和体验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当代曲艺工作者应该着力跟上受众的文化需求,不断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要注重红色题材作品的数量和质量,让受众能在欣享文艺盛宴的同时,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育。
根据21世纪初上海青浦青龙镇港口遗址的考古发掘,实证了早在北宋时期,位于吴淞江畔的青龙镇,已是古代上海最早的对外贸易的港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其经济文化繁荣,素有“小杭州”之称。勾栏瓦舍林立,曲艺艺人足迹遍及青龙镇的茶楼酒肆,类似于评书、评话形式的“讲史”等曲艺说唱,风靡整个吴越地区,为青龙镇的繁荣繁华,注入了强大的文化元素,吸引了一批像杨维桢这样的文人雅士,并参与曲艺创作,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曲艺作品,如《四游记弹词》等说唱艺术,流行于青龙镇地区,让当地的曲艺发生发展,日趋繁盛,为人们所喜闻乐听,也为以后曲艺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清末民初,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者瞿秋白,对江南的戏曲、曲艺也相当喜爱。他在领导上海的“五卅”运动时,经常创作曲艺作品来鼓动民众,他在自己主持创办的《热血日报》上,发表了自己编创的《救国十二月花名》,抒写了“五卅”前后的时事形势,呼吁上海工人群众团结起来奋勇抗争。“五卅”运动以后,瞿秋白在《热血日报》上,又创作发表了《国民团结歌》,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不平等条约,激发民众的反帝斗争热情。这些曲艺作品,运用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曲艺样式,用通俗、生动、形象的语言,反映了现实斗争的火热生活,发挥了曲艺作品鼓舞民众斗志的积极作用。
新中国建立后,上海的曲艺也与时俱进,追随时代,涌现了像《林海雪原》《烈火金刚》《骄杨颂》《蝶恋花》《青春之歌》《真假胡彪》《王孝和·不死的人》《铁道游击队》《肖飞买药》等一大批融汇了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基因的现代曲艺节目。
出生于上海青浦练塘的老一辈领导人陈云同志,始终关心着江南曲艺事业的发展,对评弹的改革、创作和繁荣提出“出人、出书、走正路”的七字要求,为曲艺的创作、演出、发展、繁荣指明了道路。
曲艺艺术是一种授受双方同时“在场”、同时创作的艺术,对作者、演员和观众、听众的情感互动和交流有一以贯之的追求。曲艺不但要有娱乐性,更要调动观众和听众想象和思索的情绪。好的曲艺作品,应该让观众和听众一起参与创造艺术形象,一同评价生活。因此,曲艺作家和表演艺术家必须要深入生活,接纳地气,熟悉和了解观众和听众的审美需求,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审美阅历,让富有烟火气的生活,不但充实提高自己,而且感染听众和观众的情绪,让他们在入情、入理的曲艺作品中,感到走心和暖心。
因此,我认为,当代曲艺工作者在创演红色题材时,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足功夫。
(一)挖掘具有时代特色的故事元素,增强吸引力
曲艺艺术贵在独创。一个独特的故事,必须塑造独特的人物性格,开掘独特的演绎主题,刻画独特的生活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引起观众和听众的喜爱和关注,调动好他们的视觉和听觉神经,提高他们的审美兴趣,让曲艺作品在人们的体验观赏中,互相补充和作用,并产生强烈的艺术审美效果,增强曲艺艺术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二)精益求精,提升作品品质
要坚持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相一致,传奇性和合理性相统一。曲艺虽是通俗文艺,但人物性格的刻画,语言的生动形象,唱词的上口易懂,更要追求雅致的表达,追求通俗性和文学性的统一。让曲艺作品的结构铺陈、起承转合、人物塑造,都呈现出不一般的艺术品质,让观众和听众百看不倦、百听不厌。
(三)坚持唯物史观,紧跟时代步伐,提升作品丰度
讲好红色故事,要把握好唯物史观,展现好历史的真实力量,揭示出红色故事背后的客观规律。坚持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相统一的方法,以点带面,窥斑知豹,通过鲜活的故事情节、感人细节,反映历史面貌,再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让作品既有历史视角,又有国际视野,提炼和挖掘出红色故事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品位。
(四)画出受众的“分层设色地形图”
讲好红色故事,要注重分众化和差异化,关照当代各类人群的审美情趣。充分把握好曲艺艺术创作和演出规律,用心打造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段充分展现曲艺精细灵巧、智慧灵动的审美趣味和幽默诙谐的喜剧色彩。
坚持内容为王,凸现红色故事寓教于乐、寓庄于谐的曲艺功能,充分展示好曲艺作品中蕴含的革命精神、思想境界、浩然正气和人格魅力,营造好展示红色题材的曲艺作品的新空间、新价值和新思考。
我认为,要提升当代文艺作品的影响力,就要在“全面理解”“形象重塑”“传播快捷”的三个方面下功夫。
过去,我们对一些题材的认识和解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要么流于肤浅,要么不完全,对其文化的共性和延展性认识不足。就像我们过去对中华文化中神话传说的解读,如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中,仅归纳出公而忘私的獻身精神;从《后羿射日》中,仅读出了后羿拯救苍生的奋斗精神;在《愚公移山》的挖山不止中,只领悟到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但是,我们忽略了这些神话共同表达的中华民族精神,即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先民们面对洪水,不是寻找“诺亚方舟”逃避,而是勇敢机智地自强不息,最终治理洪水,造福人民。天上出现10个太阳,生灵涂炭,英雄挺身而出,射落9日,为民除害。大山挡路,愚公不是搬家逃离,而是挖山不止,改变生存环境。红色文化中,有许多类似这样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奋勇抗争、坚忍不拔的革命精神,值得我们用曲艺的形式,艺术地再现出来。
而面对当前新的文化消费群体,在红色文化的挖掘中,我们要对中国故事进行再阐述,对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进行再抒发。
中国人有喜欢讲故事和听故事的文化传统,曲艺便是表达新颖独特、情节跌宕、富有想象、充满幽默的文艺样式。像今年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上海评弹团创作的中篇评弹《战·无硝烟》,曲折地展现了上海解放一年间,上海经济界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稳定大上海的经济局面,通过表现惊心动魄的“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再现了一场谁主沉浮的新上海“淮海战役”。黄浦江畔风起云涌,金融暗战,展现了陈云等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始终为民的伟大使命。这一曲艺作品,充分发挥了评弹“说、噱、弹、唱、演”的艺术特色,从刻画小人物入手,展现了普通人的悲欢命运,折射了大时代上海滩的风云变迁,富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面对新的文化消费群体,在红色文化的转化中,曲艺工作者要对英雄人物进行新塑造,对“不忘初心”的先进群像进行新剪影。
曲艺作品创作和表演,要与时俱进。每个时期,都应该有新的阐述和新的表达。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记忆的新基石。革命者的人物形象,更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
毛泽东、陈独秀、周恩来、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这一个个伟大而又闪光的名字,都与中华文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然而人们一般都难以深切地了解。如果通过曲艺创作的艺术表达,把他们塑造成生动鲜活的典型形象,而不是扁平化的标签符号,将会有利于我们红色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如反映陈云革命者风范的曲艺作品《两辆红旗车》,让人们在欣赏之余,得以教育。
面对新的文化消费群体,在红色文化的传播中,曲艺工作者要对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新运用。
让传统的曲艺艺术和现代科技嫁接,除了与广播、电视等联姻,还要营造融媒体的传播平台,线上线下联动,创新协同叠加,打造红色曲艺的IP。利用如微电影、抖音、B站等现代传播途径,让当代的青年人,充分接纳,乐于欣赏,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生动起来,形成充满现代风的中国元素,和向世界表达的曲艺传播新渠道新载体。诚如陈云同志所期望的那样,让曲艺艺术就青年,适应新形势,追求新表达,吸引新人群。
習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故事蕴含着真善美,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运用曲艺艺术,传播好红色故事,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为了开创未来。曲艺创作者和演出者,要让红色资源“活起来”“潮起来”,运用全景式的新视角,成为“在场者”,让曲艺作品书写出富有大开大合大气魄,有血有肉有内核,见人见事见思想的经典作品,让人们在高尚的美学境界和美感享受中,感受到曲艺作品的艺术力量和审美力量。让红色基因别样红,曲艺艺术更多彩,创作出具有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无愧于新时代的红色曲艺新品、优品和精品。
(作者:中国曲协曲艺创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青浦区文联主席)
(责任编辑/马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