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媒时代曲艺行风建设机制的美学肌理

2021-10-11 04:08崔晓
曲艺 2021年10期
关键词:行风曲艺内容

崔晓

曲艺作为传播性极强的艺术品类,在智媒时代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新媒体传播渠道的出现,更是为曲艺艺术拓展出前所未有的传媒生态景观。其中,曲艺作品内容百花齐放,蜂飞蝶舞,受众审美介入更为主动,观众开始从单一的内容接收端转型为内容制造方。多屏传播的模式为曲艺作品价值观传播提供了倍数化裂变的空间,与传统曲艺颇为不同的是,网络新世代成为曲艺观众的主流群体,以垂直化圈层聚集的方式,为曲艺艺术围观应援,摇旗呐喊。由此一来,当代智媒时代的曲艺艺术不仅乘借了史无前例的科技之东风,同样也承载了前所未有的以艺化人之重任。

通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中国文联向全国文艺工作者发出《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致广大文艺工作者倡议书》,中国曲协召开曲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向新媒体时代的曲艺生态关联者发出了建议和倡导。从美学层面而言,曲艺行风机制建设不仅符合当代曲艺艺术发展的长远需求,更是曲艺艺术职能和本体规律的外化与彰显。

一、曲艺作品内容与时代舆情的互文关联——内容机制建构

曲艺艺术与其他艺术品类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艺术基因中灵动的现实题材捕捉能力與艺术反映力。每一个时代的曲艺作者和表演者都通过捕捉现实生活中的审美信息形成作品,创作符合时代特征的人物、环境、细节来激活观众的审美经验。直观反映当代生活品貌的曲艺作品内容,始终是曲艺艺术与广大观众的关键连接,宁舍庙堂之高,不舍江湖之远。不断根据生活实践而调整的曲艺作品内容,集中体现着同时代的舆情信息,在曲艺艺术因此而获得生命延续力的同时,也在当代作品风貌上积沙成塔,展示出具有时代风格、展示艺术向往、汇集理想人格的曲艺文脉。由此,选取哪些信息作为艺术作品内容的集中体现,是曲艺创作者需要保持清醒的主观选择。

曲艺行风建设的内容机制建构是在作品表述信息层面的规范与引领,叩问曲艺内容创作者们在创作哪些典型人物提领当代大善?甄别哪些行为烛照时代之美?所演所表能否汇集凸显当代中国形象的大智大德?曲艺作品如果在内容和价值观引领层面失去其意义与作用,观众对其短暂的围观或簇拥不外乎昙花一现,关注和流量返现更将成为遏制其艺术水准提升的饮鸩止渴。

二、曲艺观众审美阶段的能动性介入特质——意识形态建构

曲艺艺术自诞生之日起,便根植于观众,成长于观众之中,无论是曲艺作品还是从业者,都与观众“不隔语,不隔音,不隔心”。与其他表演艺术门类不同的是,曲艺观众从来不是安居一隅的被动接收者,而是在曲艺作品创作、演出、评论和再创作过程中,都深度介入、高度互动的动态参与方。曲艺观众在审美过程中能动性介入的特质,为曲艺艺术活性传承提供了生命动力及可能。正是因为曲艺观众与艺术作品互为基因的特性,使得曲艺作品的意识形态正确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不仅关联着作品的情趣水准,更直接作用于广大观众的价值观标准与意识形态建构。

曲艺行风建设对意识形态建构的关注,初始于公共话语空间意识形态传播的责任担当,延伸至曲艺观众价值观引领与承载,尤其在当前融媒体时代,相当一部分曲艺观众是尚在青春期、思想不成熟的青少年。当华而不实的文化快餐占据流量榜主体,对网络新世代的思想侵蚀将数倍于中老年观众。而当他们作为自媒体内容生产源活跃于互联网渠道端时,其意识形态又将注入更加多样化的智媒文化产品,病毒化裂变复制,在同龄人中产生精神瘟疫效应。所以,曲艺行风建设的意识形态构建必要且紧迫,当千百篇曲艺作品集腋成裘,千万名曲艺从业者形成风尚,对数以百万计的曲艺观众将产生关键性的思想和舆论引领作用,足以在浮躁的日常琐碎中温润时代、震撼心灵。

三、智媒时代曲艺作品传播的多屏化裂变——传播机制建构

当前的曲艺传媒生态,正在经历因科技变革而引发的巨大震荡,智能时代的传播体系促使曲艺艺术进行网上网下一体化转型,并主导了传播体系中新型关系的构成与走势。相应的变革对曲艺艺术管理者提出了构建内外宣传联动的主流舆论挑战,不仅在观念上需要对新兴曲艺品类加速认知,在顶层设计和路径布局上也需要了解和追寻融媒体的生命周期。曲艺艺术观众人群庞大,新兴立体网络传播更将曲艺传播机制的构建升级为复杂、开放的巨系统建设,更是一个智慧系统的生成。

曲艺行风建设对传播机制的观照是基于当前多屏时代的数字化特质。传播机制所促生的内容推送形式,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内容创作本身,以多角度、主题化剪辑、多群体焦点应答、关键词内容反饲等传播模态改变,成为曲艺艺术内容的核心驱动力。毫无疑问,当优秀的曲艺作品被智媒传播网络承托时,效果会事半功倍,相应的,当失德艺人哗众取宠传播文化垃圾时,立体传播网络的裹挟能力,仍将用其巨大的冲击惯性波及大量受众,由此,曲艺行风建设势在必行。

四、青年粉丝圈层垂直群落的焦虑感营销——组织机制建构

与以往曲艺观众群体多为成年人不同,如今的曲艺观众主体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网络新世代,他们依靠互联网学习、娱乐,在网络端寻求社交酬赏,在网络虚拟社群中建立跨次元的人际关联。

以“新媒体+”为特征的混合多元化曲艺受众群体,已经脱节于传统曲艺观众的组织发展经验,为曲艺行风建设的组织机制建构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关联课题。青年粉丝垂直圈层管理建构,跨界文化、法律、教育等相关资源领域,如未成年曲艺观众向演员打赏是否可退,网络操作如何证明青年粉丝是否成年,当粉丝以应援为前提自发筹款,如何合理合法引导和介入。

如今的曲艺行业管理,不仅与原有内容资源呼应协作,更要配合智媒时代特点,进行多层级智慧渠道平台的互动建设,在曲艺内容数字化、平台共享、技术升级、用户低龄化、信息立体化等要素间平衡,增强曲艺行风建设的组织优化升级,促进治理能力现代化,使曲艺行风建设更适应时代脉搏与步速。尽管当前曲艺行业行风建设监管及时,应变迅速并初具成效,然而在“新媒体+”时代和曲艺受众低龄化的复杂变量参与下,青年粉丝垂直化管理仍然存在几点目标和路径问题需要厘清。

1. 以美育教育为感召

当前多屏媒体中,曲艺艺术发展势头蓬勃,有更多的青年从业者加入曲艺阵营,增添了短视频数唱、微小品表演、新说唱等丰富的表演种类,也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新曲艺、新国风表演作品。随着观众群体的增加,网络媒体中衍生出更多的曲艺表演者投其所好,以搞怪、搞笑、粗俗炫技等直播样式,取代曲艺表演对业务技能的展示。一时间,泥沙俱下,很多草根表演者使出浑身解数争夺观众眼球,审美不如审丑围观者众,流量当前,追逐蝇头小利者趋之若鹜,不惜频频刷新下限,以求惊世骇俗。

在目不暇接的短视频中,曲艺表演内容缺乏科学规划,虽然有海量视频和大批受众,但数量庞大并未提升高质量曲艺内容的概率。相反,如果对自由博弈市场不迅速加以监管领导,曲艺作品质量问题既不能在传播渠道层面解决,也无法由短视频和MCN组织方自行免疫代谢。而多屏媒体上曲艺内容的质量疲软,往往以牺牲青年受众审美能力和文化担当实力为代价,这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所不能承受之重。因此,曲艺艺术作品的创新规模并非越大越好,而是要保质保量,对接青少年早期发展需求,谨防大而无当。

在曲艺行风治理,整治失德艺人,摒弃畸形审美,推举优秀作品的今日,关于曲艺艺术评判标准的争议又提上日程:以何为标准评价曲艺作品的内容质量,如何建立这一坐标向度。中国的曲艺艺术脱胎于中国文化体魄,活跃于巷陌槐下与田头,既不能像好莱坞一样臣服于资本市场,也不能像宝莱坞一样用流量代替质量。新媒体科技渠道的出现,为曲艺艺术带来了外部技术升级,但不能以消费主义快餐文化代替传统曲艺“以文化人”的藝术主旨。无论是台上还是网上,曲艺艺术归根结底要以美育滋养人心,传达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中华传统艺术为民族培育心中有爱,眼中有美的栋梁之才。

2. 以生命教育为坐标

曲艺行风建设的倡导与施行,广义而言是对落后文化产能的调整,对规模化精神产品输出的合理把控;狭义而言,是对受众个体理想人格的端正,对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青春期成长过程中需要偶像,受猎奇心理驱使,娱乐产品对年轻观众具有更为强烈的吸引力,文娱领域的明星从业者往往成为青少年观众的崇拜对象。在娱乐资本的暗示和指引下,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粉丝组织“饭圈”如雨后野草般疯狂生长,他们用大量时间为偶像进行形象维护,用人海战术为心仪艺人公关,倾其所有甚至不惜非法借贷为明星众筹应援。

在“饭圈”这一粉丝垂直组织内,看似松散自发,实则结构严谨,不仅内设站姐、反黑组、打投、宣传、文案等机构分工,还有专为洗脑粉丝的话术战略。用“我的青春我做主”“没偷没抢,用自己的钱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怎么了”等逻辑圈套,不断诱导青少年疏离家庭,获取钱财,自愿奉献为偶像应援。同时,与资本暗箱勾结的大粉和职粉们,频繁在粉丝圈层内以耻感文化加强社交高压,向未成年的粉丝们灌输“哥哥要出道,就差你一票”或者“为了宝宝的事业,买一箱牛奶还算多吗?”“今晚冲榜,都不睡觉”“让品牌爸爸看看咱家的实力”——本应以学业为主的青少年们,被“饭圈”耻感文化的精神桎梏所役使,卷入为远在天边、与之毫无实际关联的流量艺人奉献金钱、时间和精力的旋涡之中。这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商业心理战术,一群别有用心的捞金奸商,与不明真相的同龄人聒噪附和共同组成的天罗地网,怎是任何一个三观未成的孩子所能抵御的?岂是一双奔波于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家长能轻易阻断和反抗的?以行风建设角度重拳出击的文娱乱象源头整治,于青少年、家庭、社会和民族的未来保障而言,都是悬崖勒马的最后希望。

曲艺艺术从诞生伊始,便以寓教于乐、传理于世为职能内核,在鼓曲、评书评弹、相声快书、琴书唱曲等多样形式的承托下,感动观众的实质是曲艺表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弧光。无论在乡间地头还是庙会集市,曲艺艺术用生动的表现力,传达了中华文化对温良恭俭让的人格向往,让不识大字的观众认得清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让艺术讲述满载了仁义礼智信的德行寄托。

如今的曲艺行风建设,正是为曲艺艺术进行打磨抛光,去除因艺德腐化导致的铜臭,使喜爱曲艺艺术的年轻观众群体,获得在学科体系教育外的生命与责任教育。能够将曲艺的美育影响落实到对自我生命的珍惜,对他者境遇的共情,对至亲和祖国的爱护中。当“饭圈”的青少年能够像给艺人应援筹款一样用心,为糖尿病的外公买一盒试纸,为辛苦加班的父亲点一盒外卖,为祖国冲上了冠军榜而不是偶像流量榜激动兴奋时,行风建设清朗的不仅是产业乱象,更是中国发展强大的软实力腾飞之路。

3. 以内化品德为目标

曲艺行业行风建设体系建设之所以刻不容缓,是因为当前行业乱象对青少年观众优秀品德的养成起到釜底抽薪的恶劣作用。青春期阶段是一个人三观养成的最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诱导少年无视国家和民族理想,将精力和视野集中在“饭圈”互撕、反黑举报的鸡争鹅斗上,无异于手刃了雄鹰一飞冲天的翅膀。如将写好的文案发到“饭圈”粉丝群,给每人施加压力让其维护所谓偶像数据,与竞争者和异见者互骂争辩,在最大程度上颠倒了青少年的是非观念。

失德艺人和流量资本的惯常伎俩是:在外部环境有利于我时据理力争,当自己居于弱势时花钱买通。长期在这样的舆论圈层里日日熏染,为青少年的三观建立传达了何等的错误信息。试想当他们进入职场,遭遇挫折时,是敢于直面逆境还是巧舌如簧,迁怒他人。当他们面对竞争,遭遇强者时,是能够坦诚认知自身不足还是愤世嫉俗,投机取巧。如果在当前的娱乐怪圈中度过整个青春期,被娱乐资本愚弄利用的话,他们几乎别无选择,只能发育成长袖善舞的利己主义者,将永远失去远观群山的广阔视野,忧国忧民的温润气质,以及胸有社稷的家国情怀。

青少年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处世原则的内化过程,曲艺行风建设将确保受众在目光所及之处群体受益,为正确三观的形成汇聚点滴给养,积攒精神能量,从而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构层面夯实基础,聚合发力,在国际竞争中体现中国人格,展示中国精神,增强文化影响。

在5G智媒时代,曲艺行风建设将依托美学规律,顺应体系发展实践逐步展开。在互联网媒介渠道的助力下攀登曲艺创作精品“高峰”,充分发挥曲艺行业的系统性合力。在内容构建层面借助智媒多屏传播的优势,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关注网络新世代的教育功能拓展。努力规避整治纳入视野的曲艺行业不端现象,实现曲艺艺术精品内容的推陈出新。在美学认知的规划和指导下,形成良性进阶的曲艺行业发展路径,通过曲艺行风建设重塑行业生态,构建具有全局观、努力讲好中国故事的曲艺全媒体传播新格局。

(作者:艺术学博士,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责任编辑/邓科)

猜你喜欢
行风曲艺内容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除沉疴 施良药 扬正气
《曲艺泉城》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农发行白山市分行政风行风评议活动取得实效
当我拥有财富 幸福却离我远去
当我拥有财富 幸福却离我远去
富锦市公安局开展“树行风大走访”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