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1-10-11 02:40任菲王洪杰
决策探索 2021年18期
关键词:困境大学生

任菲 王洪杰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不断更迭,大学生在享受科技红利和多元信息的同时,不可避免遭受一些负面信息的影响。大学生是实现未来社会发展繁荣的中坚力量,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网络素养的概念,探讨了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面临的困境,并从强化媒体导向作用,加强舆论引导;构建高校网络素养教育体系;增强家庭教育的教导作用;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网络素养;网络平台和互联网企业负起责任等几个方面提出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困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当今最重要的信息传播载体。为了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推动我国数字信息化发展刻不容缓。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8月,中国网民规模已经突破10.11亿人次,其中青年大学生群体比例高达17.4%。由此可见,网络参与者中大学生这部分新生力量正在不断壮大。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他们的心智尚不健全,思想尚不成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网络语言暴力、网络游戏、网络泛娱乐化等影响。对此,高校需要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精心引导和栽培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网络素养的概念

“网络素养”一词最早于1994年由美国学者麦克库劳(Charles R. McClure)提出,他认为网络素养包含两个层面意思:一是能够了解网络的使用方法。二是能够使用搜索工具在网络上获取有效信息。目前,对网络素养的解释包含三部分内容:对于网络的认识和基本操作、合理使用网络信息以及遵守网络法规和道德标准。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即大学生应具备网络素质及道德规范、网络信息辨别能力,理性地运用网络信息为自身和社会的发展服务。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大学生对网络依赖程度逐步加深,网络失范现象频发

一方面,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逐步加深。大数据和算法筛选一定程度上编织了“信息茧房”这一美丽的谎言,据统计,69.3%的大学生通过微博实时热搜和知乎热榜获取最新信息,受众拘泥于自己想看到的内容而在无形中限制了宽阔的视野。另一方面,网络失范现象频发。大学生可支配的自由时间较多,其中部分大学生缺乏自律,且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他们选择操作简单的手游作为消遣方式,因此增加了游戏沉迷的风险。网络的隐匿性又提供了便利的宣泄渠道,使得网络语言暴力和骂战不断升级。网络创造出的拟态环境可以使大学生塑造出不同于现实中“理想的自我”,例如网络交友带来的自如感补偿了爱与理解的需要,或者游戏中营造出刺激征服的打斗场景和升级环节都能使其感受到十足的快感。

(二)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欠缺

目前,大多數高校虽然都开展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但内容陈旧,没有及时更新,且教师讲课方式枯燥,无法吸引大学生的兴趣,他们靠死记硬背课本知识点来应付考试,并没有学深学细,相关知识储备薄弱,对于网络系统漏洞和信息安全的处理没有明确的认知。另外,由于不是专业课,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和热情普遍较低,他们对于网络安全法规的了解也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无意中传播暴力和色情信息的情况时有发生,做出违反道德甚至违反法律的行为。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提高他们的自制力,让他们懂得如何在网络空间中抵挡诱惑,加强网络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三)大学生的网络娱乐倾向逐渐加重

大学生对于负面信息滋生出的猎奇心理愈演愈烈。没有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调整,他们很容易被肤浅的娱乐信息和失真的信息裹挟,在学习过程中和处理日常事务时无法形成独立且具有深度的思考,甚至局限于“快餐信息”而变得缺乏耐心,变相拒绝学习优质文化,无法形成独到的观点和视角,导致输出受限,不利于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也影响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

(四)大学生网络信息甄别能力较差,网络安全意识薄弱

有的短视频和直播传递出对金钱狂热追求等错误的价值观,使部分大学生沉溺其中,部分自媒体鼓吹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选择大于努力,以丰厚的报酬诱惑大学生加入“公会”来达到欺诈的目的,骗取高额赔偿金。不实网络舆情引发从众效应,很多大学生没有对信息源头进行核查,对信息不辨真伪的情况下,便广泛转发传播;面对不良信息的骚扰,多数大学生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仅有少数大学生选择举报;随着诈骗技术的不断更新,不法分子选择铤而走险从中牟取高额利益,缺乏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和金融知识的大学生极易成为狩猎目标。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对策

(一)强化媒体导向作用,加强舆论引导

一是主流媒体要承担起重要的社会责任,主流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要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自媒体公众号也要发布和推送健康的内容,为大学生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二是高校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大学生不轻易受到西方腐朽、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的侵扰。大学生思想不成熟、分辨能力差,大到价值观的树立,小至内卷观点引申的贩卖焦虑,极易受到网络舆情左右。因此,社会和机构应该共同努力构成闭环,引领网络舆论的风向标。三是公众人物应该时刻谨言慎行,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坚持其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发挥社会公德的示范作用。推出针砭时弊、振聋发聩的优质文化作品,帮助大学生深度思考,不断自我精进。

(二)构建高校网络素养教育体系

第一,高校要聘请优秀的校外指导员,定期开展讲座和授课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第二,组建真正高精尖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素养,将网络素养教育融入各学科中,补充和更新教材内容,创建网络课堂,扩建第二课堂,做到使学生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沉浸式教学,构建网络素养教育全覆盖体系。第三,对于校园网站内容的发布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点,通过抓住学生关注的焦点、痛点,以增加学生用户的黏性。第四,高校应当积极运用朋辈效应的优势,设立意见领袖,使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第五,利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采用有奖知识竞赛、素质拓展活动、短视频征集、公众号推广宣传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到由点到面的宣传。

(三)增强家庭教育的教导作用

家庭应承担起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责任。父母的网络行为对大学生有言传身教的作用,同时,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大学生健康上网有促进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一项调研显示,亲子关系越好的家庭,学生的网络认知能力、技术能力和创造能力越强。因此,网络素养教育体系也应当将家庭纳入其中。一方面,家长从事的职业不同,社会背景悬殊,对于网络掌握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别,要尽量缩小数字鸿沟带来的障碍,让父母懂网,在网络问题上与孩子建立开放友好的沟通关系。另一方面,家长应当定期与高校辅导员进行互动,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主动消解信息壁垒带来的隐患,以便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助力。

(四)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网络素养

首先,大学生应主动承担责任,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主动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奏响新时代的最强音。其次,大学生在网络使用过程中要形成独立的态度,拒绝人云亦云,避免做舆论的附庸,并与消极的理论作斗争。时刻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和分辨能力的提升,不做负面信息的发布者与传播者,要做到文明上网用网。最后,大学生要做到知行合一,时刻自律自省,端正上网动机,积极学习更新网络技术,切实参与到社会实践和校园活动当中,成为宣传绿色上网的志愿者,与其他同学交流想法,将网络交友的主战场转移到现实生活当中。

(五)网络平台和互联网企业负起责任

在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中,社会的力量不可忽视。网络平台和互联网企业也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发挥科技向善的力量,探索用新的数字技术,为大学生打造一个健康友好的网络环境。比如有的公司正在尝试建立全环节覆盖的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并为大中小学校提供课程和师资培训等。事实证明,互联网企业在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方面大有可为。

四、结语

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这一目标任重而道远,需要家长、高校及相关网络平台和互联网企业一起努力,共同营造文明诚信的网络空间,营造风清气正、岱青海蓝的网络生态。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1.

[2]叶定剑.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核心构成及教育路径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7(1):97-100.

[3]李志河.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戴志,封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升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

[5]维克托·邁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6]Hartley M,Communication. Cultural and Media Studies[M].New York:Routledge,2002(9):22-23.

[7]熊钰,赵晨,石立春.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内容与路径[J].高校辅导员,2017(04):41.

[8]万桃涛.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探析[J].新余学院学报,2017(06): 117-120.

(作者单位: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困境大学生
困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
刑事禁止令执行的困境及完善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